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白澤機甲

字數:5882   加入書籤

A+A-


    一周後。
    小行星帶。
    這是燭龍號抵達這裏的第二天。
    前一天,所有人都在繁重的訓練中度過。
    而今天的科目,則是護衛。
    沒錯,就是護衛。
    這裏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
    聯邦這麽多戰艦是怎麽來的?
    有人會說,當然是造出來的,難不成還是地裏長出來的不成?
    這話,對,但也不對。
    因為,單靠地球以及其他那些星球上的資源,能供養出個兩三百艘戰艦,這就已經是極限了。
    更別提,聯邦還一代又一代地更新換代,以及聯邦數百年前人類的消耗。
    單單隻靠這些星球?
    不現實!
    所以,真正的答案其實是,小行星帶!
    作為太陽係內兩道天然防線之一,小行星帶除了承擔防禦之外,其最重要的作用其實是為人類供應資源。
    根據聯邦最近的數據,小行星帶內直徑超過1公裏的天體數量,大約為120萬顆。
    而直徑超過1米的天體,更是超過十億顆。
    其中,更是有著直徑近千公裏的穀神星,以及超過500公裏的智神星等矮行星或超大天體。
    更關鍵的是,這些天體中含有所有人類所需的資源,甚至還有不少地球沒有的資源。
    簡直就是一個超級資源庫。
    所以,聯邦要製造更多戰艦,就離不開這個小行星帶。
    即便是在預想中,聯邦借由小行星帶與克萊因族展開長期對峙的期間...
    也同樣是要在這裏獲取資源的。
    當然了,那個時候在小行星帶采集資源,肯定是一個危險的工作。
    因為,克萊因族也能進入這裏。
    而艦隊的護衛...
    必將會是一項重要工作,甚至可以說是高優先級的任務。
    此刻。
    四艘突擊艦,自燭龍號內駛出。
    他們的任務,是充當小行星采集艦的角色。
    同一時間,艦橋內...
    艦長椅上的並非林宇,而是參謀長秦穹。
    他在自己胸章上輕拍一下,將其激活,並切換至特定信道。
    “艦長,突擊艦已經出發,第77飛行大隊也在彈射通道準備就緒,你那邊準備好了沒有?”
    “已經就緒,讓第77飛行大隊出發!”
    “明白!”
    切斷通訊後,秦穹站起身。
    “讓第77飛行大隊開始彈射,任務是警戒及護衛!”
    “是,參謀長!”
    燭龍號的左舷上,一個個六邊形的厚重蓋板被側移打開,露出了其中通道。
    如果拉近看就會發現,這一個六邊形的通道,其實都十分巨大,並且每一條通道的內部地麵上,都有著兩條軌道。
    實際上,第77飛行大隊的人一直都有個疑問。
    為什麽是兩條彈射軌道?
    以至於,戰機在裏麵要麽固定在左邊軌道上,要麽固定在右邊軌道上。
    但不管你使用哪條軌道,戰機都不會在通道中央。
    看上去,無比的別扭。
    甚至還有飛行員開玩笑說,這是為了害怕彈射軌道發生故障。
    你看,即便真出了這樣的問題,另一條軌道不是還能用?
    如此一來,可以確保戰士絕對不會因為彈射軌道故障,就導致整條彈射通道無法使用。
    還別說,這個離譜的說辭,竟然得到了整個大隊所有飛行員的一致認同。
    下一刻,一架接著一架的戰機彈射而出。
    看上去,就像是蜂巢發射井連續射出導彈一般。
    區別隻是...
    這些全都是有人戰機。
    足足一個大隊,48架。
    實際上,被調至燭龍號的第77飛行大隊一共有60架戰機。
    除了見到的48架截擊機之外,還有12架爆轟機,也就是星際轟炸機。
    截擊機的主要武器為一門小型電磁速射炮。
    並不是裝不了小型離子炮,依舊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能量方麵不允許。
    當然了,如果有需要的話,也是可以掛載四枚導彈作為遠程攻擊手段的,但今天並沒有給他們攜帶。
    所有飛行員也沒多想,畢竟隻是演習。
    但似乎是沒人思考過,那為什麽電磁速射炮攜帶了實彈...
    就在48架戰機分出12架向四周散開警戒,其餘36架向四艘突擊艦飛去,並組成護衛隊形時。
    三千多公裏外,一個直徑10多公裏的天體後方。
    如果此刻有人看到這裏的畫麵,那絕對會滿臉震驚。
    因為,這裏竟然出現了三台機甲。
    這玩意,就算在幾百年前,人類便已經想象過。
    但直至今日為止,從沒有人真正製造過。
    因為...
    無論如何設計,人型機甲都不如戰機來得實在。
    畢竟,人型機甲能發揮出多少戰鬥力,這取決於兩個方麵。
    一個是動作的靈活度,另一個則是...
    操作係統!
    這兩個,缺一不可。
    但偏偏,幾百年來,這兩個人類全都無法做到滿意的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讓一個龐然大物達到人類般的靈活程度...
    難!
    而想讓一個人類,通過十分簡單的操作,就能完全控製一台機甲的所有關節活動。
    這更是難上加難。
    不是說沒法做出來,而是做出來之後,要麽就是係統太過複雜,一個人根本控製不過來。
    要麽呢...
    就是太過簡單,雖然一個人足以控製,但控製程度太過粗糙,無法做出一些精細操作。
    總之就是,搞這玩意...
    還不如多造幾架戰機來得實在!
    這是絕大部分人類,對於機甲這種東西的認知。
    所以,在長期未取得實際突破之下,久而久之,也就基本沒人去研發這種東西了。
    至少,在普通人的認知中,機甲已經是被證明不實用,被徹底放棄的技術路線,但他們不知道的是...
    這一技術路線,其實從未被放棄。
    而此刻出現的三台機甲...
    便是聯邦遠東第一科學院研發的...
    白澤機甲原型機。
    共分為abc三個型號,主要是基礎功能以及裝備上的差異。
    實際上就是通用、遠程,以及近程的區別。
    通用型號最為均衡,並且無論是中遠程武器,亦或是近程武器均有配備。
    遠程型號,則是拋棄了許多用於提高機動能力的輔助推進裝置,以犧牲機動力與速度為代價,將大部分能源輸出用於一把射程可達1萬公裏的離子光束槍上。
    雖說因為能量輸出十分有限,導致每一次開火後需要半分鍾充能時間。
    但對於機甲這種艦載單位來說,已經十分不錯了。
    至於近程型號,武器方麵配備了一套小型電磁速射炮,就類似戰機上的那種。
    除此之外,便隻有兩把以超震動刀技術為核心,所打造的實體大劍。
    這玩意,別說是戰機了,就是戰艦的外裝甲,都能砍得進去。
    同時,近程型號與遠程型號完全相反,徹底增強了速度與機動,其周身所布置的大大小小的輔助推進裝置,數量甚至是遠程型號的一倍多,哪怕是比通用型號,也要多了不少。
    再加上強大的操作係統。
    即便是再高難度的動作,也同通過相對簡單的方式來操作。
    “白軍,安德烈,你們準備好了沒有?”
    作戰通訊頻道內,傳出了林宇的聲音。
    “早就準備好了!”
    “沒問題!”
    兩人聽到詢問,立刻回答。
    聲音中,充斥著濃濃的興奮。
    “那就開始吧!”
    “按計劃行動,出擊!”
    喜歡星海霸業請大家收藏:()星海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