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三國迷局

字數:3800   加入書籤

A+A-


    就在晉楚兩國軍隊對峙之時,鄭襄公卻跳了出來,因為鄭襄公心懷鬼胎,準備出來充當攪屎棍。
    鄭襄公和群臣商議,如今天下三強,晉楚爭霸,咱們鄭國正好夾在晉楚兩國之間,成為他們爭霸的棋子。
    楚國來了咱們打不過楚國,隻能投降楚國,拿出金銀珠寶平事,等楚國走了,晉國來了,咱們同樣惹不起,還得拿出禮物進獻。
    這倒好,一個兒子兩個爹,那邊都得罪不起,一年下來他們來兩回,我們日子別過了。
    這次我看楚莊王和晉國都沒有打的意思,咱們被圍三個多月,晉國不來,現在他們來了不打,這是等楚國人走了,好前來向我們問罪,讓我們賠錢。
    既然這樣,不如咱們加把勁,讓這兩個孫子打起來,分出個雌雄,和上次城濮之戰那樣,咱們鄭國以後隻供奉一個大爺就行了。
    鄭國君臣都點頭同意,對對對……讓楚國和晉國來個生死對決,以後供養一個孫子總比供養兩個要好。
    鄭襄公小算盤打的精細,他希望晉楚兩國盡快交戰,決出新的霸主,利用兩強爭霸,誰贏誰輸都不要緊,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鄭襄公趕緊派出使者前往晉軍大營,找到晉軍主帥荀林父,使者告訴荀林父道“啟稟元帥,我奉我們主公之命,前來向晉國請罪。
    之前我們鄭國投降楚國,實在是迫不得已,你想想,楚國三萬多大軍,日夜不停攻打新鄭,你們援軍又趕不到,城破無奈之下,我們鄭侯才投降楚國的。
    但是鄭國也是姬姓諸侯,鄭國,晉國和王室都是本家,心中對晉國依然忠心耿耿,怎麽會投靠荊蠻。
    如今,楚軍拿下新鄭之後,整個楚軍從楚莊王到底下將領和士卒,都驕傲自大,士兵疲憊,且防備鬆懈。
    如果晉軍此時出兵攻擊楚軍,我們鄭國願意全力相助,咱們兩路夾擊楚莊王,楚軍必敗無疑。”
    荀林父聽了鄭國使者的話後,心中便舉棋不定,於是他再次召集六卿六大夫,三軍眾將商議對策。
    荀林父將鄭國使者的話告訴眾人,詢問是戰是和,先穀一聽鄭國使者的話,頓時來了精神。
    隻見先穀站起來迫不及待地說道“好……這可是上天賜給我們晉國打敗楚國的機會,絕不能錯過!
    元帥,下令吧!我們應立刻全軍出擊,與楚軍決一死戰,奪回鄭國,重振我晉國霸業!”。
    此言說罷,趙括、趙同,魏錡,趙旃同時隨聲附和,支持先穀的主張。
    趙旃和魏錡,趙同都有自己打算,此戰就是憋著勁要立功,好為自己謀求卿位高官。
    然而,下軍佐欒書卻冷靜地分析道“啟稟元帥,末將覺得不妥,這鄭國和蔡國一樣,就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今天投靠楚國,明天投靠晉國,反複橫跳,他們的話斷不可信。
    我覺得他們如此急著勸我們和楚莊王交戰,不過是想利用我們晉軍來試探楚國的實力。
    如果我們此戰勝了,他們就會依附我們;如果我們敗了,不但會繼續投靠楚國,還會出兵幫助楚國攻打晉國。
    你看啊!鄭國和楚國結盟,雙方派出的使者是公子去疾和潘尪,公子去疾是鄭國賢良之人,而潘尪啊楚莊王的親信,環列之尹。
    這說明他們雙方有多信任對方, 並且鄭國為了表示誠意,讓公子去疾前往楚國為質。
    其次,鄭國人說楚莊王從上到下,君臣都有嬌縱之色,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我早就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楚國陣營,楚莊王把保護他的軍隊戰車分為兩廣,左廣和右廣,白天左廣負責警衛,戰車不停巡視楚莊王大營。
    晚上是右廣負責警衛,半夜楚莊王還要加派自己的內侍官,裏麵有一層貼身護衛,這樣的警戒,鄭國人怎麽會說楚莊王軍隊嬌縱鬆懈。
    這分明是鄭襄公把我們晉國人當棋子,我們不能上他們的當,此戰需謹慎。”
    趙同和趙括立即出來反對道:“元帥,我們這次奉國君之命,出來啊幹啥來了!不就是打楚國,逼迫鄭國歸順晉國嗎?”。
    你還管他鄭國是不是要利用我們,打丫挺的就是了,以欒書之言,我們不戰而退,鄭國就不服氣,晉國就不能維持霸業。
    下軍將趙朔立即出來支持欒書道:“欒伯說的沒錯,我們此戰需謹慎,不能上了鄭國人的當”。
    趙同和趙括是趙朔的叔叔,看到侄子當麵反對自己,氣得趙同和趙括那眼睛瞪了趙朔一眼,趙朔根本不鳥他。
    士會,欒書和趙朔,趙嬰齊一致反對和楚國交戰。
    而另一邊先穀,趙旃,趙同,魏錡,郤克等人極力主戰,雙方再次爆發激烈爭論,就連趙氏家裏也分為兩派。
    趙同,趙括氣得立即瞪了一眼趙嬰齊,心說你和趙朔怎麽回事,怎麽胳膊肘往外拐,趙嬰齊趕緊勸說趙同和趙括。
    大哥二哥,這一戰很明顯打不得,趙同道:“滾,我沒有你這個弟弟,吃裏扒外的貨”,趙嬰齊,趙朔和趙同,趙括關係至此不合,為後來下宮之難埋下伏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旁邊的荀首冷眼觀瞧,心中道:“趙同和趙括,就是個混蛋,早晚自取滅亡”。
    荀林父聽著眾將喋喋不休的爭論,頓時覺得頭昏腦漲,心中愈發迷茫,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就在荀林父心煩意亂,戰和不定時候,突然侍衛來報,說是楚莊王特使求見元帥。
    荀林父趕緊命人請進來,原來楚莊王也是舉棋不定,最後伍參勸諫楚莊王,大王無非是覺得咱們出來很長時間。
    在新鄭又打了一場大戰,戰損後兵力不足,害怕士氣沒有晉國人強,其實這個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當年城濮之戰時候,晉國的晉文公也是帶兵討伐衛國,楚國,接近兩年,最後在城濮決戰前,猶豫不決,擔心晉軍疲勞 ,士氣低落。
    當時晉國上軍將狐偃勸說晉文公,“師直為壯,曲為老”,最後擊敗成得臣,一舉稱霸天下。
    如今我們就以晉國人的方法對付晉國人,咱們主動前去求和,然後學他們在城濮之戰那樣,故意在攪黃,名義上是我們主動求和。
    但是晉國人非得要打,我們是被迫應戰,咱們楚國人哪裏受到過這種氣,從老祖先鬻熊到現在,周天子咱們楚國人都沒怕過,還能怕他們晉國,定能激起士氣,擊敗晉國軍隊。
    楚莊王點頭同意該方案,於是立即派出使者,前去晉國大營求和,一探晉國虛實。
    歡迎閱讀下一章,少宰使晉。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雲盤之周王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