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武媚組織法會

字數:3252   加入書籤

A+A-


    數月之前,洛陽城的明堂周邊便已陷入一片忙碌喧囂。身為太後的武媚,心中早已勾勒出稱帝的宏偉藍圖,深知宗教之力對穩固權柄、凝聚人心的重要性,於是決意精心操辦這場規模空前的法會,為自己日後稱帝營造出順應天命的輿論氛圍。
    內務府接到指令後,宛如一台馬力全開的巨型機械,全力運轉起來。他們派出多路欽差,奔赴全國各地的深山古刹、香料重鎮,隻為搜羅那些珍稀罕見的香料。每尋得一味香料,欽差們都需詳細記錄其產地、特性,再由經驗豐富的藥師仔細甄別篩選,確保品質上乘,唯有如此,方能在法會焚香時,散發出令人心醉神迷、莊嚴肅穆的氣息。
    與此同時,為了搭建法壇,內務府的官員們踏遍大江南北,尋覓技藝卓絕的能工巧匠。這些工匠們聽聞是為太後操辦的法會效力,皆深感榮耀,紛紛踴躍前來。他們匯聚於洛陽明堂周邊,日夜趕工,不辭辛勞。法壇的每一根梁柱,皆選用最上等的金絲楠木,由技藝精湛的木雕師傅精雕細琢,花鳥魚蟲、神話傳說等圖案栩栩如生;壇頂以琉璃瓦覆蓋,陽光灑下,琉璃瓦折射出五彩光芒,絢麗奪目。壇上的雕梁畫棟間,工匠們以金粉細細勾勒出佛教八寶圖案,從法輪、法螺到寶傘、白蓋,無一不精細入微,在日光的映照下,這些圖案仿若活物,散發出神聖而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昭示這場法會的不凡。
    武媚一聲令下,各大寺廟的高僧大德們紛紛響應。數百名德高望重的僧人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身著的錦緞袈裟,均由皇家織造坊精心製作。袈裟上繡著的蓮花圖案,花瓣層次分明,仿若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邊緣以金線滾邊,陽光下,金線閃爍著柔和的光澤。他們頭戴高高的毗盧帽,帽上鑲嵌著紅寶石、藍寶石等珍貴寶石,每一步走動,都帶著莊重的韻律,發出輕微的碰撞聲。此刻,他們整齊排列在法壇之下,口中念念有詞,悠揚的梵音仿若自遙遠的天際傳來,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縈繞在眾人耳邊,久久不散。他們麵容慈悲,雙眼微閉,沉浸在虔誠的誦經之中,臉上滿是對佛法的敬畏與專注,仿佛世間的一切紛擾皆與他們無關。
    武媚端坐在明堂的高台之上,宛如一輪高懸的烈日,散發著攝人的光芒。她身著一襲繡滿鳳凰與牡丹的織錦長袍,這長袍由頂級的蜀錦製成,觸感柔軟順滑,隨著她的每一個動作輕輕擺動,仿若流淌的華彩。長袍上的鳳凰栩栩如生,羽冠華麗,雙翅伸展,似要衝破束縛,振翅高飛;牡丹嬌豔欲滴,花瓣層層疊疊,色澤飽滿,盡顯雍容華貴。她頭戴鳳冠,鳳冠上垂下的珍珠串搖曳生姿,幾乎遮住了她的半張臉,卻難掩她眼中的威嚴與自信。那眼神,猶如深邃的寒潭,洞悉著台下每一個人的心思。
    台下的官員們整齊排列,文官身著藍色的長袍,袍身繡著仙鶴圖案,仙鶴或展翅欲飛,或悠然踱步,寓意著清正廉潔、延年益壽。他們頭戴烏紗帽,帽翅隨著他們的動作輕輕晃動,此刻,他們大多神色恭敬,微微低頭,臉上帶著一絲謹慎,仿佛在仔細聆聽武媚的每一句話,不敢有絲毫懈怠。武官們則身著黑色的鎧甲,鎧甲上的鱗片擦拭得鋥亮,在陽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英勇無畏。他們頭戴鐵盔,盔纓隨風飄動,個個身姿挺拔,眼神堅定,宛如鋼鐵鑄就的長城,展現出軍人的威嚴與忠誠。
    而百姓們,雖穿著樸素,但也都盡量收拾得幹淨整潔。男人們身著粗布麻衣,顏色多為青灰或深藍,有的還在腰間係著一根布帶,上麵掛著鋤頭、鐮刀等簡單的工具,那是他們辛勤勞作的見證。他們的臉上帶著好奇與敬畏,仰望著台上的武媚和法壇,眼中閃爍著對這場盛大法會的期待,仿佛在期待著一場能改變命運的奇跡。女人們則穿著素色的衣衫,頭發整齊地挽起,插著簡單的木簪。她們有的拉著孩子,有的互相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這場法會,臉上帶著一絲興奮與緊張,不時看向台上,眼中滿是對未知的憧憬。
