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楚莊王滅庸

字數:3889   加入書籤

A+A-


    鬥越椒聽了蒍賈的話,臉色陰沉,轉身離去,蒍賈冷笑一聲“哼……你們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鬥般被扣押,楚莊王為了坐實鬥般罪狀,直接任命司敗屈蕩和蒍賈負責審理此案。
    屈蕩乃是莫敖氏屈瑕的後裔,乃是楚國公室子弟,自從楚成王篡位之後,莫敖氏並不被重用,一直到了楚穆王篡位,屈蕩才開始繼任莫敖。
    楚莊王繼位後,成嘉,潘崇和鬥越椒三人為了大權獨攬,防止屈氏掌權,莫敖官職進一步被削弱,隻是名義上的三公,實則楚國大權落入令尹和大司馬手中。
    楚莊王一直暗自發展實力,於是趁著潘崇去世,其子潘尪既然環列之尹,而空缺出來的司敗,交給屈蕩。
    屈蕩和蒍賈都是楚莊王心腹,於是此案很快審理完畢,將鬥般謀反一案坐實,並且牽連相關的軍政將領二十多人,都是鬥般安插的重要部門。全部定為死罪,交給楚莊王批複。
    楚莊王立即下令,處死鬥般和相關人等,讓蒍賈,虞邱子,申舟等人填補自己人進去,進一步控製楚國重要位置。
    鬥般被殺,楚莊王立即開始調整楚國朝政,楚莊王以明升暗降的手法,立即任命鬥越椒為新一任令尹。
    然後讓蒍賈任職大司馬,申舟為左司馬,這樣一來,蒍賈就可以進入軍中,聯手申舟進一步滲透剝奪鬥氏在軍隊的權力。
    不但如此,蘇從被提拔為左尹,負責協助鬥越椒處理政務,而虞邱子為右尹,負責協助鬥越椒處理軍政。
    伍參被任命為司徒,負責下達執行令尹政令,鬥越椒成了一個被架空的令尹。
    鬥越椒現在才知道,蒍賈和楚莊王是一夥的,這是要清除鬥氏一族,鬥越椒對於沒有出麵救鬥般後悔莫及,於是鬥越椒心中憎恨蒍賈和楚莊王。
    公元前611 年秋,楚國連續一年大旱,大地幹裂,赤地千裏。北部主要產糧區顆粒無收,一場大饑荒如猙獰巨獸,席卷郢都內外。
    田野裏顆粒無收,餓殍橫陳於街巷,就連郢都的宮牆之內,也彌漫著壓抑的氣息。
    與此同時,楚國邊境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來。山戎族如惡狼般,趁機侵擾楚國的西南邊境,燒殺搶掠,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而更致命的是,西北的附庸國庸國趁火打劫,率領周邊蠻族部落公然背叛楚國,其軍隊如烏雲般壓向楚國邊境。
    麇國人也不甘寂寞,聯合百濮部落在選地集結,意圖對楚國發動致命一擊,楚國瞬間陷入內憂外患的絕境。
    郢都的宮殿中,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楚莊王眉頭緊鎖,目光在大臣們身上一一掃過,然後開口詢問,如今遍地叛亂,國內饑荒,該如何應對。
    令尹鬥越椒出來道“如今楚國大旱,人心不穩,如今庸國和麋國聯合群舒,百濮,山戎謀反。
    借著楚國大饑荒,趁機攻打楚國領地,如今大軍已經集結在選地,下一步準備進攻郢都。
    微臣隻見,如今國庫空虛,恐怕無力討伐,建議大王立即前往鬥邑避難,遷都鬥邑,那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等到叛軍力竭,在派兵討伐”。
    楚莊王聽聞眉頭一皺,心中權衡著利弊。
    這時,蒍賈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鬥越椒的陰謀,鬥邑是他的封地,楚莊王要是遷都鬥邑,那可就等於被鬥越椒軟禁起來了。
