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徐敬業揚州起兵與局勢變化
字數:3935 加入書籤
京城,這座承載著無數權力紛爭與朝代更迭的古都,此刻仿若一艘在狂風暴雨中飄搖的孤舟,隨時都有被巨浪吞沒的危險。李旦即位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朝堂上下仍彌漫著不安的氣息。官員們私下裏交頭接耳,揣測著未來的局勢走向,每個人的心中都像壓著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就在這個時候,一場更為猛烈的風暴,裹挾著滾滾驚雷,以摧枯拉朽之勢驟然席卷而來。
徐敬業,這位在朝堂中蟄伏已久的官員,平日裏就對武媚的專權心懷憤懣。他出身名門,自視甚高,看著武媚一步步掌控朝政,將李唐皇室的威嚴踐踏在腳下,心中的怒火如同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焰,越燒越旺。終於,在揚州那片富饒且充滿生機的土地上,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站在一處高台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振臂一呼,聲音如洪鍾般響徹四方:“武媚篡權奪位,禍亂朝綱,我等身為李唐臣子,怎能坐視不管?今日,我等要為李唐皇室討回公道,恢複李氏正統!” 他的聲音仿若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瞬間在人群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那些同樣對武媚統治深感不滿的舊臣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紛紛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有的是因為家族利益受損,有的是出於對李唐皇室的忠誠,還有的則是妄圖在這場混亂中謀取私利。雖然各懷心思,但此刻,他們因共同的訴求而走到了一起,毅然決然地舉起了反叛的大旗。一時間,揚州城的上空戰旗飄揚,喊殺聲此起彼伏。
徐敬業深知輿論的力量,為了讓自己的起兵之舉師出有名,他絞盡腦汁,精心撰寫了一篇檄文。他坐在書房中,燭光搖曳,手中的毛筆如同一把鋒利的劍,在紙上盡情揮灑。檄文中,他筆鋒犀利如刀,言辭激烈地痛斥武媚篡權奪位、把持朝政的行徑。他曆數武媚的種種罪行,每一條都像是一把利刃,直直地戳中武媚的要害。“武媚,你違背天理,禍亂朝綱!大肆誅殺李唐宗室,多少無辜的生命慘死於你的屠刀之下;任用酷吏,使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濫用刑罰,百姓苦不堪言。你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這檄文一經傳出,仿若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民間和朝堂都激起了千層浪。
許多對武媚統治心懷怨言的百姓,聽聞是為了恢複李唐江山,紛紛熱血沸騰。他們想起平日裏遭受的苦難,想起被武媚的酷吏無端迫害的親人,心中的怒火被瞬間點燃。於是,他們紛紛放下手中的農具,拿起簡陋的武器,響應徐敬業的號召,加入了他的隊伍。一些失意的官員,也妄圖借此機會,重新謀取仕途。他們在權力的棋局中已經沉寂太久,渴望在這場叛亂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搏上一搏。短短時日,叛軍的勢力如燎原之火,迅速壯大。營帳連綿不絕,從遠處望去,仿若一片黑色的海洋;軍旗烈烈飄揚,上麵繡著的 “反武複唐” 四個大字格外醒目,大有席卷天下之勢。
長安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讓人窒息。武媚端坐在龍椅之上,平日裏冷峻威嚴的麵容此刻因憤怒而扭曲。她的雙眼燃燒著熊熊怒火,仿若要將叛軍燒為灰燼。她深知,此次叛亂若不及時撲滅,必將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危及她苦心經營的統治根基。“諸位愛卿,如今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謀反,該當如何應對?” 武媚的聲音冰冷地在朝堂上回蕩,她的目光如刀般掃視著群臣,仿佛要將他們的心思看穿。
一時間,朝堂之上鴉雀無聲。群臣們麵麵相覷,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畏懼。他們知道,此刻的每一句話都可能關乎自己的身家性命。那些膽小怕事的官員,早已嚇得瑟瑟發抖,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而那些稍微有些膽識的,也在心中權衡著利弊,不敢輕易開口。這沉默,仿若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眾人的心間,讓人喘不過氣來。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林羽挺身而出。他身著一襲規整朝服,身姿挺拔如鬆,神色堅定,目光中透著無畏的勇氣。他向前踏出一步,拱手行禮,高聲說道:“陛下,叛軍雖來勢洶洶,但皆是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看似強大,實則一盤散沙。臣願率軍前往揚州,憑借我大唐精兵強將,定將徐敬業之亂平定,還我大唐太平盛世。” 林羽的聲音堅定有力,在朝堂上回蕩,仿若一陣春風,吹散了眾人心中的陰霾。
武媚看著林羽,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她微微點頭,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道:“好,林愛卿既有此決心,朕便命你為平叛大元帥,統領大軍,即刻啟程前往揚州。務必速戰速決,不得有誤,若平叛不力,提頭來見。” 武媚的話語中充滿了信任,但也帶著一絲警告。林羽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他再次拱手行禮,大聲應道:“臣遵旨!”