    明堂周圍,巨大的香爐中檀香燃燒,那檀香是從南洋諸國進貢而來,品質上乘。清幽的香氣嫋嫋升騰,彌漫在整個廣場,絲絲縷縷鑽進人們的鼻腔,令在場之人無不心生敬畏,仿佛置身於一片佛國淨土。武媚緩緩起身,她的動作優雅而沉穩,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著權力的邊界。向前邁出兩步後,她目光如利刃般掃視著台下密密麻麻的官員和百姓,那目光所及之處,眾人皆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隨後,她聲音洪亮且篤定地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天下百姓!今日,我等匯聚於此,共襄這場意義重大的法會。此乃順應天命之舉,關乎我武周未來的昌盛,更係萬民之福祉。”
    “自我以太後之身臨朝稱製以來,每日夙興夜寐,殫精竭慮,所為何事?皆為讓我大唐百姓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共享太平盛世。我推行科舉改製,打破門第限製,廣納天下賢才,讓那些有識之士皆能為朝堂所用,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如今,朝堂之上人才濟濟,各施所長,為我大唐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重視農桑,興修水利,在黃河兩岸、長江之濱,一座座水利工程拔地而起,灌溉著萬畝良田,致力於讓百姓衣食無憂,倉廩充實。如今,大唐疆域之內,社會安定,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生活富足安康。這一切成就的背後,皆是我懷揣著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赤誠之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這所有的一切,皆與《大雲經》中的旨意不謀而合。經中明確記載,彌勒佛將以女身現世,拯救蒼生。我雖暫居太後之位,但自感身負天命,定能引領大唐邁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這是上天賦予我的使命,亦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所做出的每一項決策,每一次施政,皆是在踐行這神聖的使命。從頒布新的稅法,減輕百姓負擔,到整治官場腐敗,肅清朝堂風氣,無一不是為了讓我大唐江山穩固,百姓幸福。”
    “今日,我命諸位愛卿參加這場法會,研習《大雲經》,就是希望你們能深刻領悟其中深意,明白我臨朝稱製、乃至未來稱帝皆乃順應天命,無可置疑。我期望你們能以《大雲經》為指引,更加忠心耿耿地輔佐我,為我武周的長治久安貢獻自己的力量。待法會結束後,諸位需精心撰寫學習體悟,呈於我前,讓我知曉你們對天命的尊崇,對我統治的擁護。這不僅是對我的忠誠,更是對我武周江山、對天下百姓的負責。”
    武媚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在廣場上久久回蕩,仿若洪鍾鳴響,穿透每個人的心靈。官員們紛紛跪地,齊聲應道:“太後聖明,臣等定當謹遵旨意。” 此時,法明法師身著一襲紅色袈裟,穩步走上台。他麵容莊重,眼神中透著睿智與慈悲,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卻也賦予了他一種超脫塵世的氣質。站定後,法明法師雙手合十,向武媚行了一禮,隨後轉身麵向眾人,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解《大雲經》。
    “阿彌陀佛,今日,貧僧為大家講解《大雲經》。此經中記載,彌勒佛以女身現世,拯救蒼生,這便是太後啊。太後臨朝稱製以來,推行諸多善政,讓百姓安居樂業,此乃彌勒佛慈悲濟世之舉。從興辦義學,讓寒門子弟也能讀書識字,到開設醫館,為百姓免費診治疾病,樁樁件件,皆是菩薩心腸。” 法明法師的聲音沉穩,帶著讓人信服的力量,台下眾人皆屏氣斂息,認真聆聽,仿佛在聆聽來自佛國的教誨,法會現場一片莊嚴肅穆……
    喜歡醫途大唐請大家收藏:()醫途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