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上古醫書,梳妝台解惑
字數:5186 加入書籤
林羽自洞內曆經千難萬險,尋得那本神秘的上古醫書後,滿心期待能借此解開諸多醫學謎團,為大唐百姓謀福祉。然而,當他懷著忐忑與激動的心情,輕輕翻開那泛黃的書頁時,卻瞬間如墜冰窖。書中文字仿若來自混沌初開的太古時代,筆畫扭曲蜿蜒,似蛟龍翻騰,又像神秘符文,透著難以捉摸的氣息。林羽絞盡腦汁,日夜鑽研,卻僅能辨認出寥寥幾個字符,大部分內容猶如被一層厚重的迷霧籠罩,令他望而卻步。
回到龍泉寺,林羽迫不及待地取出上古醫書,恭敬地呈給方丈:“方丈,在下偶然得此醫書,無奈書中文字古怪,難以辨認,聽聞方丈學識淵博,特來請教,還望方丈能為在下解惑。”
方丈接過醫書,緩緩翻開,仔細端詳著那些神秘文字,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良久,他輕輕合上醫書,雙手合十,緩緩說道:“阿彌陀佛,此乃上古奇書,文字古老神秘,貧僧雖略有涉獵,但也難以盡解。不過,萬事皆有機緣,施主不必過於執著。待時機成熟,機緣巧合,自然能識得書中真意。”
林羽心中雖有些失落,但對方丈所言也深以為然,恭敬問道:“那依方丈之見,這機緣何時會到?”
方丈微笑著搖了搖頭:“機緣之事,難以言說,或在轉瞬之間,或在漫長歲月。施主隻需秉持本心,做好當下之事,該來的自會到來。”
林羽若有所思,微微點頭。隨後,方丈邀請他們參觀寺廟。眾人漫步在寺內,欣賞著古寺的清幽景致,感受著寧靜祥和的氛圍。林羽望著那斑駁的牆壁、古老的佛像,心中豁然開朗,仿佛心中的陰霾被這古寺的寧靜一掃而空。
他嚐試遍了所有能想到的辦法,尋找古代文字研究的蛛絲馬跡;向博古通今的飽學之士虛心求教,可得到的回應不是搖頭歎息,就是模棱兩可的猜測;甚至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他獨自對著醫書冥想,試圖在空靈的思緒中捕捉破解文字的靈感,可一切皆徒勞無功。讓他滿心無奈與焦灼,隻能在心底默默祈願,或許哪天命運垂青,機緣巧合,便能解開這文字的神秘麵紗。
這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林羽正為醫書之事愁眉不展,武媚與李治恰好來訪。武媚見林羽形容憔悴,滿心擔憂,輕聲說道:“林太醫,瞧你這般操勞,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聽聞龍泉寺門外有梳妝台清幽寧靜,我們去瀏覽一番。”李治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林太醫,一直悶頭鑽研,怕是會鑽了牛角尖,出去轉轉,或許靈感就來了。”林羽思索片刻,覺得此言有理,便決定與他們一同前往梳妝台。
一路上,微風輕拂,路旁的野花隨風搖曳,散發出陣陣芬芳。三人有說有笑,談論著梳妝台的種種傳說,氣氛輕鬆愉悅。不多時,一座古樸而雄偉的石台映入眼簾。梳妝台高大巍峨,由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曆經歲月的洗禮,石塊表麵布滿了斑駁的痕跡,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滄桑。四周荒草叢生,更添了幾分神秘與肅穆。
林羽率先下馬,他抬頭仰望著梳妝台,眼中滿是敬畏。“此台氣勢恢宏,曆經千年風雨,仍屹立不倒,不愧是上古遺跡。” 他輕聲感歎道。
