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馮盎進京

字數:2625   加入書籤

A+A-


    貞觀五年三月二十二長安城內繼橄欖球賽後又迎來了一場熱鬧,越國公馮盎攜嶺南各部酋長來長安稱臣納貢,而李世民表現出了對馮盎進京特別的恩寵,親自帶著文武百官來到了朱雀門夾道迎接。
    李世民為什麽會對馮盎如此重視呢?其原因還在於馮盎本人的傳奇及其祖母冼英冼夫人的高義之舉。
    馮盎,字明達,高州良德今廣東高州)人,自稱十六國時期北燕君主馮弘的後裔。馮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便逃往高句麗,派其子馮業帶領三百人渡海歸順東晉。北燕滅亡後,馮業留在番禺今廣東廣州市番禺區)。馮業的孫子馮融時,擔任南朝梁羅州刺史。馮融的兒子馮寶,娶嶺南高涼的越族大姓冼家的女兒冼夫人為妻,因而成為高涼地區越族的首領,南朝梁任命他為高涼太守。馮寶與冼夫人生子馮仆,馮仆即馮盎的父親,石龍太守。
    冼夫人早年嫁於高涼太守馮寶。二十三歲被推為俚族首領。她在數十年的時間內,成功使周邊各族歸服,所管轄的地域東至陽江陽春,西至廣西部分,南至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後來,冼夫人親自率軍,與陳軍共同平定廣州刺史歐陽紇叛亂,被冊封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其鹵簿一如刺史之儀”。陳朝滅亡後,冼夫人被嶺南數郡尊奉為“聖母”,保境安民。
    隋朝開皇時,她憑借民間聲望便可振臂一呼自立為皇,但她並沒有這麽做,而是毅然決然歸順隋朝,為華夏的統一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
    而馮盎更是馮盎少年時很有謀略,英勇善戰。隋朝開皇年間581年—600年),馮盎以祖輩功勳而受任宋康今廣東陽西)縣令。開皇十年590年),番禺夷人王仲宣起兵造反,嶺南地區各族首領多起兵響應他,於是王仲宣率軍包圍廣州。馮盎的祖母冼夫人派其孫子馮暄馮盎之兄)率軍救援廣州,馮暄一向與叛軍將領陳佛智友善,於是故意逗留不進。冼夫人得知後十分憤怒,就派人到軍中逮捕馮暄,關押在州城監獄;另派馮盎率軍討伐陳佛智,馮盎擊敗叛軍,將陳佛智斬首。馮盎率軍進至南海,與隋朝大將軍鹿願的部隊會合,然後與廣州守將慕容三藏合兵攻打王仲宣,王仲宣的部隊潰敗,因此廣州得以保全。隋文帝因馮盎平叛有功,任命他為高州刺史。
    義寧二年618年),隋朝滅亡,馮盎趕回嶺南,集聚民眾,自任首領,統率部眾五萬人。不久,馮盎以蒼梧、高涼、珠崖、番禺地區依附割據嶺南的林士弘。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廣州一作番禺)、新州今廣東新興)的賊帥高法澄、冼寶徹殺死原隋朝官吏,占據二州,歸附於林士弘。馮盎率軍打敗他們。不久,冼寶徹的侄子冼智臣重新在新州集聚軍眾,自稱首領,與馮盎對抗。馮盎率軍進討,兩軍剛交鋒,馮盎就脫下頭盔大聲喊道:“你們認識我嗎?”敵方軍眾大多扔下武器,脫下戰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反叛者的隊伍因而潰散。馮盎活捉冼寶徹、冼智臣等人,於是占據廣州、蒼梧今廣西梧州)、朱崖今雷州半島、海南島一帶)的地盤,自稱總管。當時,有人勸馮盎說:“隋朝已是末世,分崩離析、時局動蕩,國內大亂;唐王雖然應運而生,但他的影響、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嶺南、百越之地尚無所歸屬。明公攻克平定二十個州,占地方圓數千裏,豈是趙佗的九郡能相比?現今名份還未確定,請加‘南越王’名號。”馮盎說:“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經五代,州郡長官所轄之地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已有,人世間的富貴,像我這樣的都少有。常常怕承擔不起重擔,使先人蒙受恥辱,怎麽敢效法趙佗自己稱王一方呢?”由於馮盎治理有方,嶺南局勢穩定,社會安寧。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十八日,馮盎接受唐朝名將領李靖的檄文,率領部屬歸順唐朝。唐高祖李淵在馮盎的轄地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今廣東陽江)總管,封吳國公,不久改封越國公,任命馮盎之子馮智戴為春州今廣東陽春)刺史、馮智彧為東合州今廣東雷州)刺史。不久,唐高祖再改封馮盎為耿國公。
    其實馮盎當時的處境和他的祖母冼夫人很像,別看李靖號稱軍神,但在馮盎看來也就那樣,別忘了嶺南之地多丘陵山脈原始森林成片成片的,就是瘴氣和氣候就夠李靖喝一壺的,別說在時不時森林中再竄出一夥兒人。
    可馮盎一是為了保全祖母之名,二來不想連年的征戰,所以效仿了冼夫人歸順了大唐,即使在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後也沒有起什麽心思,並派馮智戴前往長安做為質子以安李世民的心。故此才有了李世民以最高規格來迎接他。
    馮盎走到李世民麵前,恭敬地行了大禮:“拜見陛下!陛下如此聖恩盎心中惶恐,臣等嶺南之人特來朝拜。”
    李世民趕忙上前扶起馮盎,笑道:“愛卿此來,朕心甚悅。愛卿祖孫二人皆為忠義之士,嶺南能得安定,愛卿功不可沒。”說罷,拉著馮盎的手一同走向皇宮大殿。
    進入殿中,盛宴早已備好。酒過三巡,李世民說道:“朕聽聞嶺南奇珍眾多,更有獨特的風土人情,愛卿可否說來聽聽?”
    馮盎拱手應道:“陛下,嶺南物產豐富不假,然最為珍貴者乃是人心向順。臣自幼承蒙祖上教誨,深知忠義之道,如今大唐盛世,臣願全力協助陛下,讓嶺南與中原更加緊密相連。”李世民龍顏大悅,當即賞賜諸多珍寶。
    宴會之後,李世民單獨召見馮盎,低聲問道:“愛卿,朕欲在嶺南興修水利,推廣耕種之術,愛卿意下如何?”
    馮盎心道這是要往我那安插釘子呀!哎!自己明知也不能如何呀!於是假裝沉思片刻回道:“陛下此舉利民,臣定當全力配合官府,確保諸事順利。”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