第851章 鬥宜申之亂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617年十月,宋昭公深知宋國難以抗衡楚國,為求自保,主動歸服。
    於是親自率領群臣出迎楚穆王至宋國孟諸狩獵。陳、鄭、蔡三國國君絲毫不敢懈怠,親率護衛隊相隨,熊朱與司馬申無畏則負責楚穆王的安全護駕。
    當大軍抵達孟諸,宋昭公早就再次等候楚穆王大駕光臨,狩獵當日,氣氛熱烈。
    楚穆王掃視眾人,正式下令開始狩獵,命令各國車中攜帶燧具,以備取火之需。
    隨後楚國軍司馬申無畏作為聯軍指揮,負責指揮隊伍,申無畏發現宋昭公的車駕中沒有燧具,頓時臉色一沉道。
    “楚國向來軍令如山,宋公竟然敢違背楚王旨意,不備燧具,宋公此舉乃大不敬,理應受到嚴厲懲處”。
    申無畏居然以楚軍司馬來懲處宋昭公,上前一把揪住宋昭公的車正卿的頭發,拽下車來,下令鞭打其車夫。
    頓時四國國君麵麵相覷,嚇得大氣不敢出,宋昭公低頭不語,敢怒不敢言,隻能忍氣吞聲。
    此時,麇國國君在狩獵場目睹一切,心中恐懼蔓延,擔心楚國下一個目標就是麇國,自己小國也得罪不起宋國,於是趁著狩獵開始,趁人不備,帶兵偷偷逃回麋國。
    楚穆王耀武揚威的表演一番,這才心滿意足結束狩獵活動然後開始盟會,誰知道這才發現麋國國君不見了。
    楚穆王大怒,心說一個小小的麋國國君,竟然敢不告而別,這是不把楚國放在眼裏,於是立即召集四國聯軍準備討伐麋國。
    誰知道郢都突然信使急匆匆趕來,交給楚穆王一封密信,楚穆王趕緊打開一看,頓時臉色蒼白,轉而怒不可遏。
    原來是大司馬鬥越椒派人給楚穆王送信,他告訴楚穆王,麋國國君之所以突然回國,乃是和楚國奸人鬥宜申,仲歸二人勾結,圖謀不軌。
    原來自從楚穆王弑父奪位以後,潘崇,成大心,鬥越椒擁立有功,得到楚穆王重用。
    而鬥宜申和仲歸兄弟兩個逐漸被楚穆王疏遠,特別是鬥宜申,由於他是公子職的老師,楚穆王直接將其罷免軍中職務。
    後來成大心任命為令尹,鬥越椒為大司馬,加上成大心和鬥越椒與申公鬥克,鬥宜申關係不睦,所以鬥宜申和仲歸重返朝堂無望。
    這次楚穆王前去息邑會盟,鬥鬥越椒和潘崇在家負責太子熊侶,這給鬥宜申和仲歸可乘之機。
    鬥宜申找到仲歸,告訴他,咱們兄弟二人算是完了,仲歸道“大哥,我們何不搏一搏,不能混吃等死啊!”。
    鬥宜申道“現在你我閑賦在家,沒有兵權談何博弈”。
    仲歸道“前些年我跟著令尹成大心出征,在軍中認識不少將領,我們何不趁著這次楚穆王出去會盟,發動政變,奪取郢都。
    到時候殺死楚穆王,冊立先王次子公子職為楚王,你我到時候擁立有功,定然鹹魚翻身,重回巔峰”。
    鬥宜申道“楚穆王就是弑父篡位,自己早就有所防備,所以太傅潘崇乃是環列之尹,掌管郢都城防軍隊和楚宮侍衛 ,沒有楚王命令,任何人都無法指揮”。
    外圍軍隊鬥越椒掌控,你我調不出來一兵一卒,如何起事。
    仲歸道“別忘了我們家族封地在商邑,緊挨著麋國,我和麋國國君交好。
    我立即派人偷偷前去聯合麋國國君,讓他拒絕楚穆王會盟,就說家裏有急事,不告而別。
    到時候楚穆王定然勃然大怒,定會派大軍討伐麋國,到時候攻打麋國,大本營一定是在商邑。
    我們立即召集商邑家族私兵,以幫助楚王討伐麋國為由,然後劫持楚穆王,然後以楚穆王昭命,將鬥越椒和成大心召進中軍大營,殺了他們三個,擁立公子職為楚王”。
    鬥宜申聽聞大喜,於是立即開始找人策劃此事,派出信使分別前往孟諸和商邑,準備刺殺楚穆王。
