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買櫝還珠(一)?

字數:4488   加入書籤

A+A-


    “陳部長,我有個事需要你隨著肖愛國的身份逐步提高,和陳部長成了平級,所以您成為你)來評估下。”
    陳部長有點好奇肖愛國要找他商量什麽。
    “上次春節我想建的鋼鐵城已經建得差不多了。”
    “這麽快。”
    “我也沒想到。”
    “我們做了一個測試,建了一座同樣的副樓,用轟炸機來測試它的防撞擊能力。”
    “這你們也敢想”
    “在資本主義的國家,隻有有錢,什麽都不是問題。”
    肖愛國接著說:“我們這次飛機撞大樓,非常成功。”
    “大樓毫發無傷換成大飛機就難說)。”
    “我們的鋼材主要用的是伯利恒鋼鐵廠的超強度鋼。”
    “有非常多的建築商人和業主都認可伯利恒的超強度鋼老鷹國的高樓相當多),現在訂單暴漲。”
    “我們伯利恒的年產量現在年產量1300萬噸。”
    “在日照市的年產量有1000萬噸。”
    “但這次撞擊測試,已經給我們額外增加700萬噸的訂單。”
    “這700萬的訂單,我們想消化有三個辦法。”
    “第一個是伯利恒增加流水線,這個最簡單。”
    “第二個是日照市的增加相應設備。但這個方案至少要半年以上。”
    “第三個方案是我在種花家收購一家有一定生產能力的鋼鐵廠。”
    “我會逐步把它的產能提高。按1000萬噸來建設。”
    “生產出來的鋼鐵來消化這些訂單。”
    “這事情很重大,我要和領導匯報。”
    “你有心儀的鋼鐵廠嗎?”
    “包鋼就不錯。”
    “我主要是考慮到包鋼有稀土配套,高強度鋼會用到相應的稀土。”
    “我明白了。”
    “我願意出1億美元來購買。”
    “這不是錢的問題。”
    陳部長搜集了肖愛國的幾家企業的出口數據和納稅數據後,去主管大主管前麵加個大字都無法通過審核)進行了匯報。
    陳部長很喜歡找主管大進行匯報,首先這是報喜,第二這是可以讓領導記住的機會。
    主管大給陳部長做了指示後。
    陳部長給蒙古內的趙省長打了一個電話。
    兩人彼此都認識,少了一番介紹。
    “老趙,我給你送錢來了。”
    “哦,有什麽好事?”
    “你知道肖愛國吧?”
    “世界首富,當然知道”
    “他最近做了一個飛機撞大樓的測試。”
    “他建了一座大樓,用轟炸機來撞擊。”
    “大樓毫發無傷其實表麵有損傷)。”
    “因此大樓的鋼鐵生產商伯利恒鋼鐵廠訂單暴增。”
    “現在他們想在國內找一家鋼鐵廠來承接他們的訂單。”
    “他們有什麽條件?”
    “看上我們的包鋼了?”
    “他們是想全資收資。”
    “這可不行,今年包鋼才試軋成功了第一支鋼軌,填補了國內的空白。今年上繳的利潤可能有1億。”
    “他們願意用1億美元來購買。”
    “這也不行,1億美元,幾年就賺回來了”
    “他們在日照市有一家年產1000萬噸的鋼鐵廠。”
    “上交的稅額超過40億!”
    “現在還是處在免企業所得稅階段。”
    “如果免稅過後,繳納的稅將超過20億。”
    “你們的鋼鐵廠生產的全部是特種鋼(超強度鋼)。”
    “80億!”
    “對比上繳的利潤1億,趙省長忽然覺得不香了。”
    “你不要,我可找別人了。”
    “別人搶著要呢,我也是因為和你是老朋友,所以第一時間想到你。”
    “我給你三天時間,你評估一下。”
    “如果你們不要,我三天後就告訴其他鋼鐵廠了。”
    “謝謝!謝謝!”
    “我盡快回複。”
    陳部長掛斷電話後,趙省長陷入了沉思。
    他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遠處的包鋼廠區,煙囪裏冒出的白煙在藍天中緩緩升騰。
    包鋼是蒙古內的支柱企業,雖然近年來利潤不高,但它是地方經濟的象征,也是無數工人家庭的生計來源。
    肖愛國的提議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但同時也伴隨著風險。
    趙省長拿起電話,撥通了包鋼廠長汪建國的號碼。
    他們之間有親戚關係,比較熟。
    “老汪,有個事得跟你商量一下。”趙省長的語氣有些凝重。
    “省長,您說。”汪建國聽出了趙省長的嚴肅,心裏不由得一緊。
    “肖愛國,你知道吧?世界首富,他看上了咱們包鋼,想全資收購。”趙省長直截了當地說道。
    “收購?”汪建國的聲音提高了八度,“省長,這……這怎麽能行?包鋼可是咱們的命根子啊!”
    “我知道你的顧慮,”趙省長歎了口氣,“但肖愛國開出的條件很誘人。”
    “他願意出1億美元,而且承諾將包鋼的產能提升到1000萬噸,生產超強度鋼。”
    “全部用於出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汪建國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省長,這意味著包鋼將成為國內頂尖的鋼鐵企業,甚至可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但是……我們真的能相信他嗎?
    “外資收購本土企業,最後把技術和利潤都帶走的例子可不少。”
    趙省長點了點頭:“你說得對,這也是我擔心的。”
    “但肖愛國在日照市的鋼鐵廠,年納稅額超過40億,未來可能達到80億。”
    “相比之下,咱們包鋼今年的利潤才1億。
    “如果我們不接受,其他地方的鋼鐵廠可能會搶走這個機會。”
    “我聽說西江省的鋼鐵廠也有人在問鋼鐵廠的事”
    汪建國深吸了一口氣:“省長,我明白您的意思。”
    “但包鋼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它還承載著幾代工人的心血和希望。”
    “如果我們把包鋼賣給肖愛國,工人們會怎麽想?地方政府會怎麽想?”
    喜歡國家幫我壟斷請大家收藏:()國家幫我壟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