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隨駕高句麗,相州再救主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A+A-


    林羽因救太子有功,被皇帝宣進宮麵聖。金碧輝煌的宮殿內,皇帝高坐龍椅,目光溫和地看著跪地的林羽,對他的醫術和救駕之舉讚賞有加,不僅賞賜了大量金銀財寶,還破格提拔他為太醫令正職。林羽滿心感激,跪地謝恩,暗暗發誓要更加努力鑽研醫術,不負皇恩。
    不久後,邊關傳來戰報,高句麗屢屢侵犯大唐邊境,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皇帝李世民龍顏大怒,決定禦駕親征,以揚大唐國威。考慮到京都事務繁雜,需要可靠之人留守,太子李承乾主動請纓,肩負起守護京都的重任。李承乾深知林羽醫術高明,臨行前,鄭重地向皇帝舉薦林羽一同隨軍,以便在軍中救治傷病將士。皇帝聽聞,點頭同意,於是林羽便踏上了隨駕出征高句麗的征程。
    出征前,李世民在禦書房召見了李靖。李靖大步走進書房,行禮道:“陛下,臣已做好出征準備。” 李世民起身,走到李靖麵前,目光中透著信任與期許:“此次出征,高句麗狡詐多端,全賴李卿運籌帷幄。朕與你共赴戰場,定要讓他們見識大唐的威嚴。” 李靖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必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二人又就戰略部署、行軍路線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直至深夜才結束。
    大軍浩浩蕩蕩,一路向北進發。林羽坐在馬車中,身旁堆滿了各種醫書和草藥,他深知此次隨軍責任重大,絲毫不敢懈怠,利用路途時間不斷複習醫書,為即將到來的戰場救治做準備。車窗外,士兵們整齊的腳步聲和戰馬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氣氛凝重而緊張。
    當大軍抵達前線,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戰場上,喊殺聲震天,硝煙彌漫,士兵們奮勇廝殺,鮮血染紅了大地。林羽所在的軍醫營帳內,不斷有受傷的將士被抬進來,呻吟聲此起彼伏。
    林羽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救治工作中。他先來到一位腿部被利箭射穿的年輕士兵身旁,隻見那士兵麵色蒼白,冷汗如雨下,緊緊咬著牙關,強忍著疼痛。林羽輕聲安慰道:“兄弟,別怕,我這就幫你把箭取出來。” 他先是仔細觀察了箭的射入角度,然後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開士兵腿部的衣物,露出傷口。他從藥箱中取出一瓶烈酒,對著傷口倒了下去,酒精刺激著傷口,士兵疼得渾身一顫,林羽連忙說:“忍著點,這是為了防止傷口感染。” 接著,他拿起一把鋒利的小刀,在火上烤了烤,進行簡單消毒後,開始沿著箭杆周圍切割皮肉,試圖將箭完整地取出。每一下切割,都像是割在自己心上,林羽額頭布滿了汗珠,他屏氣斂息,全神貫注,終於成功將箭取出。隨後,他又迅速為傷口敷上止血生肌的草藥,並用幹淨的布條開始縫合傷口。林羽拿出一根特製的彎針,這針是他親手打造,比普通縫衣針更細且堅韌。他將事先浸泡在藥水裏消毒過的絲線穿過針眼,然後輕輕捏起傷口兩側的皮肉。一針下去,精準地穿透兩邊,動作輕盈卻又堅定。每縫一針,他都會稍稍拉緊絲線,確保傷口緊密貼合,同時盡量減少士兵的痛苦。旁邊的助手遞上幹淨的布巾,林羽不時擦拭額頭上不斷冒出的汗水。
    縫合完外層傷口後,林羽並沒有放鬆警惕。他知道內部肌肉層的縫合也至關重要,若處理不好極易造成二次傷害。他換了一根更細的針和絲線,再次小心謹慎地縫合肌肉組織。整個縫合過程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最後林羽剪斷絲線,長舒一口氣。用幹淨的紗布包紮好。看著逐漸平靜下來的士兵,林羽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這個戰士又有機會重新回到戰場上殺敵報國了。
    還沒等林羽喘口氣,又有士兵被抬了進來,這次是一位腹部被刀砍傷的中年將領。將領的傷口血肉模糊,腸子都有部分外露,情況十分危急。林羽顧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救治中。他先用溫熱的鹽水清洗傷口,將周圍的血跡和雜物清理幹淨,然後熟練地將外露的腸子小心翼翼地推回腹腔,開始縫合傷口。他的手雖因長時間救治有些顫抖,但針法依舊精準,每一針都縫得又快又穩。在縫合過程中,他還不時觀察將領的麵色和呼吸,調整著自己的動作。縫合完畢後,他又為將領喂下了一顆自製的療傷藥丸,以促進傷口愈合。
    經過一番忙碌,那位中年將領的傷勢暫時穩定了下來。林羽剛鬆了口氣,卻聽到外麵一陣喧嘩。原來是敵軍使用了一種新型武器,造成許多士兵肢體殘缺。林羽趕忙走出營帳查看,看到那些重傷員,心中滿是悲痛與堅定。
