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紅樓賈環(09)

字數:3725   加入書籤

A+A-


    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在乎,這樣生性涼薄之人,便是國公府的老爺又能如何。
    賈環對此,倒是並不在乎,畢竟他早就知道,賈政是個什麽樣的人了。
    倒是趙姨娘,對於榮國公府一封信都未有的事情,顯得有些難過。
    不過明顯不是對賈政,而是對自己自生出來後,就被抱到王夫人身邊養著的探春。
    即便趙姨娘早就看清楚,這丫頭自小養在王夫人身邊,對自己和環哥兒,都沒什麽感情可言。
    但這麽多年下來,對方隻言片語也無,當初被過繼之時,更是連麵都沒露,趙姨娘也是難免傷心。
    雖然跟這世間大多數女子一樣,趙姨娘也是有些重男輕女,但對於自己的親生女兒,她又何嚐能不在乎呢。
    好在,有著聰慧孝順的兒子陪在身邊,時日久了,趙姨娘也就漸漸放下了。
    而因為賈苑的身份,不過隻是個小地主,對於外界的消息並不靈通。
    賈探春被王妃認為義女,遠嫁他國的消息,趙姨娘自然也不知道,更別提什麽傷心送別了。
    對此,賈環倒是清楚,不過這麽多年下來,探春連一言半語都未帶來過。
    顯然是已經做出了選擇,既已做出了選擇,他自然也不會去管。
    左右原主的心願裏也沒有這個姐姐,而趙姨娘也放下了這個女兒。
    賈環有著幾世科考的經曆,文章的火候早便到了。
    不過為了避免賈家的牽連,再加上年紀太小,便是科舉有成,也做不了什麽,是以他還是多等了幾年。
    等到元春被封妃,賈家榮極一時,等到太上皇駕崩,元春病逝,賈家被皇上清算,偌大的家族一朝敗落。
    待一切都塵埃落定後,賈環才算是放心的參加了科舉。
    從童生試開始,一路過關斬將,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到金榜題名。
    次次都是頭名,次次都是榜首,每一科都是接著下一科,用時近二年,考完了便接著考,直到中了狀元,六元及第,徹底名滿天下,才算是停了下來。
    而此時的賈環才不過十八歲,正是年少輕狂,最意氣風發的年紀。
    他也有意凸顯自己的傲氣,並不打算做出什麽謙虛謹慎的模樣。
    不輕狂怎能稱少年,一副老氣沉沉的樣子,一看便是城府極深的在那藏拙,是不木秀於林了,可又怎能讓皇上放心用你。
    尤其是賈環,畢竟出身賈家,哪怕已經過繼,還是有那麽點子牽扯。
    正如賈環想得那樣,國朝難得出一位六元及第的人才,也是祥瑞之兆,皇上自然是歡喜不已。
    可在知道賈環的身份後,哪怕知道對方已經過繼,但也難免還是帝王多疑心思發作,有所猜忌。
    不過這份猜忌,等看到賈環,瞧見對方在殿試上所寫的策論後,便又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對賈府的輕蔑。
    如此意氣風發,才學驚豔的少年郎,都能被賈府當家人給過繼出去,這賈家敗的那是真不冤啊。
    要說賈環的策論,到底寫的是什麽,能讓皇上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無他,乃是針對國庫的開源之策。
    賈環看得很清楚,因為太上皇在位多年,對於老臣們和一些貪官的縱容,允許國庫借款的同時,還對貪官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再加上開國多年後,土地兼並情況的屢屢發生,賦稅越來越少,國庫早已空虛。
    相比於邊患,以及朝中的貪官汙吏,這才是皇上最頭痛最難以解決的事情。
    賈環是做過皇帝的人,他深知,做人臣子的,想要站到高位。
    自然就要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這樣才能得到重用。
    哪怕是頭鐵的魏征,不一樣是因為李世民需要一個諫臣,所以才能以後來者身份,在大唐朝廷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嗎。
    當然,剛剛考中科舉的賈環,是不會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情,改什麽鹽稅改革啊,商稅改革這些。
    他的理財手段,屬於開源那種,而且是能夠讓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都認定的。
    是以皇上才會如此欣賞,甚至對他隱隱表現出的年少輕狂,都不以為意。
    或者說,其實皇上頗為欣賞他這點,畢竟成天跟一幫老狐狸們打交道。
    忽然來了個既有才華,又有能力,心計還少一些的,那誰都會喜歡。
    因著這篇策論,賈環沒有像是以往的狀元那般,被安排進翰林院,做個清閑的編修,先熬個幾年資曆。
    而是被直接分到了戶部,給了五品員外郎的官職,也就是從前賈政一待便是幾十年的那個官位。
    一入朝堂,便為五品,這是皇上格外寵幸,是聖上恩典,滿朝皆為之側目。
    不過他們都知道,皇上現在最憂心的是什麽,所以也沒有人敢直接設計陷害賈環。
    但年少成名,這對於朝堂中,那些不知道混了不知道多少年,才混到五品官職的大臣們,自然是看不過眼的。
    是以陷害設計雖然沒有,但明裏暗裏的絆子,卻是從來不少。
    若是老練點的大臣,這些絆子,自然是輕描淡寫的便化解了,麵上仍舊是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夥的和諧模樣。
    不過賈環現在才十八歲,他又是一副才華橫溢,年輕氣盛,傲氣非凡的人設,自然就不能這麽辦。
    當下,麵對頂頭上司的隱隱刁難,賈環不但沒有伏低做小,反而頗為傲氣的立下了軍令狀。
    一月之內,若不能為戶部增收二十萬兩白銀,他直接辭官回家,再不入朝堂。
    少年人,尤其是滿腹才華,一身傲骨的少年人,自是最受不得激的。
    很快,這則軍令狀,幾乎傳遍了整個朝堂,皇上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知曉呢。
    能從九龍奪嫡中勝出,還從太上皇手中奪回權利的當今陛下,自然不是一般人物。
    朝中的動向很少有人能瞞過他的,對於有人刁難賈環,給其暗暗使絆子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很清楚。
    甚至早在他封賞官職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
    喜歡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請大家收藏:()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