    潘崇和鬥越椒在都城守家,潘崇老奸巨猾,刺殺楚成王他就是主策劃,自然懂得如何防範別人刺殺楚穆王。
    潘崇在城門,客棧,皇宮內外都安插耳目,郢都內有名望的大臣府邸都有人盯著,特別是像鬥宜申和仲歸,申公鬥克這些元老士族。
    當鬥宜申和仲歸的信使剛出府邸,潘崇就知道了,立即吩咐鬥越椒,先放他們出城,城外在抓他們。
    於是鬥越椒和潘崇在城外成功攔截了鬥宜申和仲歸的信使,打開信件一看,潘崇和鬥越椒大吃一驚,鬥越椒就要殺了兩人,回去抓捕鬥宜申和仲歸。
    潘崇阻攔道“鬥宜申乃是商邑士族,沒有楚王命令怎麽能擅自處置,要不然會引起商邑大亂”。
    我們將這兩個人暫時關押,派自己人冒充鬥宜申和仲歸,依計劃行事,火速派人告訴大王,讓他有所準備。
    楚王得知鬥宜申和仲歸要暗殺他,冊立公子職,於是便取消了討伐麋國,讓成大心帶兵入駐商邑,以準備討伐麋國為由,控製商邑。
    另一麵派人拿著自己昭命,火速回郢都,讓潘崇和鬥越椒立即抓捕鬥宜申和仲歸,自己馬上回郢都。
    楚穆王帶著軍隊回到郢都,不敢回去,駐紮在郊外,等待潘崇和鬥越椒的消息。
    潘崇和鬥越椒得到楚穆王昭命,立即派人包圍了鬥宜申和仲歸的府邸,將參與陰謀刺殺楚穆王的涉及人員全部抓捕,然後派人將公子職也一並抓捕下獄。
    鬥越椒,潘崇這才出城告訴楚穆王,已經將奸人悉數抓獲,請大王回朝。
    楚穆王回到郢都,以弑君謀反罪名,將鬥宜申和仲歸全家老少全部處死。
    至此,巫人喬似曾經預言,楚成王,子玉,子上,子西四人同命,一人不得善終,全部不得善終,最終子玉被楚成王逼迫自殺,之後是子上賜死,楚成王被兒子商臣刺殺,子西被商臣處死,四人都沒有得到善終。
    而最為可憐的當屬公子職,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連累被抓獲,他祈求楚穆王放過他一命,楚穆王道。
    “不管你知不知情,將來定然還會有不軌之人以你的名號刺殺本王,與寡人奪王位,所以隻有你死了,楚國才會安寧”,於是楚穆王將弟弟公子職處死,平息了鬥宜申之亂。
    楚穆王處理完內亂,想起來了麋國國君,竟然敢勾結仲歸,鬥宜申謀殺自己,肯定不能放過他。
    公元前616年春,楚穆王以麇國國君中途棄盟,私自逃歸為由,立即發兵攻打麇國。
    楚穆王讓令尹成大心率軍從商邑進攻,太傅潘崇領另一路大軍從申邑出發,兩路合擊麋國,這次是要滅掉麋國。
    成大心率領大軍立即從商邑出發,迅速攻下麋國重鎮防渚今湖北房縣),太師潘崇也不甘示弱,領兵直搗麇都錫穴今陝西白河縣東南),麇國抵抗不住,最終城破滅國,麋國正式被楚國吞並。
    此戰過後,成大心在回軍途中突然病逝,成大心年輕沒有子嗣,楚穆王為了彌補成大心,於是決定讓其弟成嘉接任令尹一職。
    公元前615年春,大別山以東的群舒舒鳩、舒蘿、舒庸、龍舒等國)見楚國四處用兵,認為有機可乘,於是一同叛楚。
    楚穆王聞訊,立刻派令尹成嘉前去鎮壓。楚軍訓練有素,很快將群舒擊潰,俘獲舒國今安徽巢湖市廬江縣南)國君舒子平及宗國國君宗子,群舒和宗子再次向楚國降服。
    此後,楚穆王繼續揮師東進,攻打巢國今安徽六安市東北),巢國投降,楚國開始不斷向江淮地區擴張勢力。
    此時,楚國與晉國南北對峙的局麵正式形成,一場更大的風雲,正在春秋的天空中悄然醞釀。
    歡迎閱讀下一章,河曲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