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風雨礪程守初心 暖意融冰續新篇
字數:5113 加入書籤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風雨曆程守初心 暖意融冰續新篇
暴雨連著下了三天,城郊養老院後山的泥土開始鬆動,淩晨三點,李淵的手機突然響起,屏幕上“養老院緊急”四個字讓他瞬間清醒。他抓起外套衝進雨裏,路過客廳時,看到李陽正背著工具箱往外跑——少年的褲腳沾著泥點,手裏還攥著蘇瑤當年用過的防水手電筒,“爸,我看天氣預報說後山可能滑坡,提前查了媽媽的筆記,她當年標過養老院的應急通道位置,咱們先去把老人們轉移到安全區!”
車子在雨幕裏疾馳,雨刷器瘋狂擺動,仍看不清前方的路。李淵緊握著方向盤,腦海裏閃過蘇瑤的話:“做社區項目,得把‘意外’想在前麵,應急方案要比設備參數更重要。”他摸出手機給周明遠打去電話,剛接通就聽見那頭傳來金屬碰撞聲:“老李,我已經帶著團隊往養老院趕了,還聯係了救援隊,陳師傅也說要去,他熟養老院的電路,怕轉移時漏電出危險!”
淩晨四點半,他們趕到養老院時,院長正帶著護工在樓下焦急地張望。“李總,後山的土已經開始往下掉了!一樓的老人們都轉移到二樓了,可趙奶奶腿不好,還在房間裏收拾東西,說什麽都不肯走!”李淵剛衝進樓道,就聽見趙奶奶的聲音:“我那布包裏有蘇瑤同誌給我剪頭發的梳子,還有悅悅送我的賀卡,不能丟啊!”
他推開房門,看到趙奶奶正扶著牆,試圖彎腰去撿地上的布包。雨水從窗戶縫裏滲進來,打濕了她的褲腳。李淵快步上前扶住老人:“趙奶奶,東西我們幫您拿,先跟我們去安全區,您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李陽也跟著進來,迅速把布包塞進懷裏,又拿起床上的智能血壓手環:“奶奶,這個也帶上,您的血壓數據還在上麵呢!”
轉移過程中,樓道裏的應急燈突然滅了。黑暗裏傳來幾聲驚呼,李陽立刻打開那隻舊手電筒,暖黃的光束照亮了前方的路——這是蘇瑤當年在養老院做應急改造時特意留下的,燈身刻著“瑤”字,電池續航比普通手電筒長三倍。“大家跟著我的光走,台階有點滑,扶著欄杆慢慢下!”少年的聲音沉穩,像極了當年在部隊指揮戰友的李淵。
剛把最後一位老人轉移到臨時安置點,後山就傳來“轟隆”一聲悶響。李淵站在雨裏,看著滾滾泥水從山坡上滑下,慶幸他們趕在了滑坡前完成轉移。周明遠拍了拍他的肩膀,手裏拿著濕透的“瑤光計劃”設備清單:“還好咱們提前給智能設備做了防水處理,不然這次損失就大了。不過有幾台智能護理床被泥水淹了,得回去修修才能用。”
陳建國也從養老院裏跑出來,褲腿和袖口都沾滿了泥:“我把養老院的總電閘關了,還檢查了應急通道的電路,沒出問題。就是蘇瑤同誌當年種的那幾株梔子花,被泥水衝倒了,我找了塊塑料布蓋著,不知道能不能活。”
李淵心裏一緊,那幾株梔子花是蘇瑤的念想,也是老人們的牽掛。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等雨停了,咱們一起去把花苗扶起來,再加點新土,它們肯定能活——就像蘇瑤的初心一樣,不管遇到什麽風雨,都能撐下去。”
