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字數:3265   加入書籤

A+A-


    他拍了拍手,衙役抬出幾口沉甸甸的木箱,泛黃的地契、帶血的文書、蓋滿指印的訴狀在裏麵層層堆疊。雨停了,紙張在日光下泛著冷光。
    謝清風拈起一張皺巴巴的宣紙,“你們張家嫡子,去歲當街縱馬撞死賣花女,為何還未被收押?昨日還在花樓喝酒呢!”
    “趙家主,你在城北開設的賭場,用摻了蒙汗藥的酒水灌醉賭徒,逼迫他們簽下賣身契,將妻女賣入青樓,此事豈是本官虛構不成?”
    “此類種種,這個箱子裏都是你們犯下的罪行!”
    他的聲音越來越冷,每說一句,世家眾人的臉色就白上一分。
    鄭光中撫須冷笑:“好一群魚肉百姓的蛀蟲!” 他揮袖示意官兵們將他們押下,“將人犯分押六座大牢,嚴加看管,帶走!”
    隨著鐵鏈嘩啦聲響,世家眾人被逐一拖走,張豐被拽過門檻時,絕望的咒罵聲混著地上的泥水,漸漸消散在空蕩蕩的府衙外。
    謝清風望著天邊翻湧的烏雲,他將手中的訴狀俯身放進箱子中,指尖拂過訴狀上模糊的血指印,隻是苦了這些百姓。
    鄭光中緩步走到謝清風身旁,目光深邃地望著那些被押走的背影,輕聲道:“謝大人,你這一招引蛇出洞倒是讓這些平日裏藏得極深的蛀蟲現了原形。”
    謝清風拱手不卑不亢道,“鄭大人過獎了,還得多虧您及時來信,否則他們還要繼續魚肉一段時間鄉裏。”
    他本來的計劃是在修路和修河道走上日程後再收拾這些蛀蟲的,但沒想到鄭大人直接提前給他遞了消息來,說那些世家計劃要整他,讓他早做防備。
    剛開始他收到信的時候,還是有些懷疑的,他隻與鄭大人在院試時有一麵之緣,為何他會如此幫他?謝清風還是持著懷疑態度的。
    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有機會遞到他手上,豈有不用之理?就是鄭光中有詐,他也留有後手。
    “不過,謝大人。”鄭光中猶豫了片刻道,“這張家您最好先莫苛待了,您可以上書等聖上的決裁。”
    “哦?為何?”
    “這張豐背後是國舅爺,本官當時提前得到消息,也是他拿著國舅爺的信來找我的。”鄭光中撫了撫胡子道。他和國舅有些交情,他也知道自己剛烈的性子,他不怕得罪國舅。
    隻是謝清風......在官場上的根基尚淺,本就被皇上貶謫到這偏遠的州府,若是再得罪國舅恐怕日後的官途不好走啊。
    很有可能一輩子就要呆在這個小地方了。
    謝清風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鄭大人,您的顧慮下官明白。但國舅爺若是與這些世家勾結,魚肉百姓,下官豈能坐視不理?”
    鄭光中歎了口氣,謝大人赤子之心呐。
    行吧,既然謝清風執拗要處理,鄭光中也不再遊說,反正國舅爺的手也伸不了這麽長。謝大人這種性格一輩子在臨平府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既然這件事兒已了,鄭光中正提出自己要走時,謝清風開口道,“鄭大人鞍馬勞頓,下官已命人備下薄酒素宴,聊表洗塵之意,還望大人移駕賞光。”
    鄭光中聞言心中一動,臉上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既然謝大人盛情相邀,本官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他在下麵巡視州府也有五六年了,每過一個州府都會有下麵的官員請他吃飯。剛開始他還會賞臉吃一下,但吃到後麵大多數人都有所求給他行賄,後來他就不吃了。
    不過今日謝清風想請,他還真是想吃他這頓飯。當時謝清風成為狀元的時候他也是知道的,若是當時沒有自己腦子進了水一般的操作,估計這小子連中六元的身份是跑不掉了。
    這六元及第可是讀書人最高的榮耀了!就被他那操作給毀了,若是謝清風當時的文章不那麽出眾也就算了,主要是他的文章確實不錯,那一屆的考生沒有能比得過他的。
    謝清風卻因為自己的偏見而錯失六元的身份,他還真的是挺愧疚的,當時他想的是反正謝清風是晁大人的徒弟,自己幹脆把人情還給他們那個派別。後來謝清風中狀元的消息傳來,他就知道這個人情欠大了。
    他鄭光中一人做事一人當,他正想跟謝清風去道歉問有什麽能補償給他的時候,就被皇上給下派巡視了。
    這件事兒也就被擱置了。
    沒想到這國舅爺卻主動聯係他說謝清風貪腐,他根本就不信,他鄭光中在官場呆了這麽多年,哪些人是什麽樣還是有點數的。
    隨後兩人一同來到府衙後院的偏廳,桌上已擺好了幾道簡單的菜肴,雖不奢華,卻透著一股清雅之氣。
    謝清風親自為鄭光中斟上酒漿,青瓷盞碰撞發出清越聲響。“下官知道大人不喜鋪張故而隻備了些家常小菜,還望大人莫要嫌棄,這是本地山民自釀的桃花酒,鄭大人且嚐嚐。”
    鄭光中接過茶杯,笑道:“謝大人有心了,本官向來不喜那些繁文縟節,今日這般清簡倒正合我意。”
    他望著謝清風溫和的眉眼,當年那事湧上心頭,“允執老弟,今日既然是私下相聚,本官也不瞞你,當年.......”
    鄭光中本以為謝清風會勃然大怒,畢竟攔掉了他的六元及第,沒想到他卻擺擺手道,“鄭大人不必自責,下官當時年輕氣盛,一心隻想爭個第一,卻未曾想過其中的利害。”
    “下官本是農家出身,六元到底還是風頭正盛啊。”
    這些年進入官場後,謝清風才猛然驚覺,還好當時院試的時候不是第一。不然的話若是當年真拿了小三元又拿大三元,他肯定直接站在風口浪尖,說不定他早就成了黨爭的炮灰。
    諸位世家大族都想在自家子弟中培養出一個六元的人來,可聖元朝建國以來都沒有出過一個六元及第的人。六元及第隻有名頭是挺榮耀的,其實招人嫉恨不說,還容易陷入黨爭之中。
    喜歡科舉路藏女兒身,終成首輔定乾坤請大家收藏:()科舉路藏女兒身,終成首輔定乾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