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趙充國獻策展才
字數:4349 加入書籤
朔風仿若一頭暴怒的猛獸,裹挾著漫天黃沙,以排山倒海之勢重重地拍打著漢軍的營帳。營帳在狂風中劇烈搖晃,發出沉悶且不間斷的聲響,似在與這惡劣的天氣頑強對抗。霍去病的營帳內,牛油燈散發著昏黃且搖曳不定的光,燈芯時不時 “劈啪” 爆響,那跳躍的火苗如同不安分的精靈,將霍去病高大的身影扭曲地投射在營帳的帷幕上。他身著玄色戰甲,戰甲上的金屬配飾在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澤,腰間懸掛的寶劍劍柄雕刻著古樸的紋路,劍身泛著幽冷的光,仿佛隨時都能出鞘飲血。
此刻,他正手持兵書,濃眉如兩座緊鎖的山峰,在帳中來回踱步。每一步落下,都帶著沉重的力量,似在丈量即將到來的戰場,又似在腦海中反複推演著與匈奴交鋒的每一種可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就在這時,營帳外傳來一陣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好似一陣密集的鼓點。“唰” 的一聲,帳簾被猛地掀開,一陣裹挾著沙塵的冷風瞬間灌了進來,吹得牛油燈的火苗劇烈跳動。軍需官李大人大步跨了進來,他的甲胄上還沾著未抖落的沙塵,仿佛剛剛從風沙的戰場中歸來。
他神色匆匆,額頭上微微沁出的汗珠在燈光下閃爍,急切地說道:“霍將軍!趙充國到了!”
霍去病聽聞,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雙眸仿若夜空中突然點亮的星辰,瞬間一亮。他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兵書,動作幹脆利落,大步流星地走到營帳門口。隻見趙充國身著一身洗得有些發白的戰甲,戰甲雖舊,卻被打理得整整齊齊,每一處褶皺都透著主人的用心。腰間佩刀的刀柄纏著褪色的布條,那布條雖已失去原本的色澤,卻擦拭得一塵不染,刀刃在微光下隱隱泛著寒芒。他身姿挺拔,仿若一杆曆經風雨卻依舊堅韌的標槍,雙腳穩穩地站立在地上,猶如紮根於大地的蒼鬆。眼神明亮且透著自信,仿若能洞悉戰場的一切變數。
霍去病圍著趙充國緩緩踱步,目光如炬,上上下下打量著,眼神中滿是審視與欣賞。片刻後,他的臉上逐漸綻開滿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驅散了營帳內的些許寒意。他的聲音洪亮如鍾,帶著與生俱來的豪邁,在營帳內回蕩:“噢!真乃將門虎子!”
趙充國聽聞,立刻抱拳行禮,動作幹脆利落,身姿依舊筆挺,猶如一棵屹立不倒的白楊。他恭敬地說道:“大將軍過獎了。” 盡管語氣謙遜,可眼中閃爍的自信光芒,卻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難以掩飾。
霍去病拍了拍趙充國的肩膀,手掌寬厚而有力,神色鄭重道:“河西之戰,你表現堪稱英勇,已傳遍整個軍營。在遭遇匈奴主力突襲時,我聽聞你先是張弓搭箭,於混亂之中精準射殺匈奴多名傳令兵,打亂了敵軍指揮體係;待敵軍騎兵衝至近處,你又揮舞長矛,帶領身邊將士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讓匈奴騎兵難以逾越半步;近身肉搏時,你抽出環首刀,左劈右砍,殺敵無數,其勇猛之勢,令敵人聞風喪膽!” 霍去病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空中比劃著趙充國戰鬥時的動作,仿佛親眼目睹了那激烈的戰鬥場景。
趙充國微微低頭,謙遜道:“末將隻是做了該做之事,全賴將軍指揮有方,以及戰友們齊心協力。若不是將軍平日裏嚴格訓練,教導有方,末將也無法在戰場上有所作為。而且,每一位戰友都奮勇殺敵,拚死守護,才讓我們在艱難的戰鬥中得以堅守。”
霍去病讚許地微笑著,微微頷首,目光如炬,仿佛要將趙充國的每一個細節都銘記於心。他接著問道:“可學過兵法?”
趙充國神色恭敬,上前一步,雙腳穩穩地站定,答道:“自小練武,閑暇時師父也曾悉心指點,對兵法略有研習。雖不敢說精通,但也略知一二。平日裏,隻要稍有空閑,我便會研讀兵書,揣摩其中的要義,期望能在戰場上派上用場。”
霍去病聽聞,眼中閃過一絲期待,緊接著拋出問題:“那麽,‘多算勝,少算不勝’出自何處,又是何意?”
趙充國幾乎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出自《孫子兵法》的《計篇》。其意為在戰略謀劃階段,需盡可能詳盡地掌握敵對雙方的情況。掌握越全麵,越能爭取戰術主動權,此為多算;反之,則難以取勝。比如在戰前,我們要知曉敵軍的兵力部署、將領特點、糧草儲備,甚至其行軍習慣等,如此方能製定出周全的作戰計劃,在戰場上占據先機。”
霍去病聽後,雙手抱胸,微微挑眉,又問:“‘守則不足,攻則有餘’,這作何解釋?”
