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被蒙蔽的君主

字數:3239   加入書籤

A+A-


    幾天後,景德帝在西暖閣召見了韓孝乎,按照慣例,郭濤然屏退了宮中人等,自己也離開了屋內,在西暖閣門外侍立等候。
    景德帝對韓孝乎比較看重。自從上回丹宇出征邊關之後,《民情邸報》無疾而終,景德帝失去了一個探知民事的渠道,雖然,他時常也會叫來一些臣子詢問,可是,那些臣子總是在他麵前說現在國泰民安,百姓都在祈禱著景德帝能夠萬壽無疆。
    景德帝開始覺得是這些官員可能在忽悠自己,可是,他聽得多了,也覺得自己向來廣施仁政,那些百姓子民出於對自己的愛戴,這麽祈禱保佑自己這個難得的明君萬壽無疆也是出於真心,於是也就慢慢的信了,如果見到哪個臣子拜見他的時候,沒提起百姓祈禱保佑他萬壽無疆的話題,他還有些不開心。
    不過,他心中始終還有懷疑,自己下邊的官員能不能把朝廷和他的旨意,真正貫徹落實好,從而維護大梁國的長治久安。因此,他還會時不時地通過韓孝乎黑衣會這條渠道,去了解一些情況。韓孝乎也算盡職,平常提供的信息也比較精準,景德帝好幾次都是根據韓孝乎的信息,查辦了一批貪官汙吏,朝中重臣都說查得十分精準。
    這次,他雖然同意減免了廣陵、楚州等地的賦稅,還讓戶部壓縮了邊關軍費用來賑災,救濟災民。可是,他心中總有狐疑,為什麽早不早,遲不遲,恰好正在邊關要同蠻夷展開大決戰,正需要巨額軍費的時候,這些地方偏偏災情如此嚴重,所以,他動用了韓孝乎,讓他以司隸台巡查使的身份下去巡查,看看那些地方的災情是不是真的。
    他看著韓孝乎問道:
    “韓愛卿,半年多不見,朕看你黑了許多,想必這趟下去辦差比較辛勞,不知你這回有無所獲啊?”
    韓孝乎一如往常的幹練,說:
    “稟報陛下,微臣此去廣陵、楚州等地,不但聽取了各地州郡縣衙官吏的稟報,還暗中走訪市集與民間百姓人家,發現此次這些地方的災情,為咱們大梁國立國以來所罕見。這些地方短時期內江水暴漲,百姓房屋傾塌無數,道路被毀,良田被淹,很多百姓甚至還被洪水衝走。
    “洪水過後,很多災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情形甚為悲慘。幸得聖上及時減免這些地方的賦稅,並下撥賑災銀兩,百姓才勉強維持基本的溫飽。當微臣把陛下的善舉告訴那些百姓時,許多善良的百姓當場跪地祈禱,祝聖上這位千古明君萬壽無疆……”
    自從韓孝乎住進了澄如給他們母子倆建的新居之後,又在曹師堂的府中見識了奢華的排場,他的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感到自己的前半生真是白活了。想到自己在朝廷為官兢兢業業,以清廉自守,卻仍在京城買不起像樣的房子。自己雖然孝順母親,但卻不能讓自己的母親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於是,麵對澄如和曹師堂的拉攏,韓孝乎的心理慢慢發生了變化。
    那天,他從吳國公府離開之後不久,曹師堂又找到了他,對他又是一番好說歹說,並允諾,隻要韓孝乎效忠澄如,那麽澄如今後如果能夠入主大內,韓孝乎立刻可以封侯拜爵。韓孝乎經過許久的權衡利弊之後,他終於決定搭上澄如這條船,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老母親能過上好日子。所以,今天他麵對景德帝的詢問,他就歪曲事實,並大大的歌頌了景德帝一番。
    從平常不大會說好話的韓孝乎嘴裏,聽到這番話,景德帝心中更是得意,想不到自己的善舉能讓災民如此感激涕零。不過,他還是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
    “如此說來,那幾個州郡地方的官吏還是很盡職的嘍?”
    “陛下聖明,據微臣這些日子的明察暗訪,這幾個州郡的官吏在此次賑災過程中還是非常盡職,所以,百姓無不感念陛下和朝廷的恩德。”
    “嗯,好,那賑災的事,你還有什麽需要再稟報的,你就寫個奏折交給恕親王吧,他自會處置。韓愛卿,你身為黑衣社統領,朕允你風聞奏事,你說,當今朝中,大家對恕親王有何議論?”
    韓孝乎既然已經投靠澄如,麵對這樣的問題,他心中早有準備,他深知,如果把澄如的威望和能力大加褒揚,可能就會引起景德帝對澄如的忌諱,所以他就說:
    “陛下,對於恕親王,微臣一直在暗中觀察,並且通過黑衣社的人潛入一些重臣的府邸,暗中窺探他們對恕親王的議論。總體上,大家認為恕親王處理政事中規中矩,在外言必陛下,絕無恃寵而驕之態……”
    “嗯,看來他還沒有辜負朕意嘛,不過,有人說他暗中籠絡朝中重臣,結黨營私,你以為如何呢?”
    “陛下,恕親王既為總理大臣,開府建衙,朝中重臣因為政事,也多有往他府邸走動,微臣以為,這並非結黨營私,而是為了更好的處理朝政,不辜負陛下對他的重托啊。”
    景德帝雖然任命澄如擔任總理事務大臣,讓自己從繁瑣的朝廷政務中脫離開來,但是,他卻遲遲沒有確立澄如儲君的位置,這是因為,景德帝作為一個帝王,他內心最為關注的是自己的安全,而澄如歸為親王和總理大臣,在他的布局中僅僅也隻是一顆保障自己安全的棋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他的布局中,澄如負責朝政,讓國家秩序正常運轉,確保整個社會的穩定,這是最基本的底線。但是,他對澄如並沒有完全信任,而是又安排了澄歡、澄陽一同襄理朝政,實則是對澄如的監控,所以,有時他們兩人與澄如意見不合時,景德帝就故意對他們兩人有所偏袒,不讓澄如一枝獨大。
    另外,他設置了密折製度,這柄懸在朝臣頭頂的達摩克裏斯之劍,這更讓朝廷重臣感到惶恐,他們隻能向景德帝效忠,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而韓孝乎的黑衣社,更是極為神秘,它雖然無處不在,但大家卻對它無法找尋,所以更被景德帝視為自己最後的重器。
    可是,景德帝忘了一點,就是他自己也會即將老去,他以為的那天衣無縫的製度安排,現在因為他自己健康情況的每況愈下,開始出現破綻。
    景德帝對韓孝乎的回答頗為滿意,在朕的安排之下,誰敢對朕有異心呢?還有老七更是英明神武,在外統兵征戰,對京城的澄如幾個也是一種震懾,各方的勢力處於相對的平衡之下的時候,作為最高的帝王才是最安全的。景德帝是這麽認為,也是一直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設計朝廷的製度。
    可是,他所不知道的是,看似大家對他充滿著景仰,實則大家各有所圖,而韓孝乎暗中的改換門庭,隻是景德帝麵臨危機的開始。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