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李世民夫妻談話

字數:3072   加入書籤

A+A-


    “陛下!如果是大唐百姓人人都識字的話,那大唐盛世豈不是指日可待!”
    “嗬嗬!要是快的話朕這輩子還能看到,慢的話就得看高明的啦!怎麽樣?還覺得是恪兒把高明往商路上引嗎?”
    “陛下!”,長孫皇後嬌聲的喊了句然後繼續道“您不說臣妾是關心則亂嗎?再說了臣妾一個婦道人家哪裏懂得這麽多呀!”
    李世民嘿嘿一笑道“恪兒對太子還是不錯的,在高明行冠之時將白疊子的功勞讓給了他,這可是將來能載入史冊的功績呀!朕都有些羨慕,恪兒說給就給了,而且他該早就看出了高明現在很想和他一樣賺錢,想勸高明收心,但他又不能直接說,如果說了怕是高明甚至輔機他們會認為恪兒的目的不純,所以才想了這麽個法子,變相的用太子之手來建立學堂,一來會提高太子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二來實實在在的讓百姓得到實惠,三來對大唐以後的盛世繁榮打下基礎,恪兒背後之人不簡單呀!”
    “啊!陛下那是否知道是誰?還是……”,長孫皇後不知是故意還是真的被李世民的話嚇著了。
    “放心!不是壞事,恪兒目前來看應該還做不出如此老練之事,這也是朕猜測的,目前還沒有找到此人是誰,但對大唐,對朕,對高明沒有壞處隻有好處!這也說明高明這做兄長做的不錯,想當年如果大哥對朕也如此,朕也不會……”
    “陛下!事情都過去了,不提也罷!倒是恪兒那裏,無論是否背後有高人,理應補償這孩子!”,長孫皇後聽到李世民要回憶以前的事便直接打斷道“要不還是把封地給他換回去吧,或者是換個富饒的地方!”
    “嗬嗬!不必了!朕倒要看看恪兒那背後高人如何在寒苦之地創建一個富饒之地!再者就算朕與你同意,其他的大臣估計不會放心的!”
    長孫皇後聽未搭話,心裏也不由的警惕了一下,但想了想自己的兒子李承乾,心還是穩定了下來,她知道李世民無論如何是不會更換太子的,因為他自己得位的原因,所以很清楚李世民怕以後在皇位上發生什麽,也對這樣的事是零容忍的。但今天的對話雖然是說給自己聽的,估計也是變相的說給李承乾和自己的哥哥聽的,所以自己真的還是要勸勸兩位至親。
    李世民見長孫皇後沒說什麽嘿嘿一笑“觀音婢,不必如此!有朕在他們兄弟之間不會有什麽事的,現在恪兒走上了自己的路,雖然給皇家抹了點黑,不過也給其他的親王弄了個榜樣,也算是不錯的一條路,隻要不太過分混個富裕平安也算是好事!”
    “那陛下更應該獎勵他一些了!不如……”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朕自有打算,今年恪兒和青雀都授衣了,明年他倆皆是到了行冠的年紀,禮成之後朕打算讓他們都上朝來聽政議政,再過一年就應該有人讓他們去封地了,朕雖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作為親王也隻能如此!”
    一聽到讓李泰去封地,長孫皇後臉上也露出了不願之色,歎了口氣道“陛下您就不能讓他們晚些去嗎?至少也得等他們完婚之後呀!那怕是後年他們才多大呀?”
    “朕也不想呀!算了到時候再和輔機商量商量吧!”
    也不知李世民是故意說的還是隨意說的,但長孫皇後聽後也明白了一點意思想讓青雀在長安多留幾年也不是不行,但李恪也得一樣,否則那就都去封地,就看你們為了太子還是為了李泰!
    沒等長孫皇後回神李世民又道“對了!高明的婚事是不是你和朕該多關心一下了!”
    “啊!陛下怎麽想起這事來了?”
    “這不是太上皇派人給朕傳話了嗎,說是他給恪兒說了門親事,就是荊州大都督應國公武士彠的嫡長女。”
    長孫皇後想了一下道“應國公的女兒才多大呀!太上皇是怎麽想的?”
    “估計是應國公想和太上皇做親家,但太上皇怕以後……,哎!所以就把恪兒推了出來,而且恪兒連彩禮都給了!”
    “嗬嗬!陛下您別說笑了,恪兒自己就把彩禮給了,說出去誰信呀!”
    “算是彩禮吧,一種新式的茶葉,估計應該差不多有產出了,應該在下雪之前就能嚐到!這次應國公的奏折上也請了旨,希望年前來京,說是一來看看太上皇,二來參加大朝會,三來嘛希望將親事定下。嗬嗬!恪兒這一個王妃,兩個孺人都齊了,高明那不抓緊行嗎?”
    “那真得抓緊了,臣妾明日就著手此事!”
    “嗯!太子妃得選個賢惠的,不求如你,能有你一半朕就欣慰了!”
    “陛下!瞧您說的,臣妾哪有您說的那麽高好!”
    “朕說錯了嗎?”,李世民微微笑了笑繼續道“再把兩個良娣也選了吧,爭取今年都能定下來,對了這兩個就看看國公家裏有沒有合適的!”
    “臣妾遵旨!”……
    李世民兩口子在給李承乾定終身大事的時候,今天第一次去早朝的裴承先也沒有閑著,回來用完午膳後,便把萬年縣主薄等一眾手下召集在了一起。
    “劉主薄,咱萬年縣在長安城外一共有多少土地?無主的有多少?陛下賞賜的有多少?百姓們手裏有多少?”
    一連串的多少把主薄問的一愣,隨即他便陷入了思索當中,裴承先也沒有打擾靜靜的等著,片刻後劉主薄回過神道“回縣令大人,咱萬年縣一共有土地約十三萬八千畝,其中良田六萬兩千畝,山地林木三萬畝,旱地三萬六千畝,河道湖曲三千畝,村莊道路五千畝作坊軍營兩千畝!大部分都良田都被陛下賞賜的差不多,還有一部分在百姓手裏,但百姓土地多以旱地為主,無主之地也就是山林和湖河曲了!”
    “可有造冊?”
    “這……,有是有,不過與實際有些出入!”,劉主薄回答完後心重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這縣令要幹什麽?難道是去了趟早朝,陛下給下了新旨意,難道要徹查城外土地!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