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字數:3837 加入書籤
晉靈公並且指明要吃熊掌。庖廚領命後,匆匆退下準備。熊掌烹飪極為講究,需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可晉靈公心急如焚,嚴令半個時辰內必須呈上,否則以欺君之罪論處。
時間如流水般飛逝,庖廚在廚房中忙得焦頭爛額,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
庖廚也不是神仙,當時也沒有高壓鍋,一時半會兒肯定弄不熟熊掌,即便他使盡渾身解數,時間實在太過緊迫,熊掌根本無法熟透。
這時,晉靈公又派內侍前來催促:“哎呀!我的祖宗啊!趙執政和太馬上就來了,你怎麽還不上菜。
這國君都急眼了,你再不上熊掌,國君怕就要剁了你的手掌當下酒菜了!”
庖廚聽聞嚇得直哆嗦,內侍道“別發呆了,趕緊上吧!”
在內侍不斷催促下,庖廚無奈之下,隻能硬著頭皮,將半生不熟的熊掌端上宴席。
晉靈公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放入口中,卻怎麽也嚼不動,怒火瞬間湧上心頭。
晉靈公大怒,將庖廚叫來怒斥道“大膽庖廚,竟敢拿這生熊掌欺瞞寡人!
你真不知道,今天寡人請的可是晉國執政,以及寡人的老師太傅赴宴,你竟然把這半生不熟的熊蹯拿來糊弄寡人。
這簡直就是欺君,來人啊!立即處死庖廚”話音未落,武士便衝上前,不顧庖廚苦苦哀求,當場將其斬殺。
晉靈公還不解恨,上前拿著箭,將其四肢斬斷,嘴中咒罵道。
“你個賤人,竟然跟趙氏坑壑一氣來害寡人,老子將你碎屍萬段”說罷一陣亂砍,弄得大殿血淋淋的,庖廚被晉靈公碎屍。
此時剛好趙盾和士會進宮,他們二人聽說國君宴請自己,趙盾覺得事情蹊蹺,但是不能不來,於是和士會前來。
晉靈公看到趙盾和士會來了,於是趕緊命人將庖廚屍體裝進畚箕裏(竹簍),由太監和宮女將其抬出宮去。
趙盾和士會剛走到大殿門前,就看到內侍和宮女抬著一個竹簍急匆匆朝外走,問題是趙盾看到竹簍棉被下麵似乎有一隻手臂。
趙盾眉頭一皺道“士季,這國君的寢宮怎麽會有竹簍抬出,你看,那是不是一隻手,這裏麵定然有蹊蹺”。
士會看到也是大驚失色,於是趙盾和士會趕緊上前,將其攔下,趙盾滿臉怒容道“這竹簍裏麵是什麽?”。
那內侍和宮女嚇得戰戰兢兢道“趙執政,太傅,您想知道裏麵是什麽,您就自己打開來看,您是相國,您是太傅,我們自然無權阻攔,可是我們也不能說啊!”。
趙盾上前一把掀開棉被,正好看到裏麵已經被肢解的麵目全非的庖廚屍體,趙盾氣得滿臉怒容,士會也是長歎一聲直搖頭。
二人便詢問是何緣由,國君殘忍殺害庖廚。
內侍和宮女麵麵相覷,都默不作聲,趙盾怒道“你們這些奴才,攢簇國君無辜殺人,信不信我現在就殺了你們這些賤奴”,趙盾說罷拔出寶劍。
內侍和宮女隻好小聲將事情緣由講述一遍,說是國君就是故意找茬,讓庖廚短時間烹製熊掌,然後以欺君之罪將其殺死後還戮屍。
趙盾道“士季,這國君之前就彈弓打人,然後又要修建九層高台,還放出惡犬傷人。
這這這……這簡直就是亡國昏君做派,好吧!吃喝玩樂惡作劇也到罷了,如今殘暴不仁,竟然開始以殺人取樂了。
士季,國君殘暴不仁,視人命如草芥,這如何了得,晉國早晚會毀在他的手裏”。
不行,我們兩個進去嚴厲訓斥他,要不然咱們晉國江山社稷就毀了。
士會趕緊阻攔趙盾,他知道晉靈公和趙盾已經是水火不容,如果趙盾進去肯定會和晉靈公鬧翻臉,於是士會道。
“趙卿,我是太傅,這國君有錯,自然是微臣失職,我這就進去勸諫國君。
您是相國,如果我們兩個都進去,你也知道年輕人血氣方剛,倘若他不給我們兩個麵子,那後麵就沒人能夠進去勸諫了。
我進去,要是國君不聽,您作為晉國最高官職,六卿之首,三軍元帥,以您的威望在進行訓斥,國君自然而然會接受您的教訓”。
趙盾當然明白士會的意思,自己進去確實會使得他和晉靈公關係破裂,讓士會前去最好,隻好答應讓士會進去勸諫。
士會這才整理好了官帽,整理好衣服,然後邁著方步,緩緩進入晉靈公的寢宮。
晉靈公早就知道趙盾二人來了,趴在門縫偷偷觀瞧,今天就是攢足了勁要和趙盾硬幹,誰知道趙盾和士會兩個人竊竊私語片刻,趙盾轉身離去,士會朝著大殿而來。
晉靈公頓時就像泄氣的尿泡,心說真無趣,要是老師士會來了,這老家夥也不能得罪他,他又要嘰嘰歪歪大道理給寡人嘮叨了。
晉靈公也不傻,他知道如今正要和趙盾較勁,自己不能把元老大臣都得罪了,再說了,士會聲望高,脾氣好,又平易待人,為人厚道,在朝臣當中頗有威望。
士會現在就好比是當年的趙衰,不顯山不露水,不與人爭功,特別是自己將進入六卿機會讓給胥克,得到了胥克和晉國朝臣的敬重。
雖然趙盾很是器重他,但是士會又不是趙盾一黨,因為士會做事情兢兢業業,恪守本分。
他處理任何事情,都以禮法為準則,以晉國利益為主,不會偏袒趙盾,也不會偏袒晉靈公。
所以士會既不是趙盾的人,也不是晉靈公的人,但是趙盾和晉靈公還都離不開士會。
朝中大臣也都認為士會是晉國最為正直無私的人,所以士會為後來順理成章進入六卿,最後成為晉國三軍元帥,執政卿打下堅實的基礎和威望。
士會緩步進入大殿,晉靈公於是裝醉,裝作沒看見士會,士會也不生氣,走到前來,深施一禮。
晉靈公這時候是側著身子,用眼角餘光看到士會上前行禮,晉靈公一轉身子,裝作左右環顧,不理士會。
士會仍舊麵帶微笑,也轉過身來,繼續行禮,晉靈公再次轉身裝作沒看見。
士會這次直接走到晉靈公麵前,對著晉靈公深施一禮,晉靈公實在是抹不開麵子,心說這士會真是個死心眼子,我看今天是躲不過他的一頓嘮叨。
晉靈公佯裝剛剛看到他。晉靈公道“哎呀!是太傅來了,寡人有失遠迎,請太傅見諒”。
士會道“微臣見過主君,我這次來……”。
晉靈公趕緊搶話過來,對著士會施禮道“太傅不用說了,寡人魯莽,已經知道錯了,今後定當改正。”晉靈公敷衍道。
士會看到晉靈公既然主動認錯,人家是國君,你還能再說什麽。
於是士會趕緊叩首回應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也是典故“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來曆。
歡迎閱讀下一章,桃園強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