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江河日下

字數:3963   加入書籤

A+A-


    一道清冷的聲音,如同寒風中的冰淩,穿透寂靜的空氣,傳入薛姨媽的耳畔。
    “恨之入骨?沒有,沒有,民婦怎麽會對林姑娘恨之入骨?”
    薛姨媽在聽到這聲音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仿佛被一道無形的恐懼所籠罩。
    她急忙否認,並慌亂地向四周掃視,當她確認周圍並無他人之時,這才稍稍鬆了口氣,但隨即又緊張地說道:“公主殿下,您來自異國他鄉,或許還不太了解中原的情況。那位林姑娘,如今已經不是賈府中人,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後娘娘了。”
    一國之母,那是何等的金尊玉貴!
    對於薛姨媽來說,可望而不可及。
    豈是自己一個小小的商人所能置喙的!
    自從自己的丈夫不幸去世後,薛姨媽就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失敗。
    她看著一雙年幼的兒女,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慌亂。
    為了孩子們的未來,為了薛家的基業,她毅然決然地挑起了大梁,拋頭露麵,開始打理外麵的一切事務。
    薛家作為顯赫一時的皇商,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種類繁多。
    其中,藥材生意尤為興盛,各種珍貴的藥材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經過薛家的精心炮製與分銷,再送往京城。
    此外,薛家還經營著數家當鋪,這些當鋪不僅為百姓提供了應急之需,也成為了薛家財富積累的重要途徑。
    想當年,薛姨媽嫁入薛家的時候,薛家是四大家族中財力最雄厚的皇商。
    其財富被描述為‘珍珠如土金如鐵’。
    然而,丈夫的離世讓這一切都變得江河日下。
    薛姨媽深知,如果不能妥善經營這些生意,薛家的百年基業將毀於一旦。
    於是,她強忍悲痛,親自下場,從藥材的采購、炮製到銷售,從當鋪的日常運營到風險控製,她都一一過問,親力親為。
    在她的精心打理下,薛家的生意勉強維持。
    薛姨媽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氣,為兒女們撐起了一片天,也為薛家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薛姨媽雖然是個女子,卻天生有著一股堅韌不拔的勁兒。
    她每日清晨便起身,先安排好家中瑣事,再換上得體的衣裳,親自出門巡視各處的店鋪。
    在藥材鋪裏,她仔細詢問著掌櫃藥材的來源與品質,生怕有一絲馬虎;在當鋪中,她親自過目每一件典當的物品,確保估價公正。
    每一件事,她都親力親為,不肯假手於人。
    夜晚,當兒女們入睡後,薛姨媽還會在燈下翻閱賬本,核對賬目。
    她的臉上寫滿了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她知道,為了這一雙兒女,為了薛家的未來,她必須堅持下去。
    隨著薛蟠成人,薛姨媽逐漸力不從心,便把所有生意都交給了薛蟠打理。
    誰知薛蟠卻終日鬥雞走馬、不學無術,完全不懂經營家業。
    而且奢侈傲慢、揮霍無度,導致薛家下人趁機坑騙,中飽私囊,家族產業陷入無人監管的惡性循環。
    薛家家產逐漸消耗殆盡,被人逐漸蠶食。
    其實薛家為薛蟠奠定了豐厚的家底兒,這導致了他不需要有出息,隻要勤懇實在,就能仗著榮國府和王家這兩個好親戚,過豐衣足食的體麵日子。
    可惜薛蟠不是這種人!
    薛蟠被嬌養長大,年紀輕輕就沒有好名聲,成為所謂的金陵一霸。
    為了搶香菱,薛蟠縱豪奴打死了馮淵。
    被打死的馮淵不是普通百姓,他是小鄉宦的兒子,這個案子久拖未決,已經到了薛家人根本無法擺平的程度。
    這時的薛姨媽很無奈,不得不向榮國府和王家求助。
    事情解決後,薛蟠在金陵已經被銷戶,薛家在金陵也混不下去了。
    那時薛家一家人,隻能上京都投靠親戚。
    這一家人該去投奔誰家?
    薛姨媽反複斟酌,選擇了投奔榮國府,其實王家才應該是薛家人投奔的首選,因為王家才是薛姨媽的娘家。
    可那個時候,薛寶釵是待選才人,而榮國府已經順利將賈元春送入皇宮做女史。
    薛姨媽也試圖借著榮國府的人脈,將薛寶釵也送進皇宮,做公主、郡主的伴讀。
    令薛姨媽想象不到的是,薛寶釵直接落選。
    此時的薛姨媽悲從中來。
    薛家的男人都沒有出息;薛家的產業一敗塗地;薛家的姑娘都嫁不到好人家,這時的薛姨媽隻能孤注一擲,去經營金玉良姻。
    而金玉良緣的最大阻力,就是林黛玉。
    在薛姨媽內心裏,其實也曾無數次的暗自抱怨過黛玉。
    這位林姑娘,仿佛是上天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每一處都透露著不凡。
    她的樣貌,如同春日裏最嬌豔的花朵,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她的家世,雖曆經變故,卻依然有著不容小覷的底蘊;她的才學,更是讓人歎為觀止,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無不彰顯著她的聰慧與才情。
    在偌大的賈府之中,黛玉無疑是出類拔萃,無出其右的存在。
    這樣的黛玉,自然是在各方麵都壓過了薛姨媽的心頭肉——寶釵。
    寶釵雖同樣優秀,但在這位林姑娘的光芒照耀下,似乎總是稍遜一籌。
    這讓薛姨媽心中難免有些不是滋味。
    每一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是最好的,黛玉無疑就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想到這兒,薛姨媽不禁為寶釵感到委屈。
    但同時也心知肚明,寶玉跟黛玉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感情深厚。
    但此時的寶釵,除了寶玉,別無選擇。
    寶釵個人再優秀,再賢惠,也不過是一個商賈之女,那些世家大族是根本看不上的。
    薛姨媽輕歎一聲,目光複雜地望著窗外搖曳的竹葉,心中五味雜陳。
    她深知,在這個以門第為重的世界裏,寶釵的才情與溫婉往往被出身所掩蓋。
    每當夜深人靜,薛姨媽總會默默為寶釵絞盡腦汁地規劃未來,希望能在命運的洪流中為女兒尋得一席之地。
    她想起寶釵平日裏的端莊大方,對待下人也是寬厚仁慈,這樣的品行本應是世人稱頌的典範。
    可偏偏在這榮國府裏,寶釵的光芒總被黛玉那超凡脫俗的氣質所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