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結草相報
字數:3381 加入書籤
第二天,魏顆故意大張旗鼓地率軍前去挑戰杜回,昨天杜回將魏顆揍的找不到北,沒想到今天他還敢來挑釁,他這是活膩歪了。
於是杜回立即出兵和魏顆大戰,魏顆還是不敵杜回,於是率軍大敗,立即朝著青草坡撤退,引誘秦軍杜回追擊。
杜回看到魏顆逃走,心說今天可不會再讓你溜走,於是杜回一馬當先,率領著步卒們緊追不舍。很快,杜回便追到了青草坡。
魏顆看到杜回已經進入埋伏圈,於是一聲令下,伏兵四起,把杜回圍了個水泄不通。
杜回一看魏顆設計埋伏自己,杜回並不膽怯,依舊奮力向前衝,勢必要殺了魏顆。
魏顆一看杜回這麽勇猛,臥槽!杜回雖然身中埋伏,不但不突圍,反而是直接朝自己衝殺過來,一愣神之間,杜回已經砸死兩個士卒,提著銅戈戳向魏顆。
杜回嘴中大罵道:“呸!晉國無恥小人,竟然敢陰你爺爺,我今天就寧死你個孫子”。
魏顆一看情景不對,帶著士兵趕緊撒丫子就跑,朝著草叢深處逃走,杜回哪裏肯放過他,於是窮追不舍。
卻沒想到,杜回突然感覺腳下被人絆了一下,撲通一聲摔倒在地。
原來他的雙腳接連被青草結絆倒,原本勇猛無敵的他,稀裏糊塗地摔倒在地,銅戈也摔了出去。
魏顆一看杜回突然摔倒,心中大喜,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於是率士卒轉回身來,將杜回圍住,活捉了杜回。
失去了主將的秦軍,頓時軍心大亂,晉軍則士氣大振,一舉將秦軍擊潰。魏顆將杜回五花大綁,綁回了晉軍營中。
魏顆勸說杜回投降晉國,杜回大罵魏顆是個小人,就知道使用陰謀詭計,有本事咱們一對一單挑。
魏顆看到杜回不肯投降,他害怕秦軍會救回杜回,這家夥要是回到秦軍陣營,對晉國可是後患無窮。
於是魏顆將杜回斬殺,將屍體還給秦國人,以此來威懾秦軍。
當天夜裏,魏顆在睡夢中又見到了那位白發老人。老人微笑著對魏顆說“將軍,您不記得我了嗎?我就是祖姬的父親。
當年,你父親魏犨病重時,曾吩咐你讓祖姬改嫁,不要讓她殉葬。
而後你父親病危時候,又要我的女兒祖姬給他殉葬,但是您遵從了父親清醒時的命令,放了我女兒,救了我女兒一命,好讓他給我養老送終。
我一直感恩在心,卻到死都無以為報。今日聽說將軍和秦軍大戰,特此來到戰場上結草絆倒秦軍杜回,助你一臂之力,以報答你的恩情。”
魏顆醒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祖姬的父親靈魂,為了報答自己的報恩之舉,這就是“結草相報”的典故來源。
魏顆醒來後,將這件事告訴軍中將士,大家無不感慨萬千。他深知,正是當年自己的善念,不忍心讓祖姬給父親陪葬。
因為祖姬父親隻有這一個女兒,她死了就沒人給他養老送終,今天若不是老人的靈魂幫助,自己隻怕成了杜回刀下鬼了。
而此時,晉國的士會等人率領援軍已陸續抵達輔氏,準備合擊秦軍。
秦桓公見大勢已去,杜回又俘虜被殺,士氣低落,如今晉軍士會率領大軍趕到,他做太子時候就知道士會本人了得,和他對戰可沒有把握取勝,甚至還有可能慘敗,於是隻得率軍灰溜溜地撤回秦國。
輔氏之戰,以晉國的勝利而告終。晉景公得知魏顆大敗秦軍、俘獲斬殺秦將杜回的消息後,大喜過望。
他對魏顆的英勇表現和機智謀略讚賞有加,提拔魏顆為上大夫,還將令狐之地作為獎賞,賜給了他。
從此,魏顆成為了令狐氏的先祖,而“結草相報”的故事,也在晉國流傳開來,成為了人們傳頌的佳話,激勵著後人要堅守善良與正義,因為善舉終會在不經意間得到回報 。
公元前594年冬,荀林父去世,魯國魯宣公實行土地改革,正式實行初畝稅。
當時,魯國施行按井田征收田賦的製度,私田不向國家納稅,此時士大夫不斷開墾私田而不交稅,國家財政收入占全部農業產量的比重不斷下降。
與此同時,牛耕和鐵製農具的應用和普及,使農業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大量荒地被開墾後隱瞞在私人手中,成為私有財產。
貴族士大夫之間通過轉讓、互相掠奪、賞賜等途徑轉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劇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魯國為增加財政收入,決定采納太宰季孫行父的建議,實行初稅畝。
季孫行父的初稅畝核心是按田畝征稅 ,其具體實施方法為“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餘畝,複十取一”。
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麵積納稅,稅率為產量的10 。
這種按耕地的實際畝數收取實物賦稅的做法,打破了公田與私田之間的界限,建立了統一的稅收標準,擴大了稅基,增加了魯國國家財政收入。
同時,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關係,使得土地的使用權與稅收責任緊密結合,為封建社會的形成了製度基礎。
初稅畝的實施,是中國古代田賦製度的一次重要變革,從法律角度肯定了土地私有製,使中國曆史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也為後世的稅收製度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
初畝稅很大程度上使得魯國稅收大幅增加,但是這一舉動也觸動了貴族士大夫的利益。
而季孫行父聯合孟孫氏,叔孫氏強行推行初畝稅,但是其核心不但為了收稅,另一個是承認私田土地的合法性。
這樣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聯合魯國貴族,利用手中權利,開始實行土地兼並,使得自己封地範圍逐漸擴大。
原先需要國君賞賜封地,現在這些大士族不用國君冊封了,利用權利私下兼並,迅速擴張封地和勢力,最終魯國國政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桓把控,架空了魯宣公。
歡迎閱讀下一章,範武子伐狄。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雲盤之周王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