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都是戲精

字數:2979   加入書籤

A+A-


    高笙書心中還在懊悔,這時,趙友林卻闖了進來,說:
    “大元帥,屬下聽說你的衛士要找那劉超,不知大元帥為了何事?”
    為了何事,咱正要問你呢?你這家夥身邊的衛士竟然是蠻夷,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不過,如果咱這麽直接問他,不管真假,這個家夥都已經是吃不了兜著走了。可是,問題在於乎陀正身已逃,如果這個家夥來個抵死不認,那該怎麽辦,咱這個大元帥總不能剛剛就任,就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抓了兵部尚書吧?
    於是,他笑了笑,說:
    “本帥見到那劉超之時,聽說他曾在荊州從軍,熟習水戰,心中就對他有些留意。因為……因為那後楚國雖是咱們的盟邦,但有時也不得不防,所以,本帥想找這位劉超聊聊水戰的事。欸,對了,趙大人,那位劉超現在何處,你可否讓他來見本帥?”
    趙友林因為心中有鬼,所以,當他得知楚中天等幾個人衝到他那邊找乎陀之時,以為乎陀的身份已經暴露,頓時緊張地六神無主。後來,他也知道乎陀已經離開了定州城,心中的一塊巨石總算落了地。
    可是,他擔心高笙書下一步會有針對自己的手段,所以,他幹脆就先發製人,裝著懵懂的樣子來問高笙書。豈料高笙書也是不急不慢地故意說起了水戰的事,這讓趙友林一時也摸不清對方的底細,隻好接口問道:
    “大元帥如此關心水戰,是不是後楚國那邊有了什麽動靜?屬下知道他們的武帝野心勃勃,而那太師石進廣更是足智多謀,如果他們此時真要對咱們用兵,咱們可是腹背受敵啊。”
    哈哈,趙友林,你這條千年的狐狸,忍不住就在咱的麵前玩起了聊齋,你心中大概已經清楚咱找那假劉超聊水戰隻是托詞,可你卻是順著杆子和咱說起了後楚國那邊的形勢,大家都是帶著假麵具在演戲啊。總有一天,咱一定揭下你的假麵具,讓天下人都知道你的險惡用心。
    “啊,趙大人多慮了,後楚國那邊並無什麽動靜,隻是本帥看著那劉超相貌堂堂,對他就有些看重,想隨便叫他來問問。趙大人,能讓他過來嗎?”
    趙友林歎了一口氣,說:
    “哎,大元帥遲了一步,那劉超見過大元帥,回到營帳之後,忽說自己老父突染重病,同屬下說了一聲,就匆匆離開了定州城,也不知他何時才能回來。要不,屬下讓人去追?”
    哈哈,你這個趙友林還真能演戲啊,明明那乎陀已經逃跑,你卻偏偏說還可以派人去追,是不是要咱配合你演一場追而不得的戲啊,咱可沒功夫陪你玩。
    “噢,原來如此,本帥想聊水戰的事不急,那等劉超回來再說吧。趙大人,你來的正好,本帥正有一事想向你請教。”
    “大元帥客氣了,大元帥但有所問,屬下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趙大人,屬下從京城回來的路上,在雲州城剛好遇上要將道刊商社的程掌櫃開刀問斬,這到底為了何事啊?”
    “稟大元帥,那道刊商社延誤了軍中擔糧食的供應,屬下同秦公公問那個程掌櫃話的時候,他還強詞奪理,說這擔糧食已被軍中將校自行提走。可是,屬下問遍軍需官,都說並無收到這批糧食。程道刊拖欠軍糧,貽誤戰機,還巧言狡辯,實屬不赦。故此,秦公公同屬下議定,這程道刊既是我軍糧草采辦專員,就必須根據軍令懲戒。軍令如山,屬下和秦公公是奉軍令行事。”
    啊哈,咱替程道刊向皇帝老兒討了個七品官帽,就作繭自縛,讓他掉了腦袋。據程道刊所述,此事並非這麽簡單,咱這麽問你,是要看看你是故意陷害還是被下屬蒙蔽,你如此斬釘截鐵的回答,看來八成是故意為之。不過,現在咱就故意裝呆,且看你如何出牌。
    趙友林看高笙書不說話,他就湊上來,接著說:
    “不過,屬下也聽說這程掌櫃以前與大元帥交情匪淺,如果大元帥有意赦免他,那屬下就和秦公公召集相關人等,重新商議,就以程掌櫃並非行伍出身,可不適用軍令,罰他把這擔糧食補齊,然後赦免了他,如何?”
    啥啥啥,你這個趙友林這是什麽意思,難道真是的是想投靠咱嗎?不會,絕對不會,你這看似要赦免程道刊,實則把咱這個大元帥架到火上烤,說咱這個大元帥剛剛上任,就要徇私情而赦免了程道刊,這讓咱今後如何領軍?
    還有,咱離開京城的時候,也和二嫂聊過,她說那黑衣社無孔不入,如果咱身邊有那麽一位也是黑衣社的人,此事一定會直通皇帝老兒哪兒,也不用澄如在旁加油添醋詆毀,咱在皇帝老兒便宜老爹哪裏豈不成了視軍令為兒戲,徇私枉法的醃臢大元帥。那咱今後怎能全麵掌控軍權,替母親報仇?
    再說,咱要借程道刊被冤屈這件事來清除軍中的反對勢力,如果就這麽輕輕鬆鬆讓你這個家夥做了好人,咱今後還怎麽在你這個家夥麵前擺大元帥的譜?咱在前世,雖沒有什麽所長,可咱也知道,作為一個領導者,體恤下情,對下屬關懷備至是應該的,但絕對不能有把柄留在下屬手裏,對那些稍有僭越的下屬,必須有隨時翻臉的決心和手段。趙友林,你這家夥這麽說真是替咱著想嗎?哼,分明是想揪咱的辮子!
    “欸,趙大人,你此言差矣,本帥在軍中雖能一言九鼎,但本帥也知道不能徇情枉法,以私害公。既是趙大人和秦公公都是以為那程道刊拖欠軍糧,貽誤戰機,不管他同本帥以前有著什麽交情,本帥也決不饒他。這樣吧,過幾天,你和秦公公重新選個時辰,將那程道刊就地正法!”
    趙友林一聽,心中大喜。原來京城的戶部尚書劉宇涵幾次讓人帶口信,叫他無論如何要對道刊商社的糧草供應雞蛋裏挑骨頭,並且許諾給趙友林大大的好處。現在,他聽得高笙書親口說要將程道刊就地正法,那麽,戶部今後就會把這糧草供應采辦之權重新拿到手中,劉宇涵一夥又可以中飽私囊,而自己自然少不了這好處。心花怒放的趙友林連連拱手,說:
    “大元帥不徇私情,真乃萬分英明。”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