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秦長公子扶蘇(06)

字數:3600   加入書籤

A+A-


    麵對小心翼翼說出這話的侍從,嬴政沉默了許久,隻讓其回去好好照顧太後,並沒有答應此事。
    見什麽呢?早在趙姬縱容嫪毐叛亂的那一刻起,母子之情便已經盡數斷了。
    不管曾經在趙國,那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是何等親厚,此時的秦王和太後,都已經成了陌路之人。
    嬴政不願意再去聽那些無謂的指責,可笑的話語,也不打算再去罵醒那個天真的生母。
    他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在看到那未來的畫麵後,除了一統六國的雄心壯誌,還有如何穩定大秦江山的任務在等著他。
    扶蘇,這個對君父沒有一絲信任的長子,他到底該如何教導他,才不會重蹈覆轍,是嬴政現在最頭疼的問題。
    雍城的一切很快便處理完了,加冠禮後的嬴政,掃平了嫪毐的叛亂,第一次建立了身為秦王的威嚴。
    將參與叛亂的太後留在了雍城,嬴政直接啟程回了鹹陽,並在朝廷上,借著嫪毐乃是呂不韋舉薦之事,讓其請辭了相國之位。
    這位十三歲登基的年輕君主,第一次讓整個秦國朝廷,見證了他的手段和魄力,初步樹立了秦王的威信。
    並且奪回了屬於自己的君主權利,這是最重要的,多少年少登基的帝王,都葬送在了權臣手中,至死未能奪回權利,甚至死於權臣之手,到死都是庸碌無為。
    所謂君主,手中有著君主的權利,那才是君主,不然便什麽都算不上,甚至不如一介小吏。
    剛剛親政的嬴政,在外人看來,應該會有很大動作,年輕君主大多如此,一旦奪回權利便會控製不住自己的野心欲望。
    不過讓秦國朝野上下為之敬佩的是,他們這位年輕的君主,卻並沒有急躁的做些什麽。
    而是慢慢的穩定朝局,安插心腹,清除呂不韋在朝中的影響,一切做得都是有條不紊,毫不顯急切和慌亂。
    如此沉穩,又如此心有城府的君主,自然讓所有人敬佩的同時,也感到一絲畏懼,不敢再有半點輕視。
    而在慢慢梳理前朝的同時,嬴政也又一次來到了椒房殿,看望他的長子。
    白白嫩嫩的胖娃娃,安安靜靜的躺在搖籃裏,大眼睛黑黝黝的,看著極為有神。
    似乎是瞧見熟悉的人,當嬴政的身影出現在麵前時,那蓮藕般的小手,胖乎乎的小臉上,露出無齒的笑容。
    嬰兒清脆的笑聲回蕩在嬴政耳畔,讓本來心情有些複雜的年輕君主,也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意。
    伸出手來,嬴政撫摸了一下長子那白嫩的小臉,忽然想到夢中自己與長子的相處。
    剛剛親政忙於一統六國,實現自己雄心大誌的年輕君主,哪怕是初為人父,可也並沒有多少時間去看望自己的長子。
    除了為扶蘇安排一堆的師傅,定期的詢問功課之外,這對父子的交流便少得可憐。
    不過在嬴政的印象中,少時的扶蘇很是懂事上進,更是極為聰慧。
    不管是功課還是騎射,在嬴政的諸位公子中,扶蘇都是最出色的。
    便是長成後,雖與嬴政的政見有所不同,但長公子扶蘇在朝野間也多是一片讚譽,頗有聲望。
    嬴政雖然惱怒於扶蘇的頂撞,更是將其貶到上郡監軍。
    可讓自己的兒子去軍隊中培養聲望,給其機會親近帶兵的將領,這又怎麽不算是另一種培養和器重。
    嬴政是極看重扶蘇的,不隻是因為對方是他的長子,更是因為扶蘇確實是個極優秀的孩子。
    秦國雖是立長立嫡,但嬴政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他甚至是個極為有遠見的人。
    他不設立王後,一方麵固然是為了防止後宮幹政,再弄出像是宣太後,還有華陽太後之事。
    可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更好的挑選自己的繼承人。
    偌大的秦國需要一個合格的繼任者,這個繼任者並不能僅僅因為是長子或者是嫡子,就得到那個位置。
    他必須要有足夠的才能,能夠壓製得住,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龐大帝國。
    可二十多位公子,能夠超過扶蘇的,嬴政並沒有瞧見,所以他沒有嫡子,一直都沒有。
    嬴政本以為,自己的長子會明白這些,明白他的苦心。
    但他沒有想到,扶蘇不但沒明白,甚至還覺得他的君父,能狠心到讓他自盡。
    感受到嬰兒那柔嫩的皮膚,想到未來那決然自盡的青年。
    嬴政即便到現在,都克製不住心中湧上的那一股心疼,和恨鐵不成鋼的情緒。
    他任由剛剛出生的長子,傻笑著抓住他的手指,感受到孩子對他的親近,嬴政下意識的做了一個決定。
    他要親自撫養扶蘇!
    這個念頭是突然間冒出來的,可在冒出來後,嬴政越想便越覺得應該如此。
    在嬴政看來,扶蘇會毫不猶豫的相信,自己讓他自盡的命令。
    一方麵固然是因為做了多年君王的自己,喜怒不形於色,再加上多番嚴厲的斥責,沒有讓扶蘇感知到,自己對他的器重和喜愛。
    另一方麵便是父子相處的時間太少,即便幼年時,也沒有太多的接觸,父子之間的感情不深,才導致的扶蘇那般不自信。
    既然如此,那便幹脆將扶蘇帶在身邊,由他親自教導撫養。
    嬴政就不信,這樣培養下來,還能讓扶蘇與他政見不合,還能讓長子那般誤解自己這位君父。
    嬴政的決定可謂是震驚了前朝後宮,不提羋華如何不舍,秦國的楚係勢力,卻多是欣喜不已。
    而朝中的其他大臣,也隻是感慨於大王對於長子的看重,並沒有因此上書諫言者。
    剛剛親政的秦王,便已經借著嫪毐和呂不韋之事,在朝野間有了不低的威嚴,讓人不敢輕易冒犯。
    他做的決定,除非事關秦國,否則沒有人敢輕易插手,尤其是在這種,既是家事又是國事的事情上。
    而被萬眾矚目的那個小嬰兒,卻是一點都沒有不適應,半點不哭鬧,笑嗬嗬的就被嬴政身邊的侍從抱走了。
    喜歡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請大家收藏:()我在綜影視壽終正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