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皇帝密旨

字數:3518   加入書籤

A+A-


    卻說那天高笙書參加丹宇的國葬之後,立刻準備回府,他要抓緊奔赴邊關。可是,他剛到陵園的口子上,有位小黃門叫住了他,說聖上有旨,讓他立刻進宮。
    他不敢怠慢,回韓國公府換了一套衣裳,趕到宮中覲見。郭濤然一見他過來,就格外地客氣,殷勤地替他撣去大氅上的幾片雪花,神色有些淒慘,說:
    “殿下,你總算來了,聖上一大早就在念叨,他說自己不去參加禮親王的葬禮,不是忌諱什麽,而是無法忍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這種悲愴,幾年前,太子殿下去世,現在,他十分喜愛的丹宇殿下又走了,哎……”
    高笙書雖與他並不十分相熟,但也清楚他是皇宮大內總管,所以,他也客氣地說:
    “是啊,郭公公是陪伴聖上時光最多的人,聖上的喜怒哀樂你是最清楚的,今後我還有很多地方要仰仗公公呢。”
    “殿下這麽說,奴才實不敢當,殿下青春年少,又兼才氣過人,手握雄兵,坐鎮邊關,將來前程未可限量,如果有需要老奴為殿下伺候的地方,殿下隻管吩咐便是。”
    什麽什麽,咱現在已經是當朝親王,哪裏還有更好的前程,莫非這家夥暗示咱今後要坐龍椅?這可是謀逆啊,這話豈能隨便說的,是不是這個老家夥故意要抓咱的辮子?
    “郭公公過獎了,我現在位極人臣,有些話可是不能隨便說的哦。”
    郭濤然輕輕對著自己掌嘴,說:
    “老奴多言,老奴知罪,請殿下恕罪,老奴今後決不亂說。”
    郭濤然帶著高笙書邊走邊說,來到西暖閣,隻見景德帝正在那裏呆坐。高笙書趕緊跪地致禮,說:
    “吾皇萬歲萬萬歲,臣高笙書覲見!”
    景德帝抬頭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渾濁,說:
    “嗯,你來了?平身吧。”
    然後,他又對郭濤然說:
    “你先退下吧,朕同笙親王有話要說。”
    郭濤然心中雖有不願,但麵上仍然非常恭敬地欣然離開。
    “書兒,你的生辰八字你知道嗎?”
    高笙書一愣,自己從前世穿越而來,怎麽會知曉這魏家三公子,不,現在應該是皇子的生辰八字?
    不過,總算他能隨機應變,就根據自己的的大概情況,報了一個生辰八字。
    “唔,你比澄陽還小了兩個月,在朕的兒子中排起來,你應該是老七。”
    “陛下……”
    “怎麽還稱陛下,你在朕麵前為何如此拘謹?”
    啊哈,如今咱是皇子了,隻是咱一時還不習慣叫他為老爹,不過,咱今後想掌握軍權還得靠他,那就便宜他吧。
    “父皇,兒臣感恩父皇憐愛。”
    “老七,朕雖然貴為天子,但最重人倫天理,總是希望咱們高家的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舉家和睦。朕與你娘一往情深,前些年一直在找你娘,可是這二十年來杳無音訊。直到上回聽左翎羽說,你娘已經去世。哎,真是天妒紅顏啊,這些日子,朕心裏一直很難過。可是,人死不能複生,這大概也是朕與你娘的命數吧……
    “哎,不說這些了。現在,你終於回到了咱們高家,也算了了朕的一樁心事。你從小在魏家長大,也算是將門虎子,文武兼修,現在成了咱們大梁國的中流砥柱,朕很欣慰。眼下,你馬上要奔赴邊關,可有什麽話要同朕說?”
    哈哈,咱要同你這個皇帝老兒說的話多了去了,你現在是越來越昏庸,重用澄如這個大壞蛋,以至於滿朝文武都以他馬首是瞻,可是,這些事咱現在能同你說嗎?嗯,對了,咱現在突然成了笙親王,肯定已成澄如的眼中釘,咱何不來個將計就計,說不定還能歪打正著呢。
    “父皇,兒臣此次回京的時候,還隻是行軍大司馬,所以隻帶了數十人護衛。現在,兒臣突然成了笙親王,回邊關路途遙遠,父皇能否調撥將士一路護送?還有,父皇讓輔國將軍到定州宣旨,也是一路同行。不是兒臣膽小,實在是兒臣責任重大……”
    “嗯,言之有理,老七現在是親王了,當然要有親王的儀仗,不過,現在已是也來不及給你征召府兵,朕讓京畿營派兩千人跟著你回定州吧。”
    “兒臣叩謝父皇。”
    “罷了,咱們父子之間就不要這麽客氣了。自從你對弈擊敗後楚國高手,又在朝堂讓那木卓琿铩羽而歸,朕一直看在眼裏,你的才華非常人可比,更兼能觸類旁通,讓人防不勝防。你此去邊關,一定能捷報頻傳,鐵蹄踏破蠻夷王庭,消除兵患,讓西北百姓永享安寧。”
    “兒臣明白,兒臣一定不會辜負父皇期許,蠻夷不破,絕不回京!”
    “好好好,朕還有一事要托付你。”
    景德帝說著,起身從案上拿了一個不大的錦匣,說:
    “這裏有朕的一道密旨,你現在不能翻看,今後若有人讓你離開邊關的時候,你再看也不遲。”
    高笙書跪地叩謝,雙手接過錦盒,與景德帝告別之後,離開了西暖閣。接著,他拿著景德帝的令牌,帶著楊征北悄悄地找到京兆尹胡聰亞,讓胡聰亞調撥了2000名京畿營的將士,交給楊征北統領。
    幾天前,景德帝冊封他為笙親王和征討大元帥之後,他親自到兵部和吏部,推薦楚中天和楊征北擔任了中郎將。內舉不避親,他覺得眼下重用親信是最好的選擇。
    然後,他自己先和輔國將軍高成帶著近百名衛隊先上了路,而那2000名的京畿營的將士,則由楊征北帶著,遠遠地跟在他的車隊後麵,一路來到了貓兒坎這個地方。
    高笙書回身冷笑了一聲,說:
    “本帥早就料到定有宵小之人會在暗中對本帥不利,想不到果是如此,不過,憑著你們幾個毛賊,就想做了本帥,那真是癡人說夢。現在中了本帥的瞞天過海之計,看你們還有多少伎倆。哼!”
    他問楚中天:
    “這些人的身份,你問了沒有?”
    “稟元帥,這些盜賊剛剛擒拿,末將一時還來不及問他們的來曆。”
    高笙書眼見被擒的盜匪有數百人,而且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十分偏僻,一時也不方便問話,於是就命令楚中天與楊征北把這些盜賊全部捆綁結實,押往定州。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