趙充國仰頭,條理清晰地回答:“此句出自《孫子?形篇》。意思是,之所以采取防禦策略,是因為力量相對不足;而采取進攻策略,是因為力量占據優勢。行軍作戰,必須依據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攻守策略。就像我們麵對匈奴的大規模騎兵衝擊時,如果我方兵力薄弱,地形又不利於進攻,那就需憑借有利地形,采取防禦態勢,堅守待援;若我方兵力充沛,且偵查到匈奴軍陣出現破綻,士氣低落,便應果斷進攻,一舉破敵。”
“哈哈哈!” 霍去病仰天長笑,笑聲爽朗而豪邁,在營帳內久久回蕩。他上前一把抓住趙充國的肩膀,力道十足,仿佛要將自己的力量傳遞給對方:“難得,難得!我大漢朝勇士如雲,人才濟濟,何愁匈奴不滅!趙壯士,你文才武略兼備,勇猛更勝常人。往後,就隨我左右,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我定會傾盡全力,助你在軍旅中大放異彩,讓你成為我大漢的棟梁之才。”
趙充國單膝跪地,膝蓋重重地落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那光芒中飽含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決心:“末將定不負將軍期許,願為大漢、為將軍,赴湯蹈火!哪怕前方荊棘密布,生死一線,末將也絕不退縮半步。”
此時,趙充國神色變得愈發鄭重,他小心翼翼地從懷裏掏出那份兵法布陣圖,那圖雖有些褶皺,卻被保管得極為用心,邊角都被仔細地撫平過,看得出他對這份圖的珍視。他雙手將其遞給霍去病,身子微微前傾,目光緊緊盯著霍去病的眼睛,帶著一絲急切與期待,說道:“霍將軍,經過這幾次戰場上匈奴人的突襲方式和作戰方法,我觀察到他們對我方糧草輜重的覬覦之心從未消減,且極易找準時機偷襲。所以,我琢磨著,咱們可將運送糧草輜重的車輛進行改良。就拿武剛車來說,這可是個絕佳的基礎。”
趙充國微微側身,手指向圖紙上簡略繪製的武剛車輪廓,接著說道:“您瞧,武剛車一般車身極為堅固,多由木質結構打造,這木頭都是精選的硬木,堅實耐用。車且厚實,能夠適應不同的地形,無論是平坦的官道,還是那崎嶇難行的山路、廣袤無垠的草原,甚至是河流淺灘等複雜路況,它都能較為順利地通過。車上設有車廂,車廂周圍用木板或皮革等材質製成的圍擋,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車廂空間相對較大,能夠承載大量的糧草、武器、裝備等各種輜重物資,完全能滿足咱們大軍長途行軍的物資需求。而且,有些武剛車還能在車身上安裝尖銳的鹿角等防禦裝置,這在防禦時,能極大地增強其威力,讓敵人不敢輕易靠近。”
說到運輸糧草輜重,趙充國的語氣中滿是篤定:“行軍時,一車車的糧草被裝載在武剛車上,組成長長的運輸車隊,跟隨大軍前行。每一輛車都承載著將士們的希望,關乎著戰爭的勝負。為了保證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在隊伍的前後和兩側,會有專門的士兵負責護衛,時刻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以防敵人的襲擊。哪怕遇到再惡劣的天氣,像狂風裹挾著黃沙,道路泥濘不堪,或是被風沙掩埋,武剛車憑借其良好的性能,都能艱難前行,為軍隊輸送著至關重要的物資。”
趙充國微微停頓,深吸一口氣,接著描繪起武剛車組接成屏障禦敵的場景:“當軍隊遭遇敵人襲擊或需要臨時建立防禦陣地時,武剛車更是能發揮巨大作用。士兵們迅速將武剛車緊密地排列在一起,車廂與車廂相互連接,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由於武剛車本身較為堅固,前方的圍擋可以加高,能夠有效地阻擋敵人的箭矢和騎兵的衝擊。在與匈奴騎兵作戰時,利用武剛車迅速組建防禦陣地,讓士兵們躲在車後,抵禦匈奴騎兵的突襲。那緊密相連的武剛車,就像一道鋼鐵長城,為士兵們提供了可靠的掩護。根據戰場形勢,武剛車還可以組接成環形防禦陣地。將武剛車圍成一個圓圈,中間留出空間用於安置士兵、糧草和馬匹等。這種環形防禦陣地可以有效地抵禦來自各個方向的敵人攻擊,使敵人難以找到突破口。在麵對匈奴等遊牧民族的騎兵包圍時,這種環形防禦陣地發揮了重要作用,保護了軍隊的安全。士兵們在環形陣地內有條不紊地防守,相互支援,讓敵人無機可乘。”
“更關鍵的是,” 趙充國提高了音量,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武剛車組成的屏障並非單獨發揮作用,它會與步兵、弓箭手等其他兵種密切配合。步兵可以在武剛車的掩護下,進行近距離的防禦和反擊;弓箭手則可以站在車後或車上,向敵人射箭,對敵人進行遠程打擊。在作戰中,隻要善於指揮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充分發揮武剛車的防禦優勢,與其他兵種相互配合,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係,有效地抵禦敵人的進攻。在戰場上,各兵種緊密協作,以武剛車為依托,共同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霍去病接過布陣圖,仔細端詳著,不時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他說道:“好,改日,你要親自將這個作戰方案,再仔細地講給衛青衛將軍。衛將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他的見解定能讓你的方案更加完善。”
營帳外,風沙依舊呼嘯,風聲如鬼哭狼嚎般淒厲。而帳內這一番對話,似已奏響一場新勝利的序曲,趙充國的傳奇,也將在霍去病的麾下,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