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水泥的技藝

字數:3293   加入書籤

A+A-


    “拜見燕王殿下!……”
    “嗯!都免禮吧!聽老趙說你們一家以前燒的石灰?”
    “回王爺!的確如此,隻因雨天耽誤了工期被罰為奴……”
    “這個本王管不了,耽誤了就是耽誤了,畢竟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過本王倒是可以給你們一家個機會,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王爺您的意思是?”
    “本王的意思是給本王做工兩年,但兩年內得給本王燒製出本王想要的東西,然後本王就可以給你們家放良,你看如何?”
    年輕的一聽滿臉的興奮之色,卻聽中年人道“不知王爺要燒製什麽?老奴隻會燒製石灰,其他的恐怕無能為力!”
    “嗬嗬!還算謹慎!本王要的就是你這燒製石灰的技藝,不過本王想要的石灰比你之前燒製的要結實的多,隻是具體怎麽燒製還得看你的,走吧!本王見你應該是一家之主,隨本王到帳中一敘!”。李恪說完也不管那中年人的答不答應自顧自的就往回走去!
    那中年人猶豫了了一剛要邁步,就聽年輕的道“阿爺!要不還是孩兒去吧,萬一要是……”
    “不用,這小王爺看著不像壞人,前幾天見你娘她們說在四季祥過得還行,萬一有事你們以後就聽你二叔的,老老實實的燒窯做工吧!”,說完就頭也不回的向李恪的方向走去。
    來到營帳李恪讓左右退下隻將三德子留下,然後對著那中年人道“本王還不知道你的姓名,你簡單的說說你家的情況!”
    “回王爺!老奴本姓公孫單名慶,祖籍河南道洛陽人士,家中祖傳燒製石灰手藝,至今到俺這輩已經有六代了!”
    “嗯!不錯!本王看來是找對人了,可否識字?”
    “認得一些!”
    “好!認得就好,本王這裏有一個秘方是從古籍中得到的,可上麵隻說了原料,後麵的原料配比和技藝部分已經看不清了,本王想著將原料告訴你,然後你帶著家人去實驗,成功後就像本王說的給你家放良,你覺得如何?”
    公孫慶聽後並沒有高興,反而對李恪詢問道“王爺可否將您要燒製的東西用途告知俺?或者說成功後王爺能否隻殺俺一人,俺保證配比和技藝絕不傳於家人!”
    “哎!你想多了!”,李恪不由的心中感歎誰說這個時代人們的心眼少呀!就連一個普通的窯匠都如此,更別說當官的了!算了!跟他講真的他估計會不好好幹活兒,感歎歸感歎還得繼續不是?於是便順著公孫慶的意思繼續道“好吧!本王答應你,不過要是本王知道你私自傳授的話別怪本王翻臉無情!”
    公孫慶聽後點了點頭,一點也沒有驚訝,那表情就像是理應如此一樣,然後很痛快的對李恪道“王爺放心,老奴知道如何去做,王爺現在可以說出那原料了,老奴也好奇的緊,從古籍中記載的東西應該不歸太差!”
    李恪真想過去給他哥大比逗,瑪德就這樣就把自己的命賣了,哎!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算了反正自己也不是想真要了他的性命,還是以正事為主吧!想到這就對他開口道“好本王說你記住,其實就三四樣原料好記,石灰石,粘土,鐵礦渣!”
    “王爺!石灰石,粘土老奴都知道,也好找,就是何為鐵礦渣?”
    “這個你不用著急,就是孫岩他們以後窯裏產出的廢料,以後應該有很多,你就隻管和他要就行,一會兒走的時候本王和他說一聲!”
    “好的王爺!那下麵呢?”
    “呃……本王看到古籍上的寫的應該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將這三種東西混合在一起,磨成粉狀然後燒製,然後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熟石膏土,最後再細磨就行了。”
    公孫慶沒有再詢問隻是閉上眼睛沉思了片刻又問道“那王爺您知道怎麽才算成功了?”
    “加入一比三四的沙石,加水攪拌均勻,幹透後堅如磐石便算成功!”
    “老奴明白了,王爺的意思是由老奴來一點一點的按照各個比例試驗,然後找出最好的配比!”
    “嗯!不錯!本王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個配比隻能你知道,否則……”
    “這個老奴省得,不過這可能會費時,而且這原料……”
    “你不會少弄呀,每次就弄三五斤左右不就行了,至於時間本王給了你兩年應該夠用了!”
    公孫慶聽後也點了點頭道“也隻能這樣了,不過老奴也想要一個他們用的那種窯,王爺您看?”
    “沒問題,三德子!正好你去跟孫岩說,第一以後窯爐裏的廢料全部給公孫慶,第二給他們也建個小號的高爐窯!”
    “好的王爺!”,說完三德子就跑了出去,而李恪卻直勾勾的看著公孫慶道“老孫呀!現在沒人了,你給本王交個底兩年的時間夠不夠,太長了本王可等不是呀!”
    “這……王爺老奴也說不太好!”
    “哼!兩年!本王隻給你兩年的時間,否則別怪本王將四季祥女眷賣與他人!”
    “啊!王爺老奴盡力!到您千萬別……”
    “嗬嗬!一年半如何?而且本王不但放你一條生路,還送你一場富貴如何?”
    公孫慶懵了!……
    張老漢到底是沒有跟李恪回王府,說是王府也沒什麽事,倒不如一起和王老漢在軍營搗鼓高爐煉鋼。李恪也沒有管他,隻說了句別生病就帶人回到了王府。剛進家門裴承先就跑了過來說是有急事,李恪也不怠慢,直接將他帶到了書房。
    “王爺!萬年縣通善坊有幾個刁民跑到縣衙告狀去了,結果被萬年縣令給壓了下去,估計是不敢得罪太子,您說這是不是個機會?”
    “表兄呀!不是本王說你,你得沉穩點,現在剛壓下去,不是還沒爆發呢嗎?你著什麽急?具體是什麽事呀?”
    “嘿嘿!王爺!您教訓的是!那有什麽大事,就是現在建的房屋與當時說的時候不太一樣少了幾尺,而且吧……”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