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蘇宛仁的激忿

字數:3203   加入書籤

A+A-


    第309章 蘇宛仁的激忿
    天色漸晚,中軍行轅卻仍是燈火通明,一張案台上擺滿了剛剛烹製出來的野味,肉香讓人垂涎欲滴。兩壺稻康醉也擺到了案上,看來,高笙書這位大元帥今天要一醉方休。
    蘇宛仁從帳外匆匆走進,看到滿桌的精美菜肴,臉上頓露驚訝之色,問道:
    “大元帥,不知今日有何喜事,屬下從來沒看到大元帥如此高興。”
    “哦,宛仁兄,你終於來了,來來來,你先坐下,本帥今日要與把酒論道,好好暢敘一番。”
    “好,那恭敬不如從命,這幾日屬下都在外邊奔波,連熱飯都來不及吃上一口,今日能沾大元帥的光,一醉方休,也真是愜意。”
    說罷,蘇宛仁倒上了滿滿的一碗酒,舉著碗,頗有些感慨地對高笙書說:
    “大元帥,屬下多年屈居人下,空有滿腔壯誌,卻難得酬。想不到能得遇大元帥厚愛,真是三生有幸,屬下今生抱負終能施展,屬下滿飲此碗,以示謝意!”
    說罷,蘇宛仁咕嚕嚕的喝下了一大碗酒,似乎感到不對,馬上說:
    “哎呀,屬下真是孟浪了,這一大碗稻康醉下去,可能很快就會不勝酒力,還望大元帥海涵。”
    “欸,宛仁兄,不要張口閉口大元帥,我還是聽你叫我‘笙書兄’順耳。宛仁兄才華橫溢,又是我信得過的人,我做了這個大元帥,理所當然要重用你嘍,這有什麽可以讓你如此感慨的?”
    “笙書兄,都說這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瞞你說,我一直對自己的才華有些自負,總覺在這人世間短短幾十年,如果不做到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就是辜負了自己的抱負。故此,我雖有譚先生的薦書,但在兵部並未被人看好,不是我力有不逮,而是我不屑於溜須拍馬……”
    “不錯,當初,我隨著丹宇大元帥出征之時,就想把你調到大元帥帳下,可是,囿於你是趙友林的人,所以,我也沒敢造次,怕因此開罪了他。咱們同窗多年,你平常雖然言語不多,但是,你的才華我豈有不知?故此,我一做了大元帥,就請你做了參軍司馬,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幾碗酒下肚,蘇宛仁的臉上已是稍稍泛紅,他聽高笙書這麽說,趕緊答道:
    “笙書兄,你這是哪裏的話?都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你既如此看重我,我豈敢草率從事?我不敢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肯我定能做到兢兢業業,如履薄冰,替你做好參謀之責。”
    “嗯,你對我盡心盡力,我也看到了,就譬如此次地方郡守通敵一案,就是你在查辦葉畢人私放鄭元凱一案時,抽絲剝繭,才有了這樣的收獲,真是難得。來,我敬你一碗。”
    “哎,這幾日我還在繼續徹查柳升威的案子,可是那柳升威抵死不說,你又不讓我大刑伺候,這進展還真是有些慢呢。”
    “嗯,我也正想與你說柳升威的案子,來你先看看這個。”
    高笙書說著,起身從書案上拿過一封信函,遞給了蘇宛仁。蘇宛仁接過一看,驚道:
    “想不到這柳升威竟是晏城東路行軍總管餘蒙鬆的內弟,餘蒙鬆還甘願以性命擔保,說這柳升威不是蠻夷的奸細,也不會隨意勾連邪魔外道,他這言下之意就是你這個大元帥冤枉了柳升威,真是有些狂妄。”
    “宛仁兄,我知道你向來對這裙帶之風深痛惡絕,其實我也是很有同感。可是,我今日親自問了柳升威,他的一些說辭,令我一時也是難以確定他是不是真的通敵,他最多算是玩忽職守,對本帥的將令執行不力。如果,我就憑著這一條辦了他,朝廷那邊有些說不過去啊。”
    “欸,笙書兄,聖上既然賜了你尚方寶劍,你就可以便宜行事,這柳升威既然有了通敵的嫌疑,你為何不可處置?甚至祭出尚方寶劍斬了他,也無不妥。上回,你祭出尚方寶劍斬了趙友林,軍中將士都是大聲喝彩呢!這回,你又如何猶豫了?”
    “宛仁兄,這個柳升威不是隻是嫌疑嘛,如果我如此胡亂斷案,萬一有錯,不但辜負了聖上的重托,也會讓人貽笑大方,更何況這餘蒙鬆現在手握重兵,我也不得不考慮啊。萬一逼反了他,咱們還沒同蠻夷決戰,自己倒先亂了陣腳,這又如何能戰勝蠻夷呢?”
    蘇宛仁聽到此處,情緒有些激動,站起身對著高笙書躬身致禮,說:
    “笙書兄,想不到你也是如此怯懦之人,你不是因為柳升威通敵的證據不足,而是因為餘蒙鬆的信函而投鼠忌器。既是如此,你下令立刻開釋柳升威,我再也不參與此案的調查便是。”
    啊哈,這個蘇宛仁的書呆子脾氣還真的上來了,本來,咱今天整了這麽一桌酒菜,就是想借著酒勁和他把這件事說了,然後讓他含糊一下,這樣,也不至於在軍中鬧出更大的動靜。大戰在即,軍心穩定是首要大事啊。可是,他竟然這麽一根筋,咱總算明白,那些古人還真是有點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氣節呢。幸虧咱沒還同他說起誠郡王的來信,不然,他真的以為咱是首鼠兩端之人。
    “宛仁兄,你有話坐下來慢慢說便是,何必如此激忿呢。”
    蘇宛仁歎了一口,慢慢地坐了下來,說:
    “笙書兄,我與你不同,我從小出生貧寒,這小民百姓生存的艱辛,我看得實在太多,故此,從小便立誌要為民請命。後來,譚先生舉薦我進了衙門,幾番沉浮,衙門裏官吏的貪墨成風、官官相護等惡習,讓我頗受觸動。我逐漸明白,這百姓日子過得不好,不是百姓不夠辛勞,而是貪官的壓榨……”
    “宛仁兄,我也曾聽你同僚說你為官清正,所以對你大膽啟用。不過,咱們這回由於證據不足,暫且放柳升威一馬,不妨礙你的為官清正吧?”
    “笙書兄,你且聽我慢慢說來。眼下咱們大梁國小民百姓生計艱難,除了貪官壓榨,另一個便是蠻夷猖獗。我上回主動請纓,跟著趙友林來到邊關,就是決心為攻破蠻夷盡心盡力。可是,而今柳升威有了通敵的嫌疑,眼看就要將他的黨羽一網打盡,可你竟然因為餘蒙鬆的一封信函,便要對柳升威網開一麵,怎不令我寒心?想不到曾與我一道輕世傲物、蔑視權貴的笙書兄竟然也不能免俗,讓我卑躬屈膝,對柳升威通敵一案不了了之,我實在心有不甘那……”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