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字數:2932   加入書籤

A+A-


    京城禦書房。
    蕭康元正展開永齊侯來的軍報,他眉頭緊鎖,看到糧草被劫時怒拍桌案。然而隨著目光繼續下移,看到謝清風以三千兵力坑殺上萬敵軍成功護得糧草周全時,他緊繃的神色稍有緩和。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與驚喜:“朕這狀元郎竟有如此能耐?”
    既然糧草保住了,蕭康元的心情還不算太壞,目前最主要的就是要解決這運送糧草的路線是從哪裏走漏的風聲,他迅速叫齊了內閣大臣們來禦書房。
    內閣大臣們聽聞皇帝緊急召見不敢有絲毫耽擱,匆匆趕到禦書房。看完蕭康元給的折子後紛紛用不信任的目光看向對方,連忙自證,“聖上!臣絕無泄露軍機之嫌,對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一時間,禦書房內亂作一團,大臣們的聲音此起彼伏,都急於撇清幹係。
    蕭康元眉頭緊皺,“朕召你們來不是懷疑你們,朕要的是一個真相,不是你們的自證之詞!”
    此次運送糧草的路線除了五個內閣大臣之外,還有接到消息的知府們。能做到內閣大臣的都是蕭康元很信任的人,這點皇帝還是能保證。
    雖然蕭康元平日對世家很不順眼,但聖元朝沒了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他們必須維護皇權的統治,沒有利益相關,叛國的事情他們不會做也不敢做。
    見聖上真的沒有懷疑他們的意思,諸位大臣們便開始獻計獻策徹查,當然為自證清白他們的計策裏也有針對自己的一麵。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持續了數個時辰,終於將各個方麵的排查策略商議完畢。
    商議結束後便是論功行賞,談到此次最大的功臣謝清風時,蕭康元決定讓他直接升到正五品。
    “皇上不可!”建極殿大學士李景湛第一個反對。
    雖然謝清風立下此功勞確實應該嘉賞,但連升兩級實在是太過了。剛開始為了調他去戶部就升到正六品,現在直接升到正五品。
    謝清風這個年輕人步入官場才一年餘就連升三級,從從六品升到正五品,太快了。
    六品和五品雖說隻差兩級,但差距可大了去了,聖元朝五品官員是可以上朝的。
    李景湛是最不同意皇上這麽做的,即使他很欣賞謝清風的才情,但樹大招風。他記得謝清風還沒有及冠吧,皇上這麽做就是將他推到風口浪尖。
    太打眼了。
    不到二十歲的五品官員,真的太打眼了。
    再者說,若是謝清風這樣都能連升兩級,那永齊侯在邊疆抵抗那麽久能升幾級?在其他邊境戍邊的將士們這麽些年也殲敵這麽多人,他們也不能全部升兩級吧?
    從吏部考評這點來說,對其他人很是不公。
    次輔李景湛將道理講清楚後,蕭康元覺得好像自己的決定確實不太合理。
    可隻升一級並不能表達他對謝清風的歡喜,這會兒倒是有些犯難了。
    “不若......”李景湛微微欠身,眼中閃過一抹思索,“陛下,臣記得謝清風家中還有一祖母,可加封謝清風祖母之誥命。如此一來,既彰顯陛下對謝清風功績的褒獎,又不至於因過度提拔謝清風本人而引發朝中諸多議論。”
    “隻加封其祖母恐怕還甚不夠,升從五品吧。”蕭康元一錘定音。
    其他內閣大臣對此並未發表意見,不管皇上是封謝清風為正五品還是從五品,都與他們無關。
    都是千年的狐狸,林茂德自然知道李景湛是為了謝清風好才不讓他的官升那麽快。但林茂德對此嗤之以鼻,李景湛自己出身寒門就隻知道藏拙,藏了幾十年才爬到次輔。
    他林茂德不同,身為世家大族的掌舵人,自恃根基深厚向來行事高調。在他看來,若是謝清風當時跟他服軟,謝清風既有才情又立了大功,已經趁著這股風頭直上青雲了。
    不過此時他已將謝清風視為棄子,才不會管李景湛如何跟皇上諫言。
    誥命有著明確區分,用於官員自身稱作誥授。而針對官員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以及妻子時,若受封者在世,這被叫做誥封;若已離世,則叫做誥贈。
    在具體稱號方麵,一品、二品官員的受封親屬被尊稱為夫人;三品對應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為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八品、九品則是孺人。
    張氏在宣旨官宣布她被皇上封為宜人的時候,腦袋還是懵的。
    當初清風中狀元,林娘被封為安人的時候,說她不羨慕是不可能的。但聖元朝的規定就是這樣,一般是子貴榮母,很少有榮及祖母的。
    宣旨官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而莊重地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謝清風護糧有功,彰顯忠勇其功可嘉。朕心甚慰特惠及親眷。”
    “張氏,謝清風之祖母品行端方,教孫有方,今封其為五品宜人,望其承此榮耀,福澤綿延,欽此!”
    張氏一時有些發懵,身旁的林娘連忙在她耳邊輕聲提醒:“娘,快接旨謝恩呐!”
    她這才回過神來,雙手顫抖著接過聖旨,嘴唇哆嗦卻半晌說不出話,許久才擠出幾個字:“老身叩謝聖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喜歡科舉路藏女兒身,終成首輔定乾坤請大家收藏:()科舉路藏女兒身,終成首輔定乾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