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A+A-


    “清風,我覺得應酬比念書還累。” 連意致趴在桌子上疲憊狀態。他以前很喜歡組織詩會跟其他士子們交際,可現在他隻覺得累死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他明明已經很累了,但麵對不停地恭維還要強撐著感謝誇獎。還要拐彎抹角地識別出這個人到底是來跟他打個照麵,結個好緣,還是他有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
    謝清風跟連意致的感受一樣,甚至因為他是會元,受到的關注更多。如果不是連兄救他狗命,估計他現在已經沒力氣了。
    好在殿試時間出來後,終於有理由拒絕了。
    殿試在三個月後舉行,所有上榜的學子們都緊閉家門念書,謝清風和連意致自然是不例外的。
    這殿試的名次,無疑是他們踏入仕途的關鍵起始點,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要知道,在往後的官場生涯中哪怕僅僅謀求官升一級,上榜的學子們或許都得曆經數年乃至十幾年的不懈打拚,在錯綜複雜的官場周旋、奮進,方能實現那微小的職級跨越。
    而殿試名次從一開始便奠定了他們仕途攀登的基礎高度,怎不讓人殫精竭慮、全力以赴。
    距離殿試尚有半月之際,禮部便讓鴻臚寺緊鑼密鼓地開啟了對謝清風這群學子們的規矩教導。
    鴻臚寺在聖元朝主要負責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
    寺內資深官員神情肅穆地站在寬敞庭院之中等候著一眾學子。
    待學子們到齊後,這名官員才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諸位皆是我朝才俊,即將踏入殿試考場,這宮廷禮儀與殿試流程,萬不可有半分差池。”
    謝清風知道殿試的禮儀複雜,早就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直到這天才知道,他的心理準備還是做得太少了。
    在行走之時,需步伐穩健、身姿挺直,雙臂自然擺動,步幅不大不小,恰為一腳之距,每一步都必須踏在無形的方格之中。站立要求他們雙腿並攏,雙手交疊於身前,拇指相扣,身體微微前傾,頭部端正。
    就是殿試結束,中了進士在官裏也絕對不可以學影視劇走四方步,這可是最大不敬的。
    這倒沒什麽,謝清風平日也比較規矩,站就是站,沒有那麽多小動作。主要是鴻臚寺的官員要求他們往前走的時候保持整齊。
    就跟軍訓的隊列訓練一樣,一遍又一遍地走。每次都有人步伐邁大了或者邁小了導致重新來過。
    目光必須平視或者微微向下,絕對不能上視,這被稱為冒犯君主殿前失儀,要被拖出去剝去功名的。
    謝清風他們連著練了十日的站、行、跪拜和作揖,鴻臚寺的官員們才堪堪滿意。
    在宮殿內的行走路線與站位也大有講究,培訓的寺內官員手持圖紙,詳細地跟他們說從宮門進入後需沿中軸線前行。
    途經幾重宮殿、在何處轉彎、於何處停下等待點名分毫都不能錯。站位更是依據名次排序,每一位學子都有其固定位置,屆時需準確無誤地就位。
    謝清風和連意致雖然背地裏偷偷吐槽規矩太多,但他們學起來可是絲毫不敢懈怠,進了宮裏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宮人看著的。
    殿試當日,天色尚暗,寅時初刻,謝清風他們已經身著整潔的儒服在宮城門口等待鴻臚寺的官員們領他們進去。巨大的朱漆大門緊閉,門上一排排金色的門釘在微光下閃爍。門前數名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宿衛們身姿筆挺地站立著。
    隨著遠處的更鼓聲,寅時三刻,午門緩緩開啟,“吱呀” 的聲音在寂靜的清晨格外響亮。
    謝清風作為會元自然是站在第一排的中間位置,他前麵便是帶路的鴻臚寺官員。
    講真的,他一點都不緊張,反而是激動。
    說不出來為什麽。
    他就是激動。
    不多時他們就進入了乾元殿。
    乾元殿內早就有諸多身著緋袍的官員立在兩側等著。
    眾人在殿內候了片刻後,隻聽見前方太監一聲高亢而悠長的 “皇帝駕到 ——”,眾人紛紛叩頭行禮。
    謝清風雖然站在第一排,但他自然是不敢直視皇帝的,隻能看到皇帝明黃色的龍袍。
    蕭康元穩穩地落座在龍椅後,太監才高喊道,“平身————”
    謝清風一直以為會和電視劇裏一樣,皇帝會喊平身呢,原來是太監喊啊。
    不過說起來也對,他們這麽多人在殿裏,皇帝不可能扯著嗓子喊讓所有人都聽見。
    按照聖元朝科舉祖宗的規製,殿試的發卷、讀卷、題名、發榜都應該由皇帝親自來做,但除了第一任太祖皇帝,後麵沒有一任皇帝按照祖宗規製做了。
    蕭康元自然也不會親自去做這些事情。
    這活就交給禮部尚書代勞了。
    “諸生聽宣!”禮部尚書的聲音撞在乾元殿的蟠龍金柱間,“今行殿試,即刻發卷,諸生各安其位,恭領策題!”
    很快太監們就將試卷發下來。
    謝清風拿到題目後沒有剛才在午門那裏那麽激動了,心思都在題上。
    殿試隻考一道策論題,未時一刻必須交卷,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
    策論題都是由皇帝親自出的,這道題可不止是在場的貢生們關注,各位官員們也關注得很,這代表著皇帝這段時間的想法。
    “朕紹膺曆服,臨禦萬方。邇者北陲告警,金蒙國犯邊,悍然屠戮我千戶所之戍卒,惡行昭彰。今索二公主和番,十萬歲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昔漢武窮追匈奴,致海內虛耗;唐太宗滅突厥,乃有貞觀之治。得失之鑒,何以權衡?今九邊缺餉至二百八十萬,太倉歲入不過一百八十萬,若效神宗三大征故事,加派遼餉可乎.......”
    “爾多士蘊隆素抱,其詳陳製虜長策,務使烽燧永息,疆圉乂安,毋泛毋隱,朕將親覽焉。”
    果然是跟金蒙國犯邊有關的題目。
    謝清風前些日子在客棧就想過皇帝會不會出這個題目。
    喜歡科舉路藏女兒身,終成首輔定乾坤請大家收藏:()科舉路藏女兒身,終成首輔定乾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