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利益引誘

字數:4541   加入書籤

A+A-


    “老鷹國300家,歐洲500家有此是商業改建)。”
    “還有大大小小近3000家超市。
    “還有大華國的1000家鋼鐵城!”
    “大華國3萬家超市(6百多個市,縣大概5000個、鎮個)
    “大華國可是有12億人口。”
    “全球gdp第二的國家!”
    “消費力是極其強大的。”
    “這些商業綜合體,和超市都將向你們開放。”
    “當然,首先要你們的貨好。
    “如果是垃圾,我們的管理人員也不會進貨的。
    場下頓時轟動了。
    這要命啊。
    不管是生產什麽電器。
    都是要銷售的。
    如果在一個地方建廠,除了稅收可以降一半。
    銷售可以提高10倍,甚至千倍萬倍。
    你願不願?
    “肖先生還不習慣叫國王或陛下),隻有電器企業可以入駐嗎?”
    “當然不是,我們還有汽車工業園、食品工業園、紡織工業園、醫藥產業園。”
    “這些統統可以為我們供貨。”
    “我們的需要的產品,優先從我們的產業園進貨。”
    “但是我們的生產標準是對標老鷹國。”
    “如果是生產那些劣質貨,就不要過來了。”
    “我們不歡迎劣質貨。”
    “我們的耕地有二十多億畝。”
    “在我們的食品加工,我們可以提供最優質的農產品來源。”
    “也就是說隻要在我們產業園,生產和銷售都不用擔心了。”
    “肖先生,這些農產品是市場價嗎?”
    “不,要比市值價低10。”
    “如果需要運輸。”
    “我們有全世界最大的航運公司。”
    “航線和碼頭遍布全球。”
    “別人運輸要30天,我們最多隻要20天。”
    “我們的船可以優先經過我們的運河。”
    “也可以優先在我們的碼頭卸貨。”
    “商品的周轉率可以大幅提高。”
    “肖先生,醫藥產業園您怎麽促進園區的銷售呢?”
    “我們準備建5萬家藥店藥店其實和之前的布局有關聯的,並非忽然想到)。”
    “5年後,我們的目標是50萬家2024年光是大華國有60萬家,但現在還沒有開放)。”
    “10年後,我們的目標是100~200萬家。”
    ……
    這場峰會後,產業園的入駐申請量激增百倍。
    在巨大的利潤前,沒人想等。
    劉小莉拿著文件來找肖愛國:“現在小日子的索泥都派人來談了,他們想把鎳氫電池的生產線遷過來。”
    還有,大華國的勞動部發函,問能不能組織勞務輸出,說他們還有大量工人要過來。”
    我們本來從大華國就挖了很多人過來,現在應該是‘下崗’加速了。”
    下崗的人多了,自然要有出路。”
    他們願意組織勞務輸出,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我們要做的,是給高工資,高福利。”
    你要盯到位,一定給到位。”
    好的。”
    肖愛國翻看著勞務輸出的名單,突然指著某縣的名字:
    “這個縣的技工學校跟我們合作,定向培養電池組裝工。”
    “告訴他們,學生實習期間的工資1000美元,畢業後留園工作的,結束後按2500美元給。”
    “一個工人的工資不過每年2.8萬美元,卻能牢牢鎖住勞動力資源 —— 這是比鋰礦更重要的生產要素。
    “愛國,大華國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可能要在南海省試點類似的稅收政策了。”
    肖愛國看著杯中晃動的酒液,輕笑一聲:“讓他們試。等他們把政策製定好,我們的產業鏈已經成型了。”
    雙 15 隻是敲門磚,真正的護城河是這些企業帶來的技術、工人和市場。”
    沒有資源,沒有上下遊、沒有銷售渠道,難道真的有企業自願過去?
    在 1995 年的海南,汽車產業正處於艱難的摸索起步階段。
    其中海南汽車製造廠海馬汽車前身)是海南汽車產業的主要代表。
    早在 1990 年,海南汽車製造廠就與小日子馬自達汽車簽訂合作合同,這一合作頗具前瞻性,堪稱中國較早正式與馬自達攜手生產汽車的企業。
    彼時馬自達自身陷入危機,急需開拓新市場、尋求新機遇,而海南汽車製造廠雖有生產能力,卻缺乏成熟產品,雙方一拍即合 。
    1991 年,海南馬自達推出首款汽車 —— 馬自達 929 旅行車,率先邁出國產化關鍵一步,
    在當時汽車產業多以 ckd全散件組裝)形式起步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大膽。
    1993 年,海南馬自達再次以 ckd 形式組裝生產了 hc6440 麵包車,其原型為馬自達 e2000 型麵包車,這款車憑借出色的實用性。在南方城市尤其是海南本地迅速走紅 。
    但好景不長,1995 年,海南汽車製造廠遭遇重創。
    一方麵,該廠始終未取得國家頒發的汽車生產許可證,這使得其生產的汽車隻能在海南省內通行,極大地限製了銷售範圍。
    盡管通過各種渠道,部分車輛得以在全國各地合法上路,但對企業整體銷量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另一方麵,1995 年 9 月,國家大力整頓進口組裝車市場,宏觀調控效果顯著,市場上其他競爭車型紛紛大幅降價。受生產許可限製的海南汽車製造廠。
    麵對國內日益興盛的汽車市場,隻能望洋興歎,無法擴大銷售,產量上不去導致產品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
    勉強支撐到 1997 年時,已瀕臨破產邊緣。
    為了獲取生產汽車的資格以及必要資金來挽救危局,海南省政府無奈同意工廠掛靠國有大型汽車企業。
    1997 年 11 月,海南馬自達與一汽集團達成合作,成立了由一汽集團 100 控股的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這才讓海南的汽車產業在風雨飄搖中尋得一線生機 。
    從這裏可以看得出,大華國的牌照不是這麽好拿的。
    這也是肖愛國在香港成了汽車公司,進行汽車研發的原因。
    但是現在因為是自己的國家,想要拿牌照還會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