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該如何承認錯誤

字數:2996   加入書籤

A+A-


    高笙書回營後,腦子中一直在反複思索著與木卓仁的對話。
    雖然現在奸細潛伏一案已真相大白,但這次鬧了這麽大的一個烏龍,差點還在木卓仁這個奸細的蒙蔽下,害了趙勇高和柳升威的性命。幸虧咱及時製止,才沒有釀成大禍,不過,咱該怎麽對柳升威和趙勇高他們交代呢。總不能文過飾非,避重就輕,馬馬虎虎就過去吧。
    京城的澄歡曾替柳升威說項,而且柳升威的姐夫餘蒙鬆在晏城手握重兵,如果柳升威心生嫌隙,咱可是得罪了不少人,這在官場上可是大忌。
    還有,趙勇高能征善戰,且為人正直,這次了咱中木卓仁這個奸細的詭計,而解除了趙勇高的職務,他的內心肯定很受傷,咱如果隻是僅僅恢複他指揮使的職務,他內心的這個結能不能化開呢?
    在指控柳升威和趙勇高奸細的事上,咱是明顯錯了,不過,咱作為一個領導者,該采取怎樣的辦法去承認這個錯誤,來挽回自己的威信呢?
    雖然,咱如果可以立刻的恢複他們兩個人的職務,然後還可以說幾句勉勵的話,軍中諸將麵上肯定也不會說咱的不是,但至於他們是不是會在心裏罵咱,說咱是文過飾非,那咱也是不得而知了。
    嗯,對了,咱記得好像古代有哪個聖人說過,什麽“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在這件事上,段老頭和軍中諸將內心都是清清楚楚,如果咱想含糊其辭的掩蓋過去,可能在麵上會是一團和氣,但他們心中真的會服氣嗎?難,很難。
    那麽,咱該采取什麽樣的方式去改正錯誤,並讓此事的負麵影響做到最少呢?
    都說讓一個人能少犯錯誤的最好方式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然後針對別人提出的批評意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咱糾正這次的錯誤就會顯得順理成章。
    可是,會有人對咱的錯誤提出批評嗎?沒有,絕對沒有,如今咱在邊關高高在上,在軍中估計誰也不敢捋咱的虎須。
    那麽,作為一個邊關的最高領導者,看來,既然是咱自己的錯誤,“如日月之食,人皆見之”,莫不如主動開誠布公承認錯誤,說不定還會取得大家的尊崇和諒解。
    啊哈,咱突然想起來了,那些皇帝老兒不是經常下罪己詔嗎? 咱記得,曆史上第一個下罪己詔的皇帝老兒是漢文帝劉恒。他其實沒什麽錯,無非登基剛開始那幾年,百姓收成不咋地,他也不知在那個老狐狸的策劃下,下了一個罪己詔,說什麽“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天下治亂,在予一人……”等等,無非把自己臭罵了一通。結果,天下百姓不但因此對他大加責罵,而是都被他這麽虛懷若穀的裝逼,感動的一塌糊塗,從而很快就凝聚了民心,為今後的文景之治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咱知道,古代皇帝老兒的罪己詔其實是一種政治策略,是公開挑明矛盾症結,主動承擔責任,從而達成團結的局麵。咱雖然沒資格下罪己詔,但這樣的形式,咱可以試試有樣學樣,說不定會有奇效呢。
    主意已定,高笙書第二天就召集了各旅各營指揮使以及雲州、定州、唐州等幾個郡守,共有七十餘人,一起來到中軍行轅議事。
    根據高笙書的授意,先是副帥段友山講話:
    “諸位將軍,前幾日,大元帥故意以巡視晏城防務的名義,親自前往晏城。結果,潛伏在軍中的蠻夷奸細果然中計,奸細把消息傳遞給蠻夷那邊之後,蠻夷國師木卓琿親率數萬大軍,對大元帥所部發動襲擊。可是,大元帥早有安排,蠻夷攻了數個時辰,沒有攻破大元帥的大營,反被大元帥帶著幾個旅的主力包圍。一番廝殺下來,我軍殲滅蠻夷三萬多人,還俘獲五千餘蠻夷,戰馬不計其數……”
    各旅營指揮使和各郡守聽到這裏,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
    “大元帥威武,大元帥威武!”
    段友山看著大家喊了一陣,然後揮了揮手,繼續說:
    “當初大元帥同老夫商議之時,老夫根本不敢同意,怕蠻夷狡詐,害了大元帥,而大元帥態度決然,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令老夫萬分感動。這場大勝,實乃大元帥神機妙算,還不惜以身入局,老夫說句心裏話,有這樣的大元帥,真是朝廷之幸,也是咱們戍邊的將士之幸!”
    段友山的一番話,氣氛變得激昂,大家從內心都對高笙書感到十分欽佩。這時,高笙書開始說話了:
    “諸位將軍和郡守,適才段元帥把這場大勝的功勞都記在本帥的頭上,本帥實不敢當。本帥以為,這頭功應該是衝鋒陷陣的將士,雖然咱們消滅了數萬蠻夷,但我軍也有將近一萬的將士犧牲,這場勝利是他們用自己的命換回來的。還有幾位郡守,他們維護地方平安,可以讓我軍將士無後顧之憂,功勞也是大大的。本帥向聖上請功之時,都會把大家的功勞如實稟報。”
    這就是領導者語言藝術,首先把功勞記在方方麵麵參與者的頭上,這樣的話,大家聽了自然都開心,就會更好的凝聚人心。高笙書的前世官場小說看多了,而且事先做了功課,自然說的滴水不漏。 果然,他這麽一說,那些旅營指揮使和幾個郡守都是頻頻點頭,臉上頗有自得。他看自己的話取得預期的效果,話鋒突然一轉,說:
    “不過,本帥此次也中了蠻夷的奸計,差點害了柳升威大人和趙勇高將軍。”
    坐在下邊的柳升威和趙勇高一聽此言,心頭猛地一震,一股熱血衝上了腦門,想不到這個大元帥竟然直言不諱,在如此眾將雲集的場合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又是何等的胸懷啊。他們屏住呼吸,又聽著高笙書繼續說了下去。
    “昨日,本帥與那蠻夷奸細木卓仁,也就是原來咱們軍中的參軍司馬蘇宛仁的一番話,這裏有好幾位將軍都聽到了。這次,他通過查辦道刊商社縱火案之時,故意授意案犯葉畢人指控雲州郡守柳大人和七旅指揮使趙將軍是蠻夷奸細……”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