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安置房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A+A-


    鏡泊湖市,
    街巷裏彌漫著生活的煙火氣,一輛廂式貨車緩緩穿行其中,車身的橄欖綠色與街邊木頭房子的色調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車頂的四個拐角,樹立了四個天線,其中一個還在不停的轉動,這是木蘭無線電廠出品的通信偵測車!
    車內,鏡泊湖市警局技術處警察薑峰額頭上掛著細密汗珠,眼睛死死盯著測向儀的表盤。他的手微微顫抖,緩緩轉動頻率調節旋鈕,耳機裏嘈雜的“滋滋”聲讓他愈發緊張。
    突然,一陣尖銳短促的脈衝音傳來,測向儀的指針猛地擺動。“有情況!”陳峰低聲驚呼,一旁的副處長王家宇迅速湊過來,眼睛緊盯著儀器。
    隨著指針的劇烈晃動,薑峰判斷出信號的大致方向,果斷駕駛偵察車朝著那個方向駛去。街道上車水馬龍,一些行人們好奇地打量著這輛特殊的車輛,但警察們們無暇顧及,他們專注於捕捉信號。
    車子在一個十字路口停下,測向儀的指針瘋狂轉動,信號強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家宇大喜道,
    “應該不遠了,你們倆下去偵察!”
    兩個便衣警察迅速跳下車,拎著一個皮箱,裏麵裝著便攜式測向設備,在人群中穿梭。街邊的店鋪傳來陣陣吆喝聲,自行車鈴聲此起彼伏,可他們的世界裏隻有那忽強忽弱的信號聲。
    他們沿著一條狹窄的小巷深入。
    這條小巷位於鏡泊湖市的東北角,沿街都是低矮的自建木頭平房,仿佛是貧民窟一般,
    當信號達到峰值時,他們站定在一扇緊閉的屋門前。木門上麵,用白漆畫了一個圈,裏麵一個大大的拆字!
    上麵還釘了個金屬牌子,
    鏡泊湖市東城區5號巷143房!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都露出了喜色!
    用筆簡單記錄了一下,迅速調頭離去!
    現在的街道辦力度是很大,除了每個人都要登記頒發身份證之外,所有的住所,都認真進行了編號!這就是網格化管理的好處!
    根據鏡泊湖市政府的規定,全市所有的木頭房子,必須在兩年內全部拆遷回遷!第一批拆除的就是東市區的十四條巷子,牽涉到6137棟木屋!3萬多市民!當然拆遷時間要等到安置房交付使用之後!
    半小時之後,
    路口處,
    偵測車裏,坐著幾個男子,一個個叼著香煙正在交談著,
    王家宇低聲說道!
    “黃主任,麻煩問下5號巷143號是什麽情況?”
    他的對麵,一個年約三旬的男子,手捧著一個本子,正一頁頁的翻著,他就是東市區盛和社區的社區主任,黃光道!
    黃光道的手停了下來,念道,
    “賈布滋,男性,26歲,獨居,職業登記為賣香煙的小商販!”
    “這人是什麽時候來的鏡泊湖?”
    黃光道有些為難的說道,
    “這個我們還不清楚,社區目前正在對登記入籍的人員逐一進行核實,由於我們社區有大量的印尼人,工作量很大,我們招聘了六個會說印尼語的華人,十個當地的印尼人,專門在進行這個工作,就這目前才幹了不到十分之一!”
    黃光道是從廣西來的一名村幹部,按照海州國內政部要求,全市的城區根據人口,每5000人左右劃一個社區,一共劃了16個社區,整個盛和社區管理辦有三個人是從國內來的,工作上基本都是依靠雇傭的本地人去開展!
    王家宇有些失望,他用手寫下了一個電話號碼,
    “黃主任,我找你這事還請不要外傳,今後可以在登記信息裏加上一條,何時從何地來到鏡泊湖市,這個賈布茲所在的5巷,優先處理,有了信息麻煩盡快跟我聯係!”
    天空陰蒙蒙的,開始飄落起了小雨,
    海州新城,天福苑小區,曆經40多個日夜的艱苦建設,終於迎來了1號住宅樓封頂的曆史性時刻。
    清晨,工地上便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頭戴布巾、身著粗布工裝的建築工人們,如同訓練有素的戰士,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他們的臉龐被歲月與陽光刻下深深淺淺的紋路,雙手布滿老繭,卻穩健有力。
    起重機的吊臂高高揚起,在吱呀作響中精準地運送著建築材料,那有節奏的機械聲,仿佛是為這場盛典奏響的激昂序曲。
    大樓主體在腳手架的環繞下,宛如一座拔地而起的鋼鐵巨人,巍峨聳立。腳手架是用粗壯的原木搭建而成,上麵密密麻麻地爬滿了工人,
    他們熟練地傳遞著工具和材料,每一個動作都流暢而默契。在陽光的照耀下,大樓的輪廓愈發清晰,新澆築的混凝土散發著質樸而堅實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建設者們的辛勤與汗水。
    周邊早已圍滿了熱情的市民,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大家的臉上洋溢著興奮與自豪,眼神中滿是對新家的期待。
    整個天福苑小區,共計15棟12層住宅,一共1440套,為今年海州市回遷住宅樓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
    隨著最後一筐混凝土被吊運至樓頂,現場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施工隊隊長站在樓頂,揮動著手中的紅旗,向下方的人群示意。工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工具,激動地擁抱在一起,有的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在這個百廢待興的時期,為海州市鑄就了一座新的豐碑。
    承建單位,木蘭市賓縣榮根建設集團的老板石榮根也是激動不已,他已經在海州待了快兩個月了!
    按照建設部的要求,所有施工單位一把手必須現場駐點,24小時督促施工進度和質量!
    天福苑小區是專門提供給老城區的拆遷戶的,麵積共分為100,140,180三個檔次!全部為精裝修交付!
    這個小區采用了鋼筋混凝土,並且使用了最新型的電梯,每棟樓兩個單元,每個單元兩梯四戶!
    石榮根在盤算著兩筆賬,第一筆是工期,按照目前進度,預計還有三個月就能全部交付使用!完全可以滿足甲方的要求!
    第二筆就是效益,為了加快進度,建設單位海州國建設部居然采用了每周支付一次進度款的方式,並且,水泥,鋼材,電梯,甚至燈具,瓷磚,玻璃都是采用甲方直供方式!
    到目前為止,他的賬麵純利潤就已經達到了530萬元!
    喜歡穿越1937,我來討伐關東軍請大家收藏:()穿越1937,我來討伐關東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