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都不知所措

字數:3144   加入書籤

A+A-


    “學識有!看的遠,而且辦事也很圓滑!就是資曆還差了些。”
    “嗬嗬!能你有如此高的評價看來是真的很不錯,克明的身體不太好了,跟朕提了兩次辭官了!朕估計最晚能壓到年底,明年他在中書省的位置你覺得誰合適些?”,李世民很跳脫問道。
    長孫無忌聽後略加思索我說這老杜今日怎麽這麽反常呢?原來如此,還以為他和房玄齡破裂了呢!不過陛下如此一問很顯然馬周是不可能的,但在這時提出馬周肯定是想讓他進一步,至於誰來代替杜如晦那就是無所謂了,畢竟房玄齡還在呢,中書省不會有什麽大事,世家的估計是不可能的,那隻有從其他的地方選,不如推薦一下。於是便開口道“陛下,虞世南,舅父高士廉等均可!”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倒是與朕所想不差,不過這國土司人員多了,怎麽也得增加點副手,朕觀你對馬周印象不錯要就把他調過去如何?”
    “陛下不是說馬周要留在門下省,將來……”
    “這個無妨,等國土資源司成部之後,正好可以讓他曆練幾年,蕭瑀的身體應該還能堅持幾年!”
    “那就全憑陛下做主!”
    “對了!衝兒和長樂的婚事過了年就著手準備吧,你覺得後年完婚可好?”
    “謝陛下恩典!”
    “嗬嗬不必如此,不過等長樂嫁過去你可要衝兒好生對待!”
    “陛下放心!早在賜婚時臣就叮囑了衝兒,他要是敢造次臣就饒不了他!”……
    轉眼三日過去了,裴承先沒有等到有人火燒縣衙,也沒有得到地契被偷的消息,這樣他有點摸不著頭腦了!於是晚上便來到了王府,與燕王李恪談論此事。
    “怎麽樣表兄本王沒說錯吧?是你自己想多了,這樣做純屬多此一舉,要是別的地方上興許會發生,但這可是長安城!天子腳下!他們不可能為了多占點土地去縣衙偷東西或是火燒府庫!大不了退回去不就得了,犯不上!”
    “王爺愚兄受教了!不過這怎麽還回去呀?”
    “無妨!明日你按計劃出城,讓主簿拿出來,然後回城再放回去不就得了!”
    “嘿嘿!也是,那愚兄明日可就要開始了!”
    “放心吧!尉遲家,程家,秦家和李家本王都打過招呼了,你就按個的查就行,然後責令他們退還,要做到不卑不亢,如有阻攔就記下,可不要與人發生爭吵,就算他們不認也沒事。”
    “好的王爺,愚兄記下了,還有其他的嗎?”
    李恪想了想搖了搖頭“沒有什麽事了,主要還是注意安全,要不本王讓阿九跟著你?”
    “啊!不至於吧!他們連地契都不敢動,難道他們還想殺害朝廷命官?”
    “殺你是不可能的,估計蠱惑百姓鬧事還是能做出來的,這樣吧,明日開始本王讓親軍拉練,主要就在你去的地方附近,如果真有百姓搗亂也好照應一下!”
    “那就多謝王爺了!”
    與此同時武德殿內,李泰思索著今日早朝反饋回來的信息裴承先的事在長安傳的沸沸揚揚,為什麽還沒有動靜?是在給勳貴們下套呢?李泰越想越覺得事情蹊蹺,裴承先此舉看似平常卻暗藏玄機。他決定派人暗中觀察裴承先接下來的行動。
    第二日,裴承先按照計劃出城行事。城中勳貴們雖表麵鎮定,但內心實則慌張。他們聚在一起商議,覺得裴承先是故意針對他們,可又摸不清背後是否有更大的勢力支撐。
    而裴承先這邊,每到一處農莊查地契之事,都是小心翼翼。那些農戶看到官府來人,皆誠惶誠恐。當裴承先指出地契的疑問時,有的農莊主支支吾吾,明顯心中有鬼。
    李泰收到手下密探傳來的消息,嘴角微微上揚。他心想不管裴承先目的為何,這一場清查必定會攪動長安地下暗流湧動。若勳貴們反撲,那必然露出更多馬腳;若他們就此收斂,那這隱藏的土地兼並之風或許能夠稍稍遏製。但無論結果如何,他都要坐山觀虎鬥,等待最好的時機介入其中。
    裴承先連著查了幾日,手中記錄下諸多可疑之處。那些勳貴們愈發坐不住了,開始商量對策。有人提議賄賂裴承先,卻無人敢出麵。另一邊,李泰密切關注著局勢發展。
    這日,裴承先查到一家與長孫順德家有關的農莊。莊主態度蠻橫,拒不配合,甚至煽動莊戶驅趕裴承先等人。正在此時,李恪安排的親軍恰好趕到。親軍將眾人鎮住,裴承先得以繼續查證,但為強行責令歸還。
    然而尉遲的莊子,程咬金家的莊子,秦瓊及李績家的莊子都乖乖的按照萬年縣的地契,把多出來的土地歸還給了萬年縣衙!
    此事很快傳遍長安城,勳貴們感到巨大壓力,開始互相猜疑指責,擔心被同伴出賣。李泰見狀,決定暗中推波助瀾。他派人散布謠言,稱皇上已對土地之事極為不滿,欲嚴懲涉事者。殊不知這樣一來倒是成就了裴承先!
    這謠言讓勳貴們陣腳大亂,甚至一些人悄悄找到裴承先,表示願意歸還多占土地,隻求從輕處理。裴承先來者不拒,都是一樣的說詞你們多慮了,陛下沒有下旨,都是萬年縣例行公事而已!
    期間也有禦史在早朝彈劾裴承先如此做法有違族製,李世民聽聞後,表示此乃縣衙正常之舉乃是分內之事,況且他隻是測量徹查,並未上報,何來違製!然後又讚賞裴承先之舉,並下旨對主動歸還者既往不咎。
    勳貴和官員們都摸不清了,還回去吧!丟了勳貴和官員的臉麵,不退吧又怕真是李世民翻臉,畢竟這可是弑兄囚父的主!
    直到裴承先巡查完了整個的萬年縣後,朝中也沒有出現任何關於土地,特別是萬年縣土地的彈劾,人們才放下心來。
    這場圍繞著地契的風波漸漸平息,而李泰則在暗中謀劃著如何利用這次事件獲取更多利益,結果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有的人就不幹了……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