    大司馬蒍賈挺身而出,朗聲道:“大王不可,遷都絕非良策!一旦遷都,軍心民心必將大亂,四方叛賊定會更加猖獗。
    我們能遷都去鬥邑,叛軍就也能跟著去鬥邑,這樣的話,東部的淮邑,江邑,東南荊蠻都得叛亂,到時候楚國就要分崩離析了。
    大王應該立即禦駕親征,主動出擊,他們認為楚國饑荒,不能大軍討伐,如果我們頂住壓力,大王禦駕親征,定能鼓舞士氣。
    咱們先攻打烏合之眾百濮,再滅庸國,方能震懾其他心懷不軌者!”楚莊王目光如炬,沉思片刻後,重重地點了點頭,采納了蒍賈的建議,決定親自出兵討伐。
    於是,楚軍在楚莊王的帶領下,迅速出征。楚軍如猛虎出山,僅用半月時間,就將百濮部落的勢力擊潰。
    百濮各部看到楚國雖然國內大旱饑荒,仍舊能出動大規模軍隊討伐,懾於楚軍的威嚴,紛紛作鳥獸散。
    然而,當楚軍進至句噬時,卻遭遇了庸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廬戢梨大夫率領的前鋒部隊,卻在庸國的方城被庸國軍隊打得大敗,楚軍士氣受挫。
    廬戢梨回來後就告訴楚莊王,庸國人太厲害了,咱們肯定打不贏,不行暫且退回楚國,等來年在討伐。
    潘尪當即站出來反對,勸諫楚莊王,咱們前來討伐庸國,剛打敗一場就回去,那剛剛平複的百濮等部落,豈不是看到楚國如此不堪,定會再次反叛。
    到時候楚國不就刀兵四起,徹底亂套了,先王蚡冒當年出征,遇到這種情況時候,不是一味撤退,而是誘敵深入,然後圍殲。
    申地大夫師叔也站了出來,向楚莊王獻上一計道:“大王,庸軍剛剛取勝,士氣正盛,此時強攻難以奏效。
    我們不妨佯裝敗退,驕縱敵軍,待其麻痹大意後,再一舉進攻!”楚莊王聽後,眼前一亮,當即決定依潘尪和師叔之計行事。
    此後,楚軍與庸軍接連七戰,每次都佯裝不敵,節節敗退。庸軍果然中計,他們誤以為楚軍不堪一擊,逐漸放鬆了警惕,守備也變得鬆懈起來。
    而此時的楚莊王,一邊派遣使者與蠻族各部締結和約,削弱庸國的勢力;一邊向秦國、巴國兩國邀兵助戰,等待著最佳的進攻時機。
    秦國和巴國得到楚莊王求援,表示願意幫助楚國攻打庸國,楚莊王大喜,待一切準備就緒,楚莊王乘坐驛站傳車,日夜兼程,趕到臨品與楚國主力部隊會師。
    他將楚軍分為兩路,一路由鬥越椒率領從石溪出發,另一路由子貝從仞地出發,向庸都發動了雷霆般的攻擊。
    與此同時,秦軍、巴軍也按照約定,與楚軍一同對庸都形成了合圍之勢。
    此時毫無防備的庸國,麵對突如其來的強大攻勢,頓時亂作一團。
    庸國軍隊士兵四處逃竄,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楚軍成功攻破了庸都,庸國就此滅亡,並入楚國境內。
    楚莊王滅庸之戰,不僅解除了楚國的西部威脅,鞏固了楚國在江漢流域的統治地位,更為楚莊王日後稱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並且楚莊王通過這場戰役,成功的任用蒍賈,虞邱子,和伍參,蘇從取代了鬥越椒,進一步弱化鬥越椒的權力。
    此後楚莊王為以後北上中原爭霸創造條件,於是以庸國方城和脊作界,修築龐大的防禦工程,與天然屏障連接一體,作為爭霸的前沿陣地。
    其用石灰粉黃泥和洋桃液粘築成的城牆,曆經千年仍堅硬如石,被考古專家考證為世界一大奇跡,就是現今的十堰楚長城遺址。
    這一豪舉充分展現了楚莊王的雄才大略與卓越智慧。
    歡迎閱讀下一章,宋文公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