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雅魯藏布江的水來了

字數:4812   加入書籤

A+A-


    12月20日,肖愛國和陳妤回到四九城。
    第一是,他要見見嶽父。
    他和陳妤結婚後,和長輩比較少見麵。
    第二件事則非常重要。
    人造河在1991年1月1日進行通水儀式。
    而還在1990年12月20日,在黃河 “幾” 字型拐彎處的施工現場,總工程師張明盯著地質勘探報告,眉頭擰成了一個 “川” 字。
    這裏是運河和黃河的交匯處。
    這裏還沒有結束施工。
    實際上也沒真正的交匯,兩河之間是用運河連接起來。
    隻要把水閘打開,黃河水可以匯入運河。
    運河的水也可以給黃河補水。
    “張總!勘探隊在 3 號點位發現溶洞群!”
    技術員小王跌跌撞撞地衝進帳篷,軍大衣上還掛著冰碴,
    “直徑超過五米,根本沒法打樁!”
    張明抓起手電筒就往外跑,刺骨的寒風瞬間灌進衣領。
    探照燈的光束刺破夜幕,照亮了那個黑黢黢的洞口,陰冷潮濕的氣息撲麵而來,仿佛一頭蟄伏的巨獸正張開血盆大口。
    “通知李東,暫停所有施工。”
    他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立刻啟用備用方案,調‘昆侖號’加強版盾構機過來。”
    淩晨三點,施工現場依然燈火通明。
    轟鳴聲中,重達千噸的 “昆侖號” 加強版緩緩啟動,巨大的刀盤開始旋轉,發出震耳欲聾的金屬摩擦聲。
    這也得益於肖愛國從小日子得到了盾構機的技術。
    加以改進,就變成了如今施工的利器。
    施工隊長李建國緊握著對講機,沙啞的嗓音裏透著疲憊與堅定:“全體注意!保持推進速度,每前進五米進行一次地質檢測!”
    然而,堅硬的岩石層如同鐵壁般阻擋著前進的步伐。
    “液壓係統壓力過載!” 操作手的驚呼聲從對講機裏傳來。
    李東望著儀表盤上瘋狂跳動的紅色警報,牙關緊咬:“啟動冷卻裝置,給刀盤噴水降溫!就算磨壞十組刀具,今天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離通水儀式還有10天。
    “我們必須完成。
    “這是政治任務。
    實際上,時間遠不止10天,從雅魯藏布江的水流到這裏,至少要40天流到出海口要90天)
    與此同時,在百裏之外的水利設計院,技術員小王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屏幕,調試智能水閘係統的參數。
    藍光閃爍的屏幕映照著他熬得通紅的雙眼,“根據實時水位和流量自動調節閘口開合度……”
    他喃喃自語,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一定要讓水流像絲綢一樣順滑地過渡。”
    1990 年12月31日,運河終於全線貫通。
    竣工那天,漫天飛雪。
    張明站在嶄新的智能水閘旁,看著工人們將最後一塊閘板安裝到位。
    李東走過來,遞給他一支皺巴巴的香煙,兩人沉默著點燃,煙霧在寒風中嫋嫋飄散。
    “老張,你說這 10 公裏的運河,真能改變什麽嗎?”
    李建國望著遠處蜿蜒的河道,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迷茫。”
    張明深吸一口煙,緩緩吐出白霧:“你看那黃河,奔騰了幾千年,卻在這兒拐了個彎。”
    “而我們,就是要給它架起一座橋,運河水可以給它補充。”
    “也可以在黃水水量預警時引到運河。”
    “雖然這概率不大,但也是要做好預案。”
    “我們可以說是在造福母親河。”
    1991 年 1 月 1 日,通水儀式現場彩旗飄揚,鑼鼓喧天。
    天安門廣場的電子屏同步直播,數億雙眼睛緊盯著畫麵。
    “觀眾朋友們,這裏是火星電視台。”
    “大家看到的最左邊第1個區域的是新疆建設兵團代表,他們有40萬人參加了運河的建設。”
    “中間第2個區域的錦秀建築的代表,他們有90萬人參加了運河的建設。”
    “第3個區域是7個國家的水利專家、技術團隊。”
    “第4個區域的是各地方縣市政府代表團,他們出動了300萬的勞動者參與建設。”
    “這項由國家主導、全球頂尖團隊協作的工程,徹底改寫了種花家西北的水資源版圖!”
    “也同時解決了四九城千年來缺水的狀況”
    “我們的運河采用‘雙河並行,智能調控’方案。”
    “主河道承擔輸水與航運,輔河道用於生態補水。”
    在黃河‘幾’字彎處,我們通過 10 公裏運河實現兩大水係的精準對接,既能利用黃河現有航道降低成本”
    又能通過智能水閘係統,將雅魯藏布江的水源科學分配到西北各地。”
    從雅魯藏布江到黃河入海口,從高原到沙漠,我們用四年時間完成了西方專家認為‘不可能’的任務!”
    當大屏幕中第一股來自雅魯藏布江的雪水奔湧進運河,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水流在智能水閘的調控下,平穩地匯入人造河,激起潔白的浪花。
    張明和李建國站在人群中,望著眼前的壯闊景象,眼角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電視台主持人激動地解說:“這條運河,就像一條神奇的紐帶,將原本分離的河流緊緊相連,它不僅縮短了水流的路徑,更打通了整個流域的經脈!”
    這意味著,從此西北內陸告別了隻能依賴鐵路、公路運輸的曆史,貨物運輸成本降低了70 特別是順流而下成本更低)以上。”
    “今天我們實現了 2000 噸級通航,但這隻是開始。”
    “接下來,我們會持續對河道進行拓寬加深,改良船閘係統,三年之內,必須實現萬噸級船舶暢行無阻!”
    ……
    通水後的第一個春天,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植被監測數據讓所有人大為振奮。
    梭梭樹、紅柳的成活率提升至 75,地下水位平均回升了 1.2 米。
    牧民阿卜杜拉牽著羊群來到新形成的綠洲,眼中滿是喜悅:“以前要趕幾十裏路找水源,現在家門口就有了活水,牛羊再也不用擔心渴著了!”
    而在經濟領域,運河的貫通宛如一劑強心針。
    蘭州、銀川等沿線城市的物流園區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原本滯銷的農產品通過水路運往沿海,新鮮的海鮮也能更快抵達西北市場。
    特別是葡萄酒的運輸也極大的減少了成本。
    “這是西北經濟騰飛的翅膀!” 經濟學家在訪談節目中難掩激動。
    “預計未來五年,沿線城市 gdp 增速將提升 3  5 個百分點。”
    而肖愛國則對旁邊的陳妤說,“我們可以開始啟動另一個計劃了”。
    ps.另一個計劃是什麽?有人能猜到嗎?和前文有關的。
    喜歡國家幫我壟斷請大家收藏:()國家幫我壟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