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程道刊的擔憂

字數:3425   加入書籤

A+A-


    高笙書一幹人馬還沒到道刊商社,卻見臨近商社的路上都有全副武裝的將士們站在那裏警戒。楚中天在前頭高喊著:
    “大元帥駕臨,爾等閃開!”
    那些將士看著楚中天身著將軍的甲胄,也不敢阻攔,任由他帶著高笙書和段友山等人進了警戒圈。
    可是,還沒等他們走進商社,卻見前頭站著一個氣勢軒昂的將軍,高笙書一見,急問:
    “柳大人,這裏的火撲滅了嗎,人沒事吧?”
    此人正是雲州郡守柳升威,四品職銜,高笙書在丹宇帳下擔任行軍大司馬的時候,多有接觸,高笙書對他印象頗佳,不過,他就任大元帥之後,兩人還沒碰到過。
    柳升威趕緊對著騎在馬上的高笙書抱拳致禮,說:
    “稟報大元帥,今日辰時屬下接到火警稟報,立刻親自迅速組織調集人員全力滅火。可是,近日天幹物燥,而且火借風勢,衙門裏匆促之間,滅火器具又是不足,我們隻得……”
    啥啥啥,咱問你人有沒有事,你同咱說這些幹什麽。好像後來1800年後的一次台風,在沿海的一個城市登陸,央視的那個什麽鬆的連線當地官員,問民眾有否傷亡。可那官員就同今日這個柳升威如出一轍,根本不理別人的問題,而是大言不慚地強調自己這些做領導的如何關心百姓疾苦,如何親臨一線指揮抗台救災。看來官僚主義的傳統古已有之,隻不過後來愈加發揚光大罷了。
    “柳大人,你不要同本帥說這些廢話,本帥問你這場火災死了人嗎?”
    本來還想向高笙書這位笙親王兼征討大元帥表功的柳升威,聽到對方這麽聲色俱厲地問話,頓時也有些傻了,畢竟高級官員場麵上都要客客氣氣,高笙書貴為親王,更應該禮賢下士,彰顯君子之風。不過,這柳升威反應還算快,趕緊說:
    “稟報大元帥,大元帥洪福齊天,來的真如及時雨,今日火災雖燒毀了幾間房子,但因咱們衙門及時撲救,並無一人傷亡。”
    柳升威情急之下,仍不忘往自己臉上貼金。高笙書聽得並無人員傷亡,頓時鬆了一口氣。
    好好好,芳茹總算沒事,不然咱這個當爹的機會也就有些懸了。
    “好,很好,柳大人果然指揮有方,本帥也曾聽說柳大人為官清正,把百姓疾苦時刻放在心中,今日此事,可見一斑,本帥記下了。來,快帶本帥前去看看。”
    高笙書心情好轉之後,也對柳升威褒揚了幾句,然後,策馬來到火災現場。卻見原來道刊商社的位置隻剩下殘垣斷壁,焦黑的木梁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空氣中充斥著刺鼻的焦糊味,金字招牌也已被煙熏得漆黑,牌匾已斷成兩半。地上滿是積水和灰燼的混合物,個別地方還正在冒著青煙,曾經人聲喧鬧的商社現在已成了滿目瘡痍的廢墟。
    高笙書再向後看去,隻見商社與他家之間的院子裏站著數十名青年,他們手中端著木盆,似乎都做過撲救,防止大火的蔓延。想必是笙親王的宅子在這邊,柳升威不敢怠慢。而芳茹則站在他家院門口,神色如常。於是,他向芳茹揮了揮手,她見到了,又跳又叫,也揮了揮手,他的心總算徹底放下了。
    他本想問柳升威幾句,可是程道刊不知從什麽地方冒了出來,來到他跟前,大聲說:
    “笙書兄……不,大元帥,不好了,不好了!”
    他見程道刊頭發散亂,眼白被煙熏得紅紅的,臉上沾著黑灰,模樣頗為狼狽,神色有些氣急敗壞,就上前拍了拍程道刊的肩膀,幫他撣去身上的塵土,說:
    “道刊兄,人沒事就好,不就是損失幾兩銀子的事嘛,商社日進鬥金,這點銀子難道這麽值得你心痛嗎?”
    幾天前,高笙書考慮商社籌糧任務繁重,就同趙有林打了招呼,讓程道刊臨時先出來主持商社經營,趙有林覺得麵上要麻痹高笙書,所以就裝作勉強同意了。
    柳升威也在旁邊插話:
    “掌櫃的,幸虧本官處置及時,才沒有讓大火蔓延,保住了近在咫尺的糧草庫房,這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否則,你還真要吃一場大大的官司。你還都沒向我們說聲謝謝呢,又有什麽不好啦?”
    程道刊也不搭理他,隻對著高笙書說:
    “大元帥,這房子店鋪燒了問題不大,但這商社裏的賬冊都化為灰燼,這可咋辦啊?”
    謔謔,雖然咱是道刊商社的幕後大掌櫃,但所有的開支用度都是你程道刊說了算,你總不會借火災的名義對咱報花賬吧,既然賬冊燒毀,那也隻能重新建賬,這也還能操作的呀,你為何如此失魂落魄?
    見高笙書和柳升威正帶著疑惑的目光看著他。程道刊垛了跺腳,說:
    “哎,我知道這個賬冊可以重新立,但上回我那場官司的憑證都已被大火燒毀,大元帥,這讓我從哪裏說理去啊?”
    高笙書頓時明白,上回他把程道刊從法場救下來,本來想就商社貽誤糧食交割的事問個明白,可臨時被胡翰初打了岔,他還沒來得及再問清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道刊兄,你別急,你那個憑證到底是怎麽回事?”
    “大元帥,就是上回那擔糧食交割的事,第一回來了數十人,領頭的那個和我麵生,可他也沒和我多說,拿出了蓋著大軍印信的公函。我看這公函與平常無異,就讓夥計與他們交割了糧食。
    “可是,過了不到幾天,大軍的那個蔡軍需官又來催糧,也拿來了同樣的公函,我當時就傻了,說糧食已經交割。平常與我也算有些交情的蔡軍需官當即翻臉,說我貽誤軍糧交割,犯了死罪。然後,就把我帶到中軍行轅,那趙大人和監軍也不分青紅皂白,立馬判我死罪。
    “大元帥,我是憑著你的承諾才苟活到今日,但我確實冤枉,而且我也不能讓大元帥背負包庇同窗的罪名,可這能為我洗脫罪名的憑證就這麽沒了,我還到哪裏說理去呢?”
    哈哈,果然和咱猜的一樣,我一離開邊關,那趙友林就要對你程道刊雞蛋裏挑骨頭,要置你於死地,現在趙友林反叛罪證已經坐實,一切很快就會大白於天下,你程道刊這個書呆子的擔心自然也是多餘的。不過,咱現在還不能和你說的這麽多,咱要抓緊把趙友林的嘴撬開,看看他到底還有什麽陰謀。
    “道刊兄,本帥聽懂了你的意思,不過,人間自有公理在,你也不用如此擔心,你還是先把商社的善後先處置好吧,不要貽誤了下一回軍糧的交割,明白了嗎?”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