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該走的還是走了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A+A-


    張揚本以為能過了上元節再走,可不為什麽,李恪大年初二就派人找到了來了趟王府。
    “末將參見王爺!”
    “免禮吧!本來打算過了上元節再走,不過本王想著上元節也可以在薊州過,所以就提前了點,你那準備的怎麽樣了?”
    “回王爺!末將隨時可以出發!”
    “好!本王這有兩封信,一是給薊州刺史的,另一封是給幽州刺史的,過幽州的時候給他就行,你到了那裏後配合薊州刺史劉徽,安排好了跟去的人,然後開了春暖和了,往北麵走走看看,記錄一下那裏的人們的生活,五六月份回來就行,這是路引!”
    張揚急忙接過三德子遞過來的信件和路引證明道“王爺您說的北麵是……”
    “長城北麵!靠東點!”
    “末將明白了!”
    “記住!隻是看看!千萬別做別的知道嗎?”
    “末將尊令!”
    “嗯!再給你三天準備,初五出發,出發時本王就不去了,你好好準備路上盡量低調點!”
    張揚應承的一聲便離開了王府,回親軍營準備去了。李恪待他走後也沒閑著又讓三德子喚來了張王兩位老漢。
    “老奴見過王爺!”
    “免禮吧!計劃提前了,初五出發,給你們三天準備,先去的主要是選址基建,本王不建議你們先倆去,待五六月份天氣熱了再去也不遲,估計明年全都要過去了!”
    “好的王爺!老奴都準備好了,既然是選址和基建那就讓老二他們去就行!”,王老漢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王爺,俺這邊也準備好了,不過目前您讓俺找的木匠想去薊州的不多,您看是不是到了那邊再說?”
    “不行!拖不得,這個得抓緊!嗯,等開了市還是讓趙缽去東西兩市看看吧!”,李恪說完見兩個老漢麵色不好看又急忙補充道“這個世道就是這樣,不過隻要活著就有希望,何況你們也知道本王對待工匠是什麽態度,希望本王有生之年可以改變一二吧!”
    “王爺仁慈!是吾等的幸事,不過王爺也不要太過自責。”
    李恪笑了笑“行了!就這麽定下來吧,告訴張老大家具的樣式和工藝,在這一年內能傳播多少就傳播多少,特別是外地來的商人,圖紙也可以賣給他們,這樣傳播的也快點!”
    張老漢聽罷直接跪地“王爺!老奴替天下的木匠謝謝王爺的恩典!”
    “這是幹什麽!快起來,趕緊去安排吧!”……
    貞觀六年正月初五,張揚前腳帶著人剛出軍營,李世民就得到了消息,聽完百騎司的匯報後自語道“嗬嗬!看來恪兒這是提前準備了,也好省得有些人到時候又來煩朕,不過還真舍不得這小子。”,說完又對著百騎司的人道“行了,朕知道了!燕王年前去跟朕說過了,想派一隊親軍去趟封地看看,一來是拉練一下隊伍,二來是送一批奴隸過去,朕準的,你們也不用大驚小怪的,不過做的還算不錯,下去領賞吧!”
    “謝陛下!”
    待那人走後,李世民又想起了裴承先年前上的關於取消人頭稅折子,當然沒通過三省直接上的,也就是長安和萬年縣有這個特權。找了出來又仔細的翻看了一遍,提起了筆思索了片刻後寫了個準字,然後又附上了一句批語限承包地者為期一年,府兵優先!……
    杜如晦到底還是沒有熬到上元節,李恪得到消息前來吊唁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行禮後安慰了杜構幾句,又意味深長的看了杜荷一眼後,給了管家一封信便就離開了。
    葬禮當天辦的很是熱鬧,送葬的隊伍排的很長,李世民可能是心情不太好,隻是吊唁了一番,下旨追封了杜如晦司空、萊國公,諡號為成。這天他沒有出宮,也沒有理會奏折什麽的,隻是坐在了有火爐的窗戶旁邊,讓阿難弄了壺酒,從早上飲到了晚上,中間長孫皇後也過來了一趟想要勸解,卻被李世民讓阿難送了出去,可見杜如晦的離去對他打擊不小!
    上元節也可能是因為大唐皇帝心情不好,宵禁沒有解除,李泰和李愔就沒能如願的出宮玩耍,當然就算出來了長安街上也沒有人。李恪用完晚膳後便找來了桂供奉。
    “見過王爺!”
    “免禮了桂老!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嘿嘿!效果不知道,但都送出去了,不過王爺您這是多此一舉,世家們互相一通氣,就能看出來是您故意放出來的,起不到讓他們互相猜忌的作用!”
    “嗬嗬!本王當然不是為了讓他們互相猜忌,本王如果說是想讓他們學習此書你信嗎?”
    “呃……王爺的意思是?”
    “你這老頭呀!在皇宮裏待久了,看什麽都想陰謀,看誰都猜忌,所以呀總是覺得本王將書送出去想幹點什麽,不過這次你真猜錯了,本王就是想送給他們!”
    桂供奉一聽疑惑的問道“那王爺為何不直接當麵送給他們呢?”
    “他們也沒有說過要呀!”
    李恪的這句反問把桂老頭整不會了,這是什麽邏輯?世家們還能明著要?人家不要你就暗著給人送去?看不懂!真看不懂呀!
    李恪見他無語了,也就不再逗他笑嗬嗬的道“你看連你都想不明白,估計他們也有點疑惑,這隻是一本簡單易懂的算經而已,不過正好可以給孩子啟蒙用,隻要世家們不是那麽太糊塗就應該能看的出來它的好處。”
    “既然這本書這麽好,那王爺為什麽還散播出去?”
    “哎!本王也是沒有辦法,光靠王府後麵的這個學堂,能教多少人出來?如果給了世家們,不管他們先教自己人,還是他們的附庸,相信可能比父皇下旨都要傳播的快,你說呢?”
    “王爺的意思是……”,桂老心中也是很震驚好書不都是自己藏起來嗎?或者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這小王爺的操作簡直是格局太大了,怎麽看都像是一個天……
    沒往下想,桂老頭一下來了精神,連笑聲都變的怪異起來“桀桀!王爺您終於想通了?看來老夫這把老骨頭還能派上點用場!”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