    他讓人迅速準備工具,開始進行截肢手術。他知道這種手術風險極大,但此時別無選擇。林羽憑借精湛的技藝,盡量減輕傷員痛苦並確保手術順利。
    隨著戰爭的持續,林羽日夜操勞,整個人疲憊不堪但從未有過退縮之意。然而,敵方知曉林羽厲害,竟派出刺客潛入唐營欲刺殺他。幸好在關鍵時刻,一位神秘高手現身擊退刺客。原來這位高手是江湖中的俠義之士,欽佩林羽醫者仁心,自願前來保護。有了高手相助,林羽得以繼續安心救治傷員,在他的努力下,唐軍的傷亡數量逐漸減少,士氣也越發高漲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戰鬥的持續,傷員越來越多,林羽忙得腳不沾地,一刻也未曾停歇。他穿梭在營帳中,為每一位傷病將士檢查、治療,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專注。盡管疲憊不堪,汗水濕透了衣衫,他卻從未有過一絲抱怨,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拯救每一個生命。
    當大軍行至相州時,戰事愈發激烈。一日深夜,營中突然火光衝天,喊殺聲震耳欲聾。原來是高句麗的一支精銳部隊趁著夜色偷襲而來,他們訓練有素,行動迅速,瞬間便突破了外圍防線,直逼皇帝的營帳。而此時,皇帝李世民竟也染上重病,高熱不退,臥床不起。主帥李靖也因連日操勞,病情加重,同樣無法起身指揮作戰。
    李靖強撐著病體,被侍衛攙扶著來到皇帝營帳。李世民見李靖進來,掙紮著想要起身,李靖連忙上前阻止:“陛下,您重病在身,切勿亂動。” 李世民麵色蒼白,聲音虛弱:“李愛卿,如今局勢危急,朕卻病倒,該如何是好?” 李靖眉頭緊皺,眼中滿是憂慮:“陛下放心,臣雖病弱,也會盡力調度,隻是盼著能早日康複,再為陛下分憂。” 兩人正說著,外麵喊殺聲更近,氣氛愈發緊張。
    林羽被嘈雜聲驚醒,他猛地從床上坐起,迅速披上外衣,一把抓起藥箱,箭步衝出營帳。眼前的景象讓他倒吸一口涼氣,敵軍如潮水般湧來,士兵們四處逃竄,營帳在火光中搖搖欲墜,場麵一片混亂。林羽的心跳陡然加快,但他深知此刻自己不僅要救治傷員,更要穩定軍心,保護皇帝的安危。
    他深吸一口氣,大聲呼喊:“大唐的將士們,莫要慌亂!隨我一同擊退敵軍!” 他的聲音在喊殺聲中顯得有些微弱,但卻如同一股堅定的力量,吸引了周圍幾名士兵的目光。他們迅速圍攏到林羽身邊,眼神中透露出信任與堅定。
    林羽帶領著這幾名士兵,朝著皇帝營帳的方向奮力突圍。一路上,他們遭遇了一波又一波高句麗士兵的攻擊。林羽雖不精通武藝,但他憑借著一股拚命的勁頭,揮舞著手中臨時找來的長槍,與士兵們緊密配合。每當有敵人攻來,他便側身抵擋,為身邊的士兵爭取反擊的機會。有一次,一名高句麗士兵揮刀砍向他,他躲避不及,手臂被劃出一道血痕,但他隻是咬咬牙,顧不上疼痛,繼續向前衝。
    終於,他們突破了重重包圍,來到了皇帝營帳前。此時,皇帝正虛弱地躺在床上,麵色蒼白,高熱未退,幾名侍衛守在床邊,麵色焦急,手中的武器都因緊張而微微顫抖。
    林羽迅速來到皇帝身邊,他的手微微顫抖著搭在皇帝的手腕上,為皇帝把脈診斷。他眉頭緊鎖,心中明白皇帝的病情十分棘手,這是長期勞累加上風寒入侵,體內邪氣淤積,普通的藥方難以奏效。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他迅速在腦海中搜索著所學的醫理和各種草藥的特性,試圖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案。
    他一邊吩咐侍衛去準備煎藥的器具,一邊從藥箱中取出幾味珍貴的草藥,這其中有他在終南山跟隨孫真人學醫時,費盡心思采集的珍稀藥材。他仔細地將草藥碾碎,混合在一起,準備煎藥。同時,他還不忘指揮著侍衛們加強營帳的防禦,用沙袋堵住營帳的入口,手持武器,嚴陣以待。
    煎藥的過程中,敵軍的攻擊愈發猛烈,營帳外不斷傳來兵器碰撞的聲音和士兵們的慘叫聲。林羽的額頭布滿了汗珠,他既要擔心皇帝的病情,又要時刻關注著營帳外的戰況。他的心中充滿了焦慮,但他不斷告訴自己要冷靜,隻有冷靜才能想出應對之策。
    終於,藥煎好了。林羽小心翼翼地將藥汁喂給皇帝,每喂一口,他都輕聲呼喚著皇帝,希望他能盡快恢複意識。在林羽的努力下,皇帝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高熱也慢慢退去。而此時,大唐的援軍也趕到了,他們與林羽帶領的士兵裏應外合,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將高句麗士兵全部擊退。
    經過這場危機,林羽疲憊地癱坐在地上,他望著逐漸平靜下來的軍營,心中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他不僅要繼續救治傷病將士,還要徹底治好皇帝和主帥的病,讓大唐軍隊重振雄風。
    喜歡醫途大唐請大家收藏:()醫途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