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各有心思

字數:3067   加入書籤

A+A-


    澄歡一直在旁認真聽著,他自從在宗人府被關押了一些日子,也開始變得沉穩了,他心中早對澄如拉幫結派,把持朝政心懷不忿。他從宗人府出來後,說是協助澄如處理政務,可是,那些六部及各衙門的折子,到了他這邊,他隻要略微說一些不同的意見,那些衙門的主官就會悄悄地對他說,這是恕親王的意思,到你誠郡王這邊無非走個流程而已,這些話簡直在扇澄歡的嘴巴。
    不過,他也吸取了以往教訓,平常都是隱忍不發,今天看到景德帝問他的意見,他怎肯失去這個攻訐澄如的機會?他略作思索,說:
    “父皇,兒臣的想法與二哥有些不同,不知可否直說?”
    “嗯,老三,你今兒個怎麽啦,朕既然問你們,就要聽你們說真話,現在就咱們一家人在,你即使說錯了,朕也赦你無罪。”
    澄歡看了澄如一眼,說:
    “父皇,現在高笙書手握重兵在邊關與蠻夷決戰,而且,父皇已賜他尚方寶劍,授他有相機處置之權,如果父皇直接下諭旨斥責,隻怕他會惱羞成怒,說不定會受旁人蠱惑,一旦反了朝廷,咱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老二,你說,假如那高笙書舉兵反了朝廷,你又如何處置?”
    景德帝把球踢給了澄如。
    澄如以為景德帝一聽了自己的意見,就會龍顏大怒,從而下諭旨罷了高笙書,可他怎麽也料不到,今天的景德帝會突然一反常態,問起假如高笙書舉兵造反的事。不過,他現在也是要一條道走到黑,就說:
    “父皇,若那高笙書舉兵造反,那便是大逆不道,咱們調集各地大軍,一舉剿滅,並滅了他的三族!況且,他手下的將士也未見得會與他同流合汙,畢竟他們的家人都在後方……”
    還沒等景德帝發話,旁邊的澄歡卻插話了,說:
    “二哥此言差矣,假如咱們舉兵討伐高笙書,那蠻夷趁火打劫,咱們還有多餘兵力應對嗎?如果後楚國那邊也趁機渡過大江,那這種後果,你可曾想過?”
    “三弟,關於後楚國這邊,你是不是多慮了,當年他們的文德帝與咱們的太宗爺爺折箭為誓,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他們怎麽會出爾反爾呢?”
    “二哥,平常你是書讀得不少,為何麵對眼前的局勢,卻有些糊塗呢?昔年司馬懿與曹爽對抗,為了獲取曹爽的信任,他麵對洛水起誓,說自己絕無誅殺曹爽之心。結果,曹爽信了司馬懿的誓言,放下了武器不再對抗。可是,司馬懿出爾反爾,待到曹爽回到京城,立刻誅殺了曹爽三族。你以為兩國之間的誓言都是一成不變的嗎,那真是大錯特錯,事易時移,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亙古不變的物事,何況是人心。”
    平常看上去謹小慎微的英郡王澄陽今天也出言反對澄如,澄如對他這一陣搶白好不氣惱,但他強壓心中怒氣,問:
    “六弟,那據你說來,麵對高笙書擅自任用邊軍將領的如此僭越之舉,父皇和朝廷也隻好下旨表示同意嘍,那我問你,朝廷的顏麵何在?如果那高笙書得寸進尺,再對朝廷提過分要求,咱們是不是都要答應呢?”
    澄陽在深宮長大,雖然也曾管著吏部和禮部,但他平時渾渾噩噩,對朝政事務也是一知半解,他今天之所以在旁給澄歡幫腔,是因為他也看不慣澄歡大權獨攬,現在麵對澄如的反問,他如何答得出來。這時,澄歡見狀不對,他趕緊說:
    “二哥,據小弟看來,那高笙書既然領受了父皇的尚方寶劍,帶兵出征,將在外而君命有所不受,咱們朝廷就應該對他充分授權,這樣,邊關將士才能在他的統一指揮下,同仇敵愾,擊破蠻夷……”
    “三弟,這些道理我都懂,我就是問你,假如這次高笙書的擅自僭越如果不及時處置,他在得寸進尺,朝廷是不是都要遷就呢?”
    “二哥,小弟的話不是還沒有說完嘛,小弟不才,雖是敗軍之將,但也在邊關待了一些時日,依小弟之見,朝廷要對高笙書此次的僭越做個中肯評判,然後,再做處置也不遲。”
    澄如還想繼續詰問,景德帝卻揮了揮手,說:
    “老二,你先聽老三說下去吧,朕看老三在宗人府待了一些日子,出來後倒是長進了不少。”
    澄歡見景德帝的話中對他似有褒揚,心裏更得勁了,便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到澄如身邊,說:
    “二哥,你沒去過邊關,邊關的事你有所不知,咱們邊關定州雲州這邊數萬將士,共設立了六七十個營,這些營的指揮使平常互不隸屬,都是直接受元帥中軍行轅指揮。若是守城還是好些,若想攻城拔寨,這樣的建製不但難以形成合力,更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所以,高笙書在折子上奏請設立旅級建製,來指揮所轄各營,我認為並無不妥。”
    澄歡看景德帝臉上似無不悅之色,心中更有了自信,便又說了下去:
    “還有,高笙書在折子上奏請任用段友山為副帥,兒臣以為也並無不妥,若進軍草原,這麽多兵力若想同進同退,難度極大。如果段友山擔任了副帥,高笙書便可和他合理分兵,多路進攻,讓那蠻夷防不勝防,咱們的勝算自然就會增加不少。”
    “老三,那你的意思,是讓朕準了那高笙書的奏折?”
    “兒臣不敢,兒臣以為父皇心中早有主意,必定比兒臣所說的高明百倍,兒臣好好聆聽父皇的聖意便是。”
    景德帝聽了心中暗暗一笑,想不到自己的老三今天倒是猜中了他的心思。他對高笙書的如此僭越之舉,內心開始時有些惱怒,但是,他近來也明顯感到澄如的威脅,所以,他感到需要一種平衡的力量,來壓製澄如的氣焰。當然,他可以立刻褫奪澄如總理大臣的職位,但這樣做必定會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萬一澄如來個魚死網破,他也是有些忌憚。但如果有了高笙書在外的製衡,澄如隻能老老實實依附自己,而不至於輕舉妄動,這樣,自己就可以處在不敗之地。
    景德帝沉思良久,對高笙書的這次僭越行為,終於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