天亮時,雨終於小了。臨時安置點裏,李悅正給老人們分發熱粥,她把粥碗遞到趙奶奶手裏時,特意多放了個茶葉蛋:“奶奶,這是我早上煮的,您吃了暖和。您的布包我幫您擦幹淨了,梳子和賀卡都沒濕。”趙奶奶接過粥碗,眼眶紅紅的:“悅悅真是個好孩子,跟你媽媽一樣,總想著我們這些老人。”
上午十點,救援隊帶著工具趕到,開始清理養老院周圍的泥水。李淵和團隊也沒閑著,李陽跟著陳建國去檢查智能設備的損壞情況,周明遠則聯係合作方,申請調撥新的設備配件。李淵自己則拿著蘇瑤的筆記本,在安置點裏跟老人們聊天,記錄他們的需求——有的老人說“希望安置點能裝個臨時的智能呼叫鈴”,有的說“想給遠方的兒女報個平安”。
“李總,您看這個!”李陽突然跑過來,手裏拿著個被泥水弄髒的智能藥盒,“這個藥盒還能用!我剛才試了試,語音提醒功能沒壞,就是外殼有點刮花了。”李淵接過藥盒,輕輕擦掉上麵的泥,看到外殼上刻著的“瑤”字——是李陽之前特意找人刻的,想讓老人們用設備時,能想起蘇瑤的心意。“好,你把能用的設備都整理出來,先在安置點用上,讓老人們能按時吃藥、測血壓。”
下午,雨徹底停了。李淵帶著團隊去養老院查看情況,院子裏積滿了泥水,幾株梔子花歪倒在地上,葉子上沾滿了泥。李悅蹲在花苗旁,小心翼翼地擦掉葉子上的泥:“爸爸,咱們快把它們扶起來吧,我不想讓媽媽種的花死掉。”
李淵點點頭,和周明遠、陳建國一起,找來竹竿和繩子,把花苗一棵棵扶直、固定好,又從附近的田裏挖了些新土,填在花根周圍。“你媽媽當年種這些花時說,梔子花耐旱也耐澇,隻要根沒斷,就能活。”他一邊填土,一邊對女兒說,“就像咱們做‘瑤光計劃’,遇到點風雨不算什麽,隻要初心沒斷,就能繼續走下去。”
清理完養老院,李淵發現二樓的活動室裏,幾台智能棋牌桌被泥水浸泡了,屏幕都黑了。李陽蹲在桌子旁,拆開外殼檢查電路,眉頭緊鎖:“爸,主板進水了,得換個新的才能用。可是合作方那邊說,新主板得三天後才能到,老人們這幾天沒的完,肯定會著急的。”
陳建國湊過來,看了看電路,突然說:“我記得蘇瑤同誌當年在養老院裝過一台舊的棋牌桌,說是備用的,放在儲藏室裏了。咱們去看看能不能用,先給老人們湊合用幾天。”
幾人趕到儲藏室,在角落裏找到了那台舊棋牌桌——外殼有些褪色,屏幕也小了一圈,但擦幹淨後,插上電居然還能亮。“太好了!”李悅拍手叫好,“這樣爺爺奶奶們就能繼續打牌了!”
李淵看著這台舊棋牌桌,想起蘇瑤當年說的“備用方案要做足,關鍵時刻能救急”,心裏一陣暖意。他拍了拍李陽的肩膀:“你看,你媽媽早就為咱們考慮到了。以後做項目,不僅要想著怎麽把設備做好,還要想著怎麽應對意外,這樣才能讓老人們放心。”
晚上,安置點裏亮起了燈,能用的智能設備都用上了——智能血壓手環在老人們的手腕上閃著綠光,智能藥盒按時發出語音提醒,舊棋牌桌前圍滿了下棋的老人。趙奶奶坐在智能座椅上,跟遠方的兒子視頻聊天,手裏還拿著那把舊梳子:“兒子,你放心,李總他們把我們照顧得很好,還有你妹妹送我的賀卡,我都好好收著呢!”
