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人犯處置

字數:3316   加入書籤

A+A-


    關於如何處置,秦無術心中早有計較,他也不等高成和段友山開口,便搶先說:
    “大元帥,趙友林罪大惡極,當明正典型,其餘朱如宋、茅初善等20餘名同夥,也應該一同處斬,其餘還有200餘名參與襲擊大元帥的將士,也應該一並開除軍籍,遣回原籍為奴,不知這樣的處置,大元帥是否讚同?”
    高笙書看著高成和段友山問道:
    “你們兩位是不是也是這個意思?”
    高成點頭表示讚同,而段友山遲疑著說:
    “大元帥,據末將和秦公公、高將軍審查來看,首惡乃趙友林,朱如宋和茅初善是他的死黨,其餘20來人或多或少參與過趙友林召集的密謀,他們隻是因為要迎合趙友林這個兵部尚書,才被迫協同參與,如果一並處斬的話,是不是會打擊麵太廣,而讓將士們感到人人自危?呢”
    “嗬嗬,段老將軍此言差矣,謀逆乃萬惡不赦的重罪,從古至今,對謀逆作亂的參與者曆來都是要除惡務盡。那些參與趙友林一起密謀的人,他們個個都是心懷叵測。如果他們良知未泯,明知趙友林是犯上作亂,他們為何不向大元帥首告?如果今日咱們心懷仁慈,暫且饒恕了他們,誰敢保證他們不會還有異心?因此,灑家的意思,這些參與的必須全部處斬,如果不禍及他們的家人,那也已經是聖上和大元帥的格外開恩了。”
    哼,你這個死太監調門倒是挺高,可咱就是奇怪,為什麽趙友林在供詞裏一口咬定是他一個人所為?上回他做掉了丹宇,事關皇子奪嫡,他成了澄如的馬前卒。皇帝老兒派了咱過來做大元帥,咱通過打草驚蛇逼著他反了咱,可他既已落網,為何要死扛到底呢?一個人一旦落水,肯定會抓住一切可以逃生的機會,甚至覺得自己臨死之前也要拉個墊背的才罷休,而他為何不供出澄如呢?嗯,他肯定抱著僥幸心理,欺負咱不能拿他怎樣,他可能等著被押解回京,企圖他背後靠山來搭救他呢。
    秦無術看著高笙書正在遲疑,繼續說:
    “如果大元帥認為灑家的意見沒有什麽不妥當的話,那咱們就把這樣的方案稟報給聖上,由聖上定奪,而這些相關人犯和贓物也一並押解進京,等聖上朱筆簽批之後,再一並處置,如何?”
    謔謔,果然,你這個死太監果然要把這些人犯押到京城去,原來,你剛才壓下澄如和趙友林私下勾連一事,以及趙友林一個人扛下所有罪責,就是不把澄如卷進來,這樣,等趙友林和人犯一進京,澄如還可以在皇帝老兒那邊斡旋,說不定,那趙友林還能暫且留下狗命呢。或者不行,你們還可能在半道上劫了趙友林,讓他逃出生天。哼,你想得挺美,咱正準備借此事殺人立威,哪還會這麽便宜了趙友林這個奸賊。
    “秦公公,本帥以為段老將軍所言甚是,當前,咱們大敵當前,如果此案波及更多將士,則不利於軍心心穩定。況且,從趙友林的招供來看,都是他一人策劃,既是如此,那些協同參與者就不要一概不分青紅皂白,予以斬首。這殺頭不是割韭菜啊,他們的父母都是養了他們十七八年,他們才長成一個精壯的漢子,如此一概斬殺,本帥實在於心不忍。嗯,本帥眼下正值用人之際,本帥的意思,可讓他們悔過自新,上了戰場將功折罪吧。”
    段友山趕緊說:
    “大元帥英明,這20餘人中,也有多位驍勇善戰的將士,如果能讓他們繼續征戰沙場,多殺幾個蠻夷將功折罪,那真是最好不過,末將願意保他們一心忠於大元帥。”
    “還有那200多名跟著趙友林、茅初善襲擊本帥的將士,也一並赦免,煩請段老將軍對他們好好訓話,務必領會本帥的一片寬宏仁慈之心。”
    “明白,末將遵命。”
    “至於趙友林和朱如宋、茅初善這幾個首惡分子,本帥倒和秦公公有著不同的見解。”
    秦無術一驚,問:
    “大元帥,灑家適才所言,也不是灑家一個人的意思,段老將軍和高將軍也是這樣的意思,難道……難道大元帥對他們幾位也要赦免?”
    “嗬嗬,趙友林謀逆篡位,罪大惡極,豈能赦免?而那朱如宋,為了討好趙友林,竟然斬殺忠勇之士,也是死有餘辜,還有茅初善,為虎作倀,死不悔改,也不能寬恕。本帥的意思,既然謀逆一案,你們三位已經查得清楚明白,那就必須立刻在邊關對這幾個首惡分子明正典型,讓軍中的將士們看清這些逆賊的醜惡嘴臉,從而以儆效尤,以正軍心。”
    秦無術一聽此言,心中顫栗。他在審問趙友林之時,也曾暗示趙友林先把案子扛下來,待今後到了京城,再圖謀澄如從中斡旋,說趙友林是被屈打成招,反正那蠻夷奸細乎陀已逃離,隻要丹宇之死不是趙友林策劃,那趙友林就有可能留下一條性命。所以,趙友林就咬緊牙關,一個人扛了下來,不但沒供出澄如,連和秦無術暗通款曲的關係也沒有說出來。不過,如果按照高笙書的意見,要將趙有林就地明正典型,萬一,他在法場上胡亂攀扯,那該怎麽辦呢? 秦無術略一遲疑,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元帥對一些次要人犯從寬處理,體現了大元帥寬宏仁慈之心,灑家甚為欽佩,如果大元帥真要赦免他們,灑家看在大元帥的麵子上,同意赦免。不過,大元帥提出要將趙有林就地明正典型,這似乎不妥吧?”
    “有何不妥?”
    “這趙友林乃朝廷二品大員,大元帥雖為親王,如要就地斬殺趙友林,但如無聖上的授權,似乎也是不妥吧。況且,整個案子也沒經過聖上親斷,萬一,聖上問起其中一些細節,那趙友林死無對證,咱們大家如何向聖上交待?”
    “秦公公,聖上既授予本帥尚方寶劍,這難道不是授權嗎?”
    秦無術頓時無語,但他心中嘀咕,聖上經常授予領兵出征的元帥尚方寶劍,但他還從未聽說哪個元帥拿了尚方寶劍斬殺朝廷大員,不過,他轉念一想,高笙書執意這麽做,就給澄如今後對他攻訐有了借口,於是便說:
    “對對對,灑家不知道元帥手握尚方寶劍,可以對任何違抗軍令的人等有先機處罰之權,大元帥既要在軍中斬殺趙友林這個逆賊,也無不可。不過……”
    “不過如何?秦公公但說無妨。”
    “不過,既是公開處置,大元帥須防備趙友林這個奸賊臨死之前胡亂攀扯,混淆視聽,擾亂軍心。”
    “秦公公說得是,這個本帥自有分寸,那麽明日午時三刻,將那趙友林和朱如宋、茅初善開刀問斬,以肅軍威!”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