武媚也跟著下馬,她身著一襲淡藍色的長裙,身姿婀娜,在這古老的梳妝台旁,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聽聞當年碧霄娘娘在此封神,各路神仙齊聚,那場麵必定是震撼至極。” 她的眼神中閃爍著憧憬,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那場盛大的封神儀式。
李治則好奇地繞著梳妝台踱步,時不時伸手觸摸那冰冷的石塊,試圖感受歲月的溫度。“這梳妝台承載著如此厚重的曆史,今日得見,真是不虛此行。” 他感慨道。
三人沿著台階緩緩走上梳妝台,台上空曠寂寥,唯有風聲在耳邊呼嘯。林羽站在台頂,極目遠眺,遠處山巒起伏,連綿不絕,天地間一片蒼茫。他深吸一口氣,隻覺心曠神怡,心中的煩惱也似乎被這無邊的天地所容納。
“如此壯闊之景,當真令人陶醉。” 林羽轉身對武媚和李治說道。
武媚微微點頭,目光落在林羽身上,關切地問:“林太醫,那本上古醫書,可有進展?” 提及醫書,林羽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他輕輕歎了口氣:“依舊毫無頭緒,那些文字太過古怪,我想盡辦法,卻始終無法破解。”
李治聞言,走上前拍了拍林羽的肩膀:“林太醫莫要灰心,機緣未到而已。說不定在這梳妝台,能為你帶來靈感。”
林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但願如此吧。”
隨後,三人在梳妝台上四處探尋,期望能找到一些與封神傳說相關的線索。他們發現了一些模糊不清的圖案,像是某種古老的圖騰,還有一些刻在石壁上的符號,與醫書上的文字雖不盡相同,但似乎有著某種微妙的聯係。林羽如獲至寶,他仔細地觀察著這些符號,腦海中不斷思索著它們與醫書文字之間的關聯,一時間竟陷入了沉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羽在梳妝台上因思索醫書與神秘符號的關聯陷入沉思,不知不覺,他雙腿盤坐,周身仿若被一層靜謐的氣場環繞。此時,天地間風雲變幻,原本被烏雲遮蔽的天空中,竟有一道奇異的光芒緩緩滲透而出,直直灑落在林羽身上。
光芒之中,一位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者憑空浮現。他身著古樸長袍,手持一根散發著溫潤光澤的竹杖,長須飄飄,目光仿若能洞悉世間萬物。此人正是碧霄娘娘,封神之戰的主導者,在梳妝台的曆史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傳奇人物。
碧霄娘娘微微抬手,一道柔和的力量將林羽輕輕托起,使其懸浮在半空之中。他目光溫和地注視著林羽,緩緩開口,聲音仿若穿越了無盡的時空,在林羽心間回蕩:“後生,你對醫道的執著與鑽研,已觸動天地機緣。這上古醫書,承載著太古時期無數醫者的智慧結晶,其文字並非尋常世間字符。”
碧霄娘娘手中竹杖輕點,空中浮現出一幅幅古老的畫麵,畫麵中是遠古醫者們運用獨特醫術救治病人的場景,旁邊則是對應的上古醫書文字解讀。“此醫書文字,是融合了天地靈氣與生命奧秘所創,每一個字符都蘊含著對人體經絡、氣血運行以及疾病根源的深刻理解。你所看到的那些扭曲筆畫,實則是對天地自然規律的一種象形表達。例如這一字符,”碧霄娘娘指著畫麵中一個仿若流動水紋般的符號,“它代表著人體氣血的循環往複,如同江河奔騰不息,一旦受阻,疾病便會滋生。”
林羽沉浸在碧霄娘娘的講解中,如癡如醉,眼中滿是恍然大悟的光芒。他急切地問道:“太公,那如何才能將這些文字與實際醫理相結合,用以救治大唐百姓?”