李淵坐在角落裏,看著眼前的一幕,翻開蘇瑤的筆記本。借著燈光,他看到筆記本的最後一頁,除了之前寫的“帶陽陽悅悅來種梔子花”,還有一行小字:“如果遇到困難,就想想老人們的笑容,那是最好的動力。”他拿起筆,在旁邊加了一行:“我們遇到了風雨,也守住了初心,老人們的笑容,就是對你最好的告慰。”
周明遠走過來,遞給他一杯熱薑茶:“老李,今天辛苦你了。不過也算是個教訓,以後咱們做‘瑤光計劃’,每個項目點都要做應急方案,還要定期檢查設備,不能再讓今天的事發生了。”李淵接過薑茶,喝了一口,暖意從喉嚨傳到心裏:“你說得對,明天我就讓李陽整理一份應急方案,結合你媽媽當年的筆記,把每個細節都考慮到。”
李陽和李悅也走了過來,李陽手裏拿著一份剛寫好的應急方案,李悅手裏則拿著一幅畫——畫紙上是雨後的養老院,梔子花重新站直了,老人們在院子裏打牌、聊天,智能設備在陽光下閃著光。“爸爸,這是我畫的‘雨後養老院’,你看好看嗎?我想把它貼在安置點的牆上,讓爺爺奶奶們知道,咱們很快就能回養老院了。”
李淵接過畫,摸了摸女兒的頭:“好看,太好看了。明天咱們就把它貼在牆上,讓大家都看看,咱們的養老院很快就能恢複原樣,而且會比以前更好。”
接下來的三天,李淵和團隊忙著修複養老院的設備、清理泥水,老人們也主動幫忙——有的幫著擦設備,有的幫著整理物資,還有的給他們送水、送吃的。趙奶奶每天都去看梔子花,給它們澆水:“蘇瑤同誌種的花,肯定能活,就像咱們的‘瑤光計劃’,肯定能做好。”
第三天下午,合作方送來了新的主板,李陽和周明遠忙著給智能棋牌桌換主板,很快就修好了。養老院的清理工作也完成了,智能設備都重新安裝調試好,比之前更耐用、更安全。
當老人們重新回到養老院時,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趙奶奶坐在智能護理床上,試著按了按緊急呼叫鈴,很快就有護工過來;張爺爺注:此處張爺爺為前文社區老人,因擔心養老院情況特意趕來)坐在智能棋牌桌前,和老夥計們打起了牌;李悅則拉著幾位老奶奶,去看重新站直的梔子花,葉子上還沾著水珠,顯得格外有精神。
李淵站在院子裏,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裏滿是感慨。他走到梔子花旁,摸了摸花瓣,忽然覺得蘇瑤就站在他身邊,笑著說“你看,咱們的花活了,老人們也開心了”。
周明遠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李,咱們這次算是闖過了一關。‘瑤光計劃’不僅沒受影響,反而讓老人們更信任咱們了。剛才合作方打電話說,想把咱們的應急方案推廣到其他項目點,讓更多養老院都能應對意外。”
李淵點頭,心裏滿是堅定。他知道,這次的風雨,不僅沒打垮他們,反而讓“瑤光計劃”更成熟、更貼心。就像蘇瑤種的梔子花,經曆過風雨後,會開得更豔、更香。
傍晚時分,夕陽透過雲層,灑在養老院的院子裏。李悅拉著李淵的手,指著天上的晚霞說:“爸爸,你看,晚霞像不像媽媽的笑容?她肯定在為我們高興呢!”
李淵抬頭,看著晚霞,心裏滿是暖意。他知道,這隻是“瑤光計劃”路上的一場小風雨,未來還會有更多挑戰,但隻要他們帶著蘇瑤的初心,帶著老人們的期待,帶著團隊的支持,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沒有完成不了的事。
李陽拿著剛整理好的“瑤光計劃”應急手冊走過來,手冊的封麵上畫著梔子花和智能設備,旁邊寫著“初心不改,風雨同舟”。“爸,這是我結合媽媽的筆記和這次的經驗寫的應急手冊,以後每個項目點都發一本,讓大家都知道怎麽應對意外。”
李淵接過手冊,翻開第一頁,看到蘇瑤的照片貼在上麵,旁邊寫著:“以瑤之名,守此初心;以愛為炬,照亮新程。”他抬起頭,看著身邊的孩子們、老戰友,還有院子裏笑著的老人們,忽然覺得,蘇瑤從未離開——她在梔子花的花香裏,在智能設備的微光裏,在老人們的笑容裏,在他們每個人的初心和堅持裏。
夜色漸深,養老院的燈光亮了起來,溫暖而明亮。智能護理床的呼吸燈在黑暗中閃著柔和的光,智能呼叫鈴安靜地待在床頭,梔子花在夜風裏散發著淡淡的香。李淵知道,他們的“瑤光計劃”,會像這燈光一樣,永遠照亮老人們的晚年,像這梔子花一樣,永遠傳遞著溫暖和初心,直到實現蘇瑤心中那個“讓每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讓每個社區都充滿愛”的夢想。而這場風雨,不過是他們逐夢路上的一塊墊腳石,讓他們更堅定、更從容地走向更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