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唐第一魅魔李承乾(55)

字數:3667   加入書籤

A+A-


    為承乾太子複仇,不隻是李世民不敢相信,就連李治都瞪大了雙眼,控製不住的站起身來。
    他知道慶王和自己的太子哥哥素來要好,太子哥哥當年甚至親自向父王請旨,想要送慶王去封地。
    就連慶王的封號甚至封地,都是太子哥哥為其爭取來的。
    兩人都在長安之時,經常是形影不離,關係好到,他這個同胞親弟弟都為之羨慕不已。
    可他怎麽都沒有想到,慶王和太子哥哥的感情,竟然好到,為此不惜造反,對抗父皇的程度。
    這讓李治下意識的看向李世民,卻隻瞧見那鐵青一片的麵色。
    承乾太子的死,本就是李世民心中的禁忌,一提便是鮮血淋漓的疼。
    這兩年就連魏征都怕李世民受刺激太過,不敢再以承乾太子舊事,來勸諫君王。
    可李寬現在,卻打著為承乾太子複仇的名義,公然造反,這讓李世民如何能夠接受的了。
    這個時候,李寬到底是怎麽想的,終究是真的為承乾太子報仇,還是隻想以此為借口,來圖謀不軌,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李世民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兒子,動搖自己的肩上,毀掉自己一手打造的太平盛世。
    慶王起兵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尤其是對方打的旗號,更是讓無數人驚疑不定。
    為承乾太子報仇?
    承乾太子不是死於賑災途中嗎?他的死與皇帝難道真有關係不成?
    從前並不相信,那些市井傳言之人,因為慶王造反一事,都不禁遲疑的觀望起朝廷。
    李承乾自被立為太子起,在民間的威望便是與日俱增。
    他提拔寒門,舉薦有才學能力的士子,賑濟救災,力主興修水利,不知多少治水能士,是他被發掘出來。
    更不用說那些高產的糧食,保暖的棉衣,慈幼院,還有那些能夠助人渡過寒冬的蜂窩煤等等等等。
    承乾太子的功績,有目共睹,因為他而活命的百姓,因為他而被提拔的官員,如天上的繁星一般,不知凡幾。
    若是承乾太子當真是被李世民這個父皇所害,那現在看似太平的大唐,頃刻間,就會生出無數的動亂。
    沒有人會對一個弑兄殺弟,逼父上位,又害死親子,害死那般賢良太子的皇帝,還存有信心。
    民間的暗潮洶湧,那些受過承乾太子恩惠之人的遲疑觀望,讓收到消息的一眾大臣都很是凝重。
    雖說大唐江山社稷,在李世民的勵精圖治之下,已經達到了相當繁華的程度。
    再如何繁華的朝代,也禁不起無數的野心家,暗中圖謀,更害怕這數不清的流言,動搖皇室統治的根基。
    不是手中有兵有權,就能治理好一個國家的,百姓的信任,有時候也是至關重要。
    雖然隻有三萬兵馬,但因為事情的性質不同,長安朝廷對此也極為重視。
    不但派出了程咬金領兵平叛,更是讓長孫無忌隨行,預備時時的製止謠言泛濫,好安定民心。
    但當一切商議妥當,程咬金率軍出發,各部開始準備如何降低此事影響的時候。
    前線再一次傳來的消息,卻讓朝中的大臣一個比一個沉默。
    原本慶王雖然打著要為承乾太子報仇的消息,但這些常年盤旋於陰謀詭計,權謀鬥爭之中,連眼睫毛都是空的大臣們,卻普遍的都不相信。
    承乾太子是很好,乃是少有的真正仁德之君,不僅活命無數,還兼濟天下,與許多寒門士子都有知遇之恩。
    若對方真是被李世民所害,不管是長孫無忌,房玄齡這些文官,還是李靖程咬金這些武將,都毫不懷疑,會有人為其報仇。
    不管是民間誌士,還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不乏會鋌而走險之輩,這也是他們為什麽會如此慎重對待此事的原因。
    可這些人,都是因為身受大恩,有些甚至非死不足以為報。
    但慶王是什麽人,那是李世民的親生兒子,是朝廷的親王,有著自己的封地,有著自己的爵位。
    這樣的人,李承乾能給予什麽恩惠,讓對方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就隻為了給對方複仇?
    就算是這些不提,難道兄弟之間的感情,能夠深厚得超過父子之間的感情嗎?
    若真是那樣的話,李世民這個父親做得,到底得有多失敗?承乾太子又到底有著多大的魅力啊?
    可就算是朝中文武百官,多麽不願意相信,事實卻仍舊是擺在了他們的麵前。
    慶王起兵之後,說是要打入長安,為承乾太子報仇,可出兵到一半,直接轉道,便往東萊去了。
    東萊是哪裏?或許在李泰被貶之前,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
    可在李泰被貶之後,朝中的文武百官,那就沒有不知道的,那是曾經的魏王,現在的東萊郡王李泰的封地。
    慶王去那裏做什麽,很多大臣都有了自己的猜測,隻是他們都不敢提。
    隻能是順著李世民的意思,讓已經出兵的程咬金,調轉方向,去救援東萊。
    更是從長安發出調令,命東萊周圍的守軍,去救援東萊郡王。
    李泰的這一舉動,瞬間就讓天下人明白了,他究竟是針對誰而去的。
    也讓原本不願意相信承乾太子,真的是被自己親生父親逼死的那些士人百姓,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魏王李泰有奪嫡之意,這麽多年來一挑釁承乾太子,而皇帝卻偏寵魏王的事情,近乎全天下都是清楚的。
    那些受過承乾太子恩惠之人,不願意相信,是李世民逼死的承乾太子,是因為不願意相信,承乾太子死亡的真相那般殘酷淒涼。
    他們不敢想象,若真是那樣,他們的恩人,死前該是何等的痛苦絕望。
    慶王矛頭直指李泰,讓他們鬆了口氣的同時,因為承乾太子離世的悲痛,一下子有了宣泄的地方。
    幾乎慶王的軍隊,還沒到東萊,郡王府內,就迎來了無數波的刺客。
    雖然都被李世民派到李泰身邊的那些侍衛擊退,但連綿不斷的刺殺,也是讓人感到絕望。
    喜歡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請大家收藏:()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