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甄嬛傳弘時(07)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A+A-


    在深宮中苦熬著,終於見到親人的甄嬛,早已沒了昔日的冷靜與聰慧,她近乎絕望中見到一絲希望般,抓住了自己的親妹妹。
    可惜,看著麵前容顏被毀,穿著不合身的破舊衣服,整個人憔悴難看得像是個幾十歲老婦的女人。
    甄玉嬈隻是厭惡的抽出了手臂,字字誅心的嘲諷著甄嬛現在的落魄,無情的讓人將甄嬛直接趕了回去。
    還是甄玉嬈身邊從小跟著的侍女,見這位昔日的大小姐,恍恍惚惚的被趕了出去。
    全然不知發生了什麽,隻顧著怨恨自家小姐無情,才忍不住上前責問。
    而也是這時,甄嬛才知道,自己的母親,因為父親被貶官到蜀地,因著一路上水土不服,早就已經去世了。
    就連父親,因為蜀地偏遠,仕途無望,身子也日漸的垮了下來,也是在彌留之際了。
    甄玉嬈之所以會進宮選秀,也是因為一旦父親去世,成了孤女,她的人生,還不如進宮搏一把來得好。
    而這一切,恰恰都是因為甄嬛當初的傲氣,因為她當初的坐視不理,甄玉嬈又怎麽可能不恨這個姐姐。
    明明隻要甄嬛肯低一低頭,這一切就都不會發生的。
    從妹妹侍女口中,得知這一切的甄嬛,宛如晴天霹靂一般。
    她神情恍惚的回了碎玉軒,可還沒等她接受現實,就被闖進來的浣碧,狠狠的扇了兩耳光。
    浣碧憤怒的看著甄嬛,想到自己在世間唯一的親人,就因為對方那點子所謂的傲氣,而落得這般下場,她就恨不得生撕了這個所謂的長姐。
    兩人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雖然甄嬛現在全指著浣碧幫襯,才能勉強在這宮裏過下去。
    可從前,這個庶女不過是個伺候她的奴婢,甄嬛骨子裏還是看不上對方的,現在麵臨對方的指責。
    本就心中悲痛的甄嬛,說話自然有些口不擇言。
    而自此之後,浣碧也是徹底的斷了對這位長姐的最後一分情誼,對碎玉軒也是不聞不問起來。
    沒了浣碧的幫襯,又有著莞貴人明確的不喜,甄嬛一次又一次的受著後宮中人的欺辱和嘲弄。
    若不是還有著朧月這個女兒,若不是嬪妃自戕乃是大罪,甄嬛怕是早就不願意再這麽苦熬著了。
    而有了甄玉嬈,這個新的純元替身,雍正也算是徹底的把甄嬛忘到了腦後。
    曾經寵冠後宮的莞嬪,徹底的成了曆史。
    對此,齊妃自然是極為解氣,可弘時卻早已不再關注了。
    雖說皇後死後,沒人下黑手,後宮之中又多了一位阿哥,和兩位公主。
    但雍正年歲畢竟大了,作為唯一成年的阿哥,弘時的地位是極為穩固的,自然不會在乎後宮的那點事。
    甚至就算是從前,那也隻有覬覦他撫養權,試圖弄死齊妃的皇後,才是他的敵人。
    什麽甄嬛沈眉莊,不過都隻是些對付皇後的棋子罷了。
    皇後死後,弘時將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到了朝政之上。
    每一個世界都是真實的,這裏的每個人,都在很努力的活著。
    既然現在已經站到了這個位置,弘時自然想要為天下的百姓做點什麽。
    他費勁了很大的心力,去尋找那些成熟的產量高的土豆紅薯之類的種子。
    又收集了各種優秀的種植技術,讓官府慢慢推廣。
    雖說不上能讓天下人都吃飽飯,但仍讓天下間少了無數餓死的人,便是一項巨大的功績了。
    當土豆的種子開始在各府各縣種植的時候,隨著產量的提高,弘時在朝中的威望也是與日俱增。
    最難得的是這份功績,還不會對雍正造成威脅,是以倒是讓雍正頗為欣慰,對弘時這個兒子也是更加看重。
    而常年跟在這位皇阿瑪的身邊,朝夕相處之下,弘時對這位父親也多了不少感情。
    可在試圖勸阻對方服用那所謂的仙丹,反被訓斥之後,弘時也隻能熄了想要挽救對方的想法。
    縱然沒有了那位騎馬女葉瀾依的暗中下毒,可在雍正不斷服食那些所謂仙丹,又為朝政百般操勞的情況下。
    他的身體還是慢慢不支,最終倒在了雍正十三年八月,享年不過五十八歲。
    這位四十五歲登基,不過隻做了十三年帝王的皇帝,卻給弘時留下了一個充裕的國庫,和一個吏治清明的朝廷。
    親眼看著這位帝王的一生,弘時無法評價對方作為一個父親,一個夫君是否合格。
    但很明顯,作為一個君王,對方無疑是個明君。
    他的所有刻薄寡恩,對著的都是那些世家大族,地主鄉紳,但在他的治下,百姓的生活,卻比康熙年間要好上許多。
    作為繼任者,即便在雍正臨終前幾年,弘時也受到不少猜忌。
    但他對這位皇阿瑪,還是敬佩居多。
    雍正的葬禮,辦得很是隆重威嚴,但卻並不奢華,這是遵照對方的遺願。
    這位帝王樸素了一輩子,從不奢靡浪費,在他的身後事上,弘時自然不會為了表現自己所謂的孝心,就違背對方的意思。
    事實上,他的登基大典,也是沿襲了雍正一貫的習慣,隆重盛大,但並不奢靡。
    雍正攢了一輩子,才留下國庫那點錢,可不是拿來浪費的。
    弘時登基之後,除了封齊妃為太後,其他人為太妃,準許有兒子的出宮與兒子同住,剩下的便都放到了壽康宮內。
    對於幾位公主,也都是給了封號,到年紀的,為她們挑選了合適的夫家,基本上都嫁到了京城。
    沒到年紀的,便暫時養在了宮裏麵。
    這倒不僅是因為曾經,與宮內幾位嬪妃的交易,更多的還是弘時打心裏,不認同和親蒙古的政策。
    這麽多年的公主送過去,該打不還是一樣要打,能有多大的作用。
    弘時登基之後,除了發展民生之外,更多的便是發展火器,訓練新軍。
    他堅信,國家的和平,從來都是靠武力贏得的。
    喜歡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請大家收藏:()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