碧霄娘娘微微一笑,抬手一揮,那些畫麵瞬間化作點點星光,融入林羽的腦海。“醫道,在於洞察人體與天地的微妙聯係。你需以醫者仁心為引,將書中文字所蘊含的醫理,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體質以及所處環境,靈活運用。當你真正領悟到天地與人體的和諧之道,這醫書便能發揮出無窮的力量。”
隨著碧霄娘娘的講解,林羽隻覺腦海中那些原本雜亂無章的線索逐漸串聯起來,猶如一幅完整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他清晰地看到了如何運用醫書中的知識,疏通人體經絡、調和氣血,治愈那些疑難雜症。
然而,就在林羽想要繼續請教時,碧霄娘娘的身影開始變得虛幻起來。“機緣已至,後生,往後的醫道之路,還需你自己一步步踏實前行。”碧霄娘娘的聲音漸漸遠去,那道奇異光芒也緩緩消散。
碧霄娘娘的身影雖逐漸虛幻,但他留下的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林羽的醫道之路。林羽滿心感激,對著碧霄娘娘即將消散的身形急切問道:“太公,這上古醫書如此珍貴,關乎無數蒼生福祉,晚輩該如何將其更好地傳承下去,讓這古老的醫術惠及後世呢?”
碧霄娘娘聞言,原本漸漸虛化的身形微微一頓,他目光慈愛地看著林羽,緩緩說道:“傳承醫道,首重育人。你需廣收門徒,挑選那些心懷仁愛、資質聰慧之人,傾囊相授。但這傳授並非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要引導他們領悟醫道的精髓。”
碧霄娘娘手中竹杖輕點,梳妝台上浮現出一座古老的學堂幻影,學堂內,一位老醫正為一群年輕學子授課,他不僅講解醫書條文,還結合實際病症,演示診斷與治療之法,學子們或蹙眉思考,或恍然大悟。“就如這般,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感悟醫理,方能將所學融會貫通。” 碧霄娘娘解釋道。
林羽若有所思,微微點頭:“太公所言極是,可這醫書文字晦澀難懂,常人難以入門,該如何解決?”
碧霄娘娘目光深邃,望向遠方,說道:“你可將醫書中的核心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圖示整理出來,編寫成輔助教材。如此一來,即便初學者也能循序漸進,逐步領略醫書的精妙。”
說著,空中浮現出一幅幅畫麵,畫麵裏林羽伏案書寫,將醫書內容轉化為簡潔明了的文字,配上人體經絡圖、草藥圖譜等。這些圖示色彩鮮豔、標注清晰,生動地展現了各種病症的表象、病因以及對應的治療方法。
“此外,傳承之路需眾人攜手。你應與各地醫館、醫家建立聯係,分享醫書心得,組織交流活動。如此,方能匯聚各方智慧,讓醫道在交流碰撞中不斷發展。” 碧霄娘娘繼續說道。
林羽心中豁然開朗,他鄭重地向碧霄娘娘行了一禮:“多謝太公指點,晚輩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望。”
碧霄娘娘微笑著點頭,身影徹底消散在光芒之中。
武媚和李治見林羽專注的模樣,也不忍打擾,兩人在一旁輕聲交談,分享著彼此對封神傳說的見解。不知過了多久,林羽終於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他的眼中雖仍有迷茫,但卻多了一絲堅定。“或許,這些符號能成為破解醫書的關鍵,我需回去仔細研究。” 他說道。
就在此時,天空中突然飄過一片烏雲,遮住了太陽,原本明亮的梳妝台瞬間變得陰暗起來。一陣狂風呼嘯而過,吹得眾人衣袂飄飄。武媚不禁打了個寒顫,她下意識地靠近林羽:“這天氣,怎麽突然變了?”
林羽抬頭看了看天空,神色凝重:“怕是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我們得趕緊回去。”
三人急忙沿著台階走下梳妝台,騎上馬匹,在侍衛的護送下,匆匆向城內趕去。一路上,狂風裹挾著沙塵,撲麵而來,讓人幾乎睜不開眼。豆大的雨點也開始劈裏啪啦地落下,打在身上,生疼生疼的。他們在風雨中艱難前行,心中卻都懷揣著不同的思緒。林羽想著那本神秘的醫書,武媚擔憂著林羽的身體,而李治則思索著梳妝台背後隱藏的更深奧秘。這場突如其來的風雨,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未知挑戰,而他們又將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繼續前行…
喜歡醫途大唐請大家收藏:()醫途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