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第一板斧1)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聚集的老師們開始逐漸離開,徐勃並沒有轉身離去,而是站在原地。
    雖然滇西省早就出台過相關文件,對於各地區在編教師,規定了其工資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由財政專設賬戶保障。
    縣財政在教師工資發放中承擔主要責任,在編製財政預算時要保障教師工資需求,確保足額優先安排。
    同時,還規定了教師工資要通過統發的方式,確保教師工資能一次性發放到位。
    但是陸東縣每年財政收入都是赤字,一年近九千萬的教師工資支出,出現了拖欠也就“情有可原”。
    但就算財政收入赤字,除縣財政外,上級財政也會每年都給予一些支持。
    就拿爨鄉市財政來說,爨鄉市財政每年會及時安排撥付鄉村教師上級補助資金。
    包括特崗教師補助、鄉村教師補助資金等,這些資金會專項用於保障鄉村教師工資發放。
    此外,爨鄉市在政策實施中,還有集中對連片特困鄉鎮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所需資金也由市級財政承擔,每年都會足額統一撥付到縣級財政專用賬戶。
    據徐勃所知,這兩筆資金每年不會低於五千萬…
    等於是陸東縣每年隻需要從本級財政拿出來四千多萬用於支付教師工資。
    然而現在,即便有這些支持,陸東縣教師工資依然長期大量拖欠,這就讓徐勃有些想不通了。
    他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這中間顯然另有隱情。
    看到教師們全部離開,一直站在徐勃旁邊的常務副縣長楊奇勝諂媚地笑著說道:“徐書記,還是您講話管用,我這口水都說幹了,都不管用啊。”
    徐勃冷冷瞥了他一眼。
    楊奇勝梳著鋥亮的大背頭,一條皮帶斜勒在圓鼓鼓的肚子上,皮帶上還掛著個顯眼的手機皮套。
    通過裸露出來的機身,徐勃辨認出那是時下流行的摩托羅拉v3,銀灰色金屬外殼在冬日地陽光下泛著冷光,與他臉上討好的笑容形成刺眼的反差。
    “我記得奇勝縣長當過教育局局長,現在又是分管財經的常務副縣長,那麽今天的這個情況你能說說嗎?”
    徐勃這話一出,楊奇勝愣住了,諂媚地笑容僵在臉上。心裏不是想怎麽回答,卻是在罵娘…
    楊奇勝心說:踏馬的,你這毛頭小子是故意讓我難堪嗎?我跟你說個球啊,這踏馬就是我調配資金時,決定扣發挪用的…
    見楊奇勝不回答,徐勃又問:“難道楊縣長不了解?”
    這話一出,楊奇勝立即明白,徐勃這是要拿他開刀啊!楊奇勝臉上僵住地笑容立即強行收回,喉結上下滾動卻發不出聲…
    不過這次問完後,徐勃不給他回答的機會了,而是轉頭對楊國方說道:“通知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
    “縣政府副職全部參加,另外讓財政局、教育局的主要負責人跟分管副職都列席會議。”
    說完,徐勃頭也不回的走了。
    其餘人也都跟著離開,獨留楊奇勝呆立當場……
    今年已經52歲的楊奇勝,與張愛國相比,他才是真正的已經對仕途沒有進取之心了。
    他已經“規劃”好了,隻等這一屆常務副縣長的任期滿,五十四歲的他就轉任縣政協主席,退居二線“享受”生活…
    從一位大隊的民辦教師成為了陸東縣的常務副縣長,已是祖墳冒青煙了。
    再成為陸東縣四大班子之一的政協主席,楊奇勝自己滿意不說,估計就連他地下的祖宗十八代都會很“欣慰”…
    楊奇勝這一生,頗為傳奇。
    1970年,擁有高中學曆的楊奇勝成為了大隊民辦教師,這一舉措,改變了他的命運。
    20世紀70  8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民辦教師作為重要力量,在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與群眾基礎。
    隨著國家重視基層人才選拔,民辦教師因熟悉基層情況、具備一定文化素養,成為基層公社幹部隊伍選拔的重要來源。
    通過教師進修、學曆提升,以及參與基層管理工作,逐步進入行政體係 。
    不過,從民辦教師到常務副縣長的,少之又少,離不開個人能力、機遇、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更少不了特殊“機緣”。
    從今天已經大腹便便的楊奇勝臉上輪廓,就能看出他年輕時的英俊帥氣。
    楊奇勝別看今天不作為,當年成為民辦教師後,可是十分珍惜那個機會。
    祖上八代都是貧農的他知道,必須把握這個改變家庭命運的機會。
    他不但在教學中盡心盡力,還通過承擔額外的教學任務,晚上開設夜校幫助大隊農民識字。
    同時,堅持利用閑暇時間,步行四十裏到陸東縣圖書館和縣農管會學習農業知識。
    早上摸黑出門,晚上深夜歸家,往返八十裏山路,回去後第二天就組織大隊村民學習農業技術培訓課程。
    他一直堅持通過各種方式展現自身價值,以求獲得轉正機會……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972年,19歲的楊奇勝這番辛苦付出,被大隊支書那從部隊轉業後給縣革委會主任開車的兒子看在眼裏。
    一次偶然的閑聊中,這些事跡傳到了時任陸東縣革委會主任路兵的耳中。
    路兵在一次到黃山公社的視察中,突然想到了他的事跡,點名表揚了他。
    這份意外的關注,成為改變楊奇勝命運的關鍵轉折。
    很快,他便收到通知,前往黃山公社教管會參加轉正培訓。
    因為公社搞不清楚他和路兵有什麽關係,但是既然路兵都表揚了他,公社沒有不重視的道理。
    轉正培訓結束後,他就留在了公社教管會,自此踏上仕途。
    老話常說,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
    英俊帥氣的楊奇勝到公社教管會工作後,被公社主任張西川相中了,於是楊奇勝入贅了張家。
    張西川在仕途上沒有什麽耀眼的,最高職務就是黃山公社主任,但是他養了三個好女兒,創造了一家三女婿縣長的“神話”…
    大女兒嫁給了王春旺,曾任陸東縣副縣長,現任爨鄉市交通局常務副局長。
    二女兒入贅了楊奇勝,延續了張家香火。
    小女兒嫁給了李健,曾任陸東縣縣長、常務副縣長,現任富水縣縣委副書記、縣長。
    說來也巧,楊奇勝跟王春旺和李健作為連襟,但是兩人都和李健這關係不好。
    因為李健是“後起之秀”,職務超過了他們。以前張西川在世時,每次張家的飯家宴,李健都是跟張西川並坐主位…
    喜歡重生之官場筆記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官場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