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馬周進宮

字數:2974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因為宵禁的原因,一到了晚上基本上黑乎乎的一片,沒有後世大唐不夜城的繁華,除了巡邏的武侯外幾乎看不到任何人。
    而此時鄖國公府內卻是燈火通明,張亮坐在書房的主位上嘴裏罵罵咧咧的怒斥著“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可現在看看你們一個個的,平日裏那舞文弄墨的勁頭哪去了,老夫怎麽養了你們一幫廢物!今日若是寫不出一二三來,明日你們都滾出府去自謀生路去吧!”
    眾幹兒子們聽了張亮的話,嚇得紛紛低頭,其中一個較為機靈的趕忙說道:“義父息怒,這奏折關係重大,聖上心思又難以捉摸,孩兒們實在是怕有所差池才謹慎萬分。”
    張亮哼了一聲,“再謹慎也得動筆,莫要拖延。”
    這時,角落裏一個平時沉默寡言的年輕人站了起來,緩緩開口道:“義父,孩兒倒是有了些想法。如今聖上重視民生,這次旱情之事應該是陛下提前布置,我們不妨從輕避重,簡單的按平時災情處理,然後再從百姓安居樂業、賦稅減輕後的繁榮景象入手,再提及邊境安穩,將士用命。但也要隱晦道出仍有小股匪患之類需解決之處,這樣雖然暴露您不太懂的政事,但明顯一看就是出自您的手筆,畢竟您是武將嘛,而且如此以顯聖上決策之英明。”
    張亮聽後,眼睛一亮,其他幹兒子們也紛紛稱妙。於是眾人立刻按照這個思路奮筆疾書。不多時,一份奏折便已擬好。張亮滿意地點點頭,心想這群小子還不算無藥可救。隨後他小心將奏折抄寫了一遍收好,準備次日呈給李世民。
    到了第二天早朝,當所有大臣都交上了奏折之後,李世民卻也沒有直接一個個打開查看,隻是道了句各位大臣都用心了後,便開始了每天的正常模式,弄得一幫人不知如何是好,正愁沒有話題時,一個禦史卻上前一不出列躬身道“啟奏陛下臣有本上奏!”
    李世民抬眼看向那禦史,淡淡道:“愛卿所奏何事?”
    禦史朗聲道:“陛下,臣彈劾鄖國公張亮以收假子為名圖謀不軌。”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張亮臉色一變,當即出列,大聲辯解:“陛下,此乃汙蔑。臣收養義子不過是看他們孤苦伶仃,絕無任何不軌之心。昨夜微臣與眾子精心撰寫奏折,隻為向陛下陳述民間之事,足見忠心。”
    底下程咬金捅了捅李績小聲道“怎麽樣!今日之事恐怕不會善了,一會兒咱們要不要拱拱火?”
    “沒這麽快,陛下這是警告一下他,這次誰拱火都沒用,沒看字向跟咱武將不和的文臣們都沒動,他們精著呢!你都看出來了,他們豈會不知道?”
    “你這是誇俺還是損俺呢?”……
    李世民目光平靜,讓人看不出喜怒,對阿難道:“將鄖國公的奏折呈上來。”
    阿難急忙恭敬遞上,李世民仔細翻看,片刻後道:“這奏折確如武將手筆,關注民生、邊境,也承認自身不足,還算誠懇。然朕也不會僅憑一紙奏折就判定你鄖國公有沒有其他想法,但朕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想當初你被那竇建德擒住之時也沒有背叛朕,現在都是享受時候了,估計你更不會背叛朕!”,說完而後轉向禦史“汝彈劾張亮,可有證據?”
    禦史急忙回道:“陛下,鄖國公收養眾多假子,勢力漸大,且常與人秘密集會,形跡可疑。”
    張亮也許是氣得也許是嚇的渾身發抖,連連高呼冤枉。李世民沉思良久道:“此事朕會派人詳查,若鄖國公清白,定不輕饒禦史誣告;但若真有罪責,張亮休怪朕無情!”
    張亮與禦史皆伏地應諾,朝堂氣氛凝重無比……
    散朝之後,李世民留下了房杜和長孫無忌,來到了偏殿,將收上來的折子分給了他們檢閱,當然他們自己的都分在了李世民手裏。長孫無忌還以為是與他們商量張亮之事,結果沒想到是來看奏折。
    三人細細檢閱著奏折,忽然,房玄齡眼睛一亮,指著一份奏折道:“陛下,這份奏折文采斐然,分析事理清晰透徹,實非一般人所能寫出。”
    李世民接過來看罷,亦是點頭。他心中好奇,這奏折竟是中郎將常何所寫。對於他李世民還是非常有印象的,想當初要不是他在玄武門死守,估計這會自己能不能過著都說不太好,可他怎麽會有如此問製之才呢?哼!弄不好是幕僚門客所書,不過見地還是有的,得見見!
    想到這李世民轉頭對長孫無忌說:“常何倒是竟有這般才華,朕之前倒是未曾注意,輔機你也看看,朕是小看了他!”說完將奏折遞給了長孫無忌又對阿難道“好久沒見過他了,倒是怪想念的,阿難傳他進宮進諫。”
    常何接到詔令,心中忐忑不安。進入宮中,拜見過後,李世民也不客氣溫和問道:“常何你這奏折寫得甚好,朕想聽聽你對當下局勢的看法。”
    常何硬著頭皮答道:“陛下聖明,臣以為如今雖盛世初現,但仍不可懈怠,對內需持續發展民生,對外則要鞏固邊防。”
    李世民微微一笑好像看穿了他心裏所想一般道:“這些道理朕自是知曉,愛卿可有獨特見解?”
    常何額頭冒汗,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李世民見狀也不再逗他,輕笑道:“愛卿莫慌,你常何幾斤幾兩朕還是知道的,倘若讓你出證你肯定沒有問題,但要是說著文製你還真不是那塊料,你也不必緊張如實說來便是。”
    常何撲通跪下,坦白道:“陛下恕罪!此奏折的確不是臣一人所寫,乃是臣之好友家中幕僚馬周代勞,臣隻是負責抄寫。”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大笑:“原來如此,朕倒想見見這位馬周。來人宣常何府中幕僚馬周進諫!”
    常何聽後大大的鬆了口氣,心道哎!也不知道這是把自己好友馬周推了出來是好是壞,馬周呀馬周!一會兒來了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