林羽領命後,絲毫不敢懈怠。他回到家中,簡單地收拾了行囊,便迅速投身於出征事宜的籌備之中。他親自來到軍營,點選軍中精銳。他在士兵們中間來回踱步,目光銳利,仔細地觀察著每一個人的麵容和體魄。那些身經百戰、武藝高強的將士,被他一一挑選出來,組成先鋒部隊。他深知,先鋒部隊在戰場上的作用至關重要,他們將是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林羽又廣納謀士。他在營帳中擺下酒席,邀請了眾多有識之士。酒席間,眾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商討作戰計劃。林羽詳細地向他們詢問揚州的地形、叛軍的兵力部署等情況。謀士們各抒己見,有的建議從正麵強攻,有的主張迂回包抄,還有的提出了奇襲的策略。林羽認真地傾聽著每一個人的意見,不時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和看法。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他們終於製定了詳細周全的戰略。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練兵場上時,林羽便帶領將士們開始操練。他親自示範各種戰術動作,大聲地喊著口號。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整齊劃一地進行著刺殺、衝鋒等訓練。喊殺聲震天,士氣高昂。林羽知道,士氣是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隻有讓將士們充滿信心,才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同時,林羽還籌備糧草、打造兵器。他派遣了大量的士兵前往各地征集糧草,確保大軍出征後有足夠的食物供應。在兵器作坊裏,工匠們日夜不停地打造著各種兵器。鋒利的長刀、堅硬的長槍、堅固的盾牌,一件件兵器在工匠們的手中誕生。林羽親自來到作坊,檢查兵器的質量。他拿起一把長刀,輕輕一揮,感受著刀的鋒利和重量。他對工匠們說道:“兵器是將士們在戰場上的生命,你們一定要用心打造,確保每一件兵器都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一切準備就緒,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揚州進發。軍旗獵獵飄揚,上麵繡著的 “唐” 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馬蹄聲疾如驟雨,所到之處,塵土飛揚。士兵們步伐整齊,眼神堅定,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林羽騎在高頭大馬上,望著前方,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知道,前方等待著他的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但他毫不畏懼,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大唐的安寧浴血奮戰。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又掀起了另一波驚濤駭浪。一些與李顯關係密切的大臣,在暗中被人揭發與徐敬業有書信往來。這些信件被送到了武媚的手中,信件內容雖未完全公開,但種種跡象表明,他們疑似參與謀反。武媚得知此事後,雷霆震怒。她坐在龍椅上,麵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她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警惕,她知道,李顯雖然已經被貶為廬陵王,但他在朝中仍有一定的勢力,此次事件很可能是他妄圖東山再起的信號。
在一次莊嚴肅穆的朝會上,武媚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聲音冰冷刺骨:“李顯雖已被貶為廬陵王,但仍賊心不死,其黨羽竟與徐敬業勾結謀反,妄圖顛覆我大唐社稷。為絕後患,即日起,將李顯再貶為庶人,流放至更為偏遠之地,讓他永無翻身之日。” 武媚的話語中充滿了決絕,她的目光掃視著群臣,仿佛在向他們宣告自己的權威不容挑戰。
眾臣聽聞,心中雖對這一決定有所疑慮。畢竟李顯遠在房州,並無實際行動,僅憑一些信件就將他再次貶謫,似乎有些過於嚴厲。但在武媚的威嚴之下,無人敢出聲反對。他們隻能默默跪地,領命遵旨。朝堂上一片寂靜,隻有武媚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仿佛在訴說著權力的無情和殘酷。
而林羽率領的大軍,已然抵達揚州城外。他騎在高頭大馬上,望著揚州城高聳的城牆。那城牆在日光下散發著冰冷的氣息,仿若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城外的叛軍營地戒備森嚴,軍旗隨風舞動,隱隱傳來陣陣喊殺聲。林羽深知,這一戰必將艱難無比。但他肩負著平定叛亂、維護大唐穩定的重任,心中暗自思忖著破城之策。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不能退縮,必須為大唐的安寧浴血奮戰。他握緊了手中的韁繩,目光堅定地望著揚州城,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喜歡醫途大唐請大家收藏:()醫途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