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李世民預感
字數:2749 加入書籤
第三百零一章 李世民預感
“陛下!萬萬不可呀!”,楊纂一聽就炸了“陛下!臣雖然隻是個縣令,但臣深知這人頭稅乃是稅收中的大項,如果取消那國庫收入將會大大減少,到時賑災,修路,發兵等事宜怕會延誤,久之恐生事端呀!”
李世民穆然的點了點頭,楊纂說的他作為皇帝當然最清楚不過,隻是作為上位者反應沒有楊纂那麽大而已。隨後看著馬周道“他當真是如此說的?”
“回陛下!裴大人的確說,臣當時聽了也和楊大人一樣反應激烈,隨即就和他爭辯了起來,但他悄悄的告訴我一會等去下一個村莊時讓我和他悄悄回來,當時臣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便讓其他人梳理下一個村莊,臣和裴大人,又返了回去,結果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什麽問題?難道是……”
“楊大人說實話,我一開始真的不信,就算是我和裴大人親眼看到了我也不信,後來我自己沒有裴大人跟著又偷偷跑回剛查完的村莊……我信了!而且我又化作一回乞丐,又化作過小商販問過村裏的孩子,我才徹徹底底的相信!”,馬周說完又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和您說這些並不是來告狀的,也不是揭發百姓們隱瞞人口的,臣隻是想告訴您這個現象不是一兩個,也不是一個地方,臣以為……”
“應該是大唐全境都有可能。而且可能有許多明白的縣令都清楚,並且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對吧!楊大人?”
“臣……臣……”
李世民並沒有發怒隻是歎了口氣道“好了!你們先退下吧!今日關於人頭稅的事誰也不準往外說,否則別怪朕翻臉無情!”,李世民說就衝著二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下去,然後就自顧自的走向了偏殿的窗戶,推開後扶手向外邊望去。
馬周與楊纂聽到李世民讓他們退下也沒囉嗦,直接出了太極宮,到了殿外楊纂對馬周帶有責備的道“馬大人!您可真敢說呀!”
馬周微微一笑道“比不了楊大人,您可是敢抬著棺槨堵門的人呀!”
“馬大人,您就不要笑話本官了,本官為了什麽您不清楚?估計換做是您可能比本官更熱鬧,這總歸是咱們這些當官的為了政績也好為了麵子也罷,但您這人頭稅的事一說恐怕會涉及千千萬萬,大唐的百姓們不易,長安周邊的百姓更不易,關中弟子這些年死傷的太多了,哪家不是少報漏報的,有許多老人帶著孩子,就幾畝永業田,在把孩子的人頭稅交上估計隻有賣地的份了,藍田縣那邊也一樣都是這麽過來的,再說了也不是一直藏著,等孩子大些一般到了十四五的都會自己報上來。哎!您如此一說不知是福是禍呀!”
“楊大人!你以為本官是為了這點政績就不知好歹的人嗎?本官也是寒苦出身,怎會不知民間的疾苦,但是楊大人您難道真想著百姓們這樣一直下去嗎?辛苦一生隻能果腹?”
楊纂聽完了馬周的話不由的苦笑了一下道“嗬嗬!馬大人您剛進官場,理應如此,就像當年本官一樣,可大人別忘了就世家這一關陛下有時也無可奈何!哎!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本官隻求被別裴縣令比下去就行,實在比不過他,本官就去下等州做個別駕什麽算了!”,說完就搖了搖頭對著馬周拱了拱手轉身離去。馬周看著他的身影自語道“裴承先呀裴承先!陛下這我給你提前墊話了,楊纂的意思也給你打探出來了,希望你真能做到,如此百姓們也能寬裕一些!”
“陛下!外麵有些冷,您要注意身體呀!”,阿難見李世民打開窗戶有刻鍾的時間也不說話,便不由的擔心起來提醒道。
“你不說,朕還沒感覺出來,也是馬上進臘月了,不過這雪看來是下不起來了!”,李世民回了一句便回到了龍案前,搓了搓手見阿難關好了窗戶便問道“阿難!你來替朕回想一下,朕怎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但又覺得沒有什麽都在朕的掌握之中。覺得好像有人聯合所有人在謀劃著什麽?可朕思來想去也沒有發現哪裏有對大唐或者朕不利的地方!而且也沒有心神不安,真是怪了!”
“不知陛下何時有這種想法的?”
“朕好像是剛才聽馬周說起的免除人頭稅後就有了這種想法,可朕又想到了上個月與輔機他們討論成立國土資源部的事,想到了為何要成立時就想到了楊纂抬棺堵門,然後就想到了起因他徹查長安縣地契田地,嗬嗬!雖然朕知道他是被萬年縣的事給逼得,便就想起了裴承先這個外甥!最後朕都倒回到了高明開始請旨給長安百姓修繕房屋起,也沒有發現任何的不對,而且都有百騎司的作證,難到真的是朕想多了?”
阿難聽後也有點懵不愧是當皇帝的,一天這麽多事,竟然還能記得這麽多!你讓我想,我能想到什麽呀!嗯……有了!
“陛下!老奴哪裏懂這些國家大事,非要老奴說的話,也隻有一點,那就是裴縣令為何無緣無故的開始查地契田地呢?”
“嗯!這個朕也想過,他是在早朝時被彈劾開了個什麽……便利店,後來朕給他去了代縣令,還免禮了他幾句,應該是回去後為了表現自己,就開始想幹點事出出政績,原來的萬年縣令其實也不錯,這些年把萬年縣打理雖說沒有什麽拿手的政績,倒也沒有出現什麽大錯,所以裴承先覺得有太上皇撐腰就想著整點大的,得把原來萬年縣令比下去,所以就想著別出心裁……”,李世民說著說著就沒有往下說,卡在了別出心裁上,準確的說是“出心”二字上,因為他突然想到了創新,隨即又想到了自己弄這個國土資源部不就是為了創新嗎!而創新這個詞還是從李恪嘴裏聽到的,當時自己還把國土資源部歸到了自己的創新,再聯想到裴承先,柴哲威與李恪的關係,嗬嗬!這就通了!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