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瑤光繪新卷 暖意在山河

字數:7472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瑤光繪新卷 暖意在山河
    清晨五點半,天還蒙著一層薄紗似的霧,“瑤光養老院”總院的後廚已經亮起了燈。張嬸係著靛藍色圍裙,正彎腰往大鐵鍋裏倒小米,嘩啦啦的米粒撞擊聲打破了清晨的寂靜。“張嬸,今天熬小米粥時多放些南瓜,昨天王奶奶說南瓜軟和,想多吃點。”蘇瑤提著裝滿新鮮蔬菜的籃子走進來,菜葉上還沾著晨露,是今早剛從城郊種植基地送來的。
    張嬸直起腰,用手背擦了擦額頭的薄汗,笑著應道“蘇院長您放心,我記著呢!還蒸了您說的山藥糕,特意減了糖,適合老人們吃。”蘇瑤掀開籃子,把水靈的小白菜、頂花帶刺的黃瓜擺到案台上,目光掃過廚房的消防栓——上周省民政廳考察時特意強調了後廚安全,她特意讓李陽加裝了溫感報警器,此刻紅色的指示燈正平穩閃爍,顯示一切正常。
    正說著,李淵從外麵晨練回來,手裏攥著一份被露水打濕邊角的報紙。“剛在門口碰到社區的劉主任,他說鄰裏節的舞台已經搭得差不多了,讓咱們明天提前去彩排。”他把報紙放在灶台邊,伸手拿起一根黃瓜,在水龍頭下衝了衝就咬了一口,清脆的響聲裏滿是滿足,“這基地的菜就是新鮮,比菜市場買的甜多了。”
    蘇瑤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遞過紙巾“洗手了嗎就吃?趕緊擦擦手,剛李悅發消息說,城西分院的智能手環今天就能安裝,讓你過去幫忙盯著。”李淵擦著手,眉頭輕輕一挑“那丫頭做事細致,還用我盯著?不過正好,我去看看昨天那幾位燃氣泄漏的老人恢複得怎麽樣,順便跟分院的護工再強調下安全規範。”
    七點剛過,老人們陸續走進餐廳。李陽推著輪椅,把行動不便的趙爺爺送到靠窗的位置,又轉身去幫張奶奶取早餐。“趙爺爺,今天的小米粥裏加了南瓜,您嚐嚐合不合口味?”他把粥碗輕輕放在桌上,又拿起勺子遞過去——趙爺爺去年中風後右手不便,李陽每次都記得幫他準備左手用的餐具。
    趙爺爺接過勺子,顫巍巍地舀了一口粥,眼眶忽然紅了“陽陽啊,要是我家那小子有你一半細心,我也不用來養老院了。”李陽蹲下身,聲音放得輕柔“趙爺爺,您別這麽說,您兒子昨天還打電話問您的情況呢,他就是工作忙,心裏記掛著您。”正說著,李悅提著醫藥箱走進來,開始給老人們測血壓、查血糖,白色的大褂在暖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溫柔。
    “爸,城西分院那邊我聯係好了,廠家的技術人員已經在路上了,咱們九點過去就行。”李悅走到李淵身邊,遞過一份血壓監測表,“總院這邊老人們的血壓都正常,就是王爺爺的血糖稍微有點高,我已經讓廚房給他準備了無糖早餐。”李淵接過表格,指尖劃過上麵密密麻麻的數據,抬頭對李悅說“等會兒去城西,你把智能手環的使用說明多印幾份,給老人們的家屬也發一份,省得他們不會操作。”
    九點整,李淵和李悅驅車趕往城西分院。剛到門口,就看到廠家的技術人員正搬著箱子往裏走,箱子上印著“智能健康手環”的字樣。李陽已經提前在分院的活動室擺好了桌子,老人們圍坐在周圍,眼神裏滿是期待。“李總,蘇醫生,這手環能測心率、血壓,還能一鍵呼叫,特別方便。”技術人員打開箱子,拿出一個白色的手環遞給李淵,“我們今天會幫每位老人調試好,再教他們怎麽用。”
    李淵接過手環,仔細看了看上麵的按鈕——中間的紅色按鈕是緊急呼叫鍵,長按三秒就能聯係到醫務室和家屬;側麵的銀色按鈕是功能鍵,能切換心率、血壓、步數等顯示界麵。“這按鈕夠大,老人們眼神不好也能看清,不錯。”他滿意地點點頭,轉身對圍過來的老人們說“大家別著急,每個人都有,咱們一個一個來,有不懂的就問悅悅和技術人員。”
    調試開始後,李悅耐心地幫老人們戴手環,調整鬆緊度。“張奶奶,您看,這個屏幕能顯示您的心率,要是覺得不舒服,就長按這個紅色按鈕,我和您女兒的手機都會收到提醒。”她一邊說,一邊幫張奶奶把女兒的手機號輸入手環係統。張奶奶摸著腕上的手環,笑得合不攏嘴“這下好了,我女兒在外地也能知道我的情況,不用總擔心我了。”
    就在這時,李淵的手機響了,是省民政廳的工作人員打來的。“李總,我們下周三要組織全省養老院的負責人來你們瑤光考察,主要看看你們的醫養結合和智慧養老模式,麻煩你們提前準備一下。”李淵握著手機,語氣誠懇“您放心,我們一定好好準備,把瑤光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
    掛了電話,李淵走到李陽身邊,把考察的事跟他說了。“爸,那咱們得趕緊整理資料,還要把智能手環的使用案例準備好,讓考察團直觀看到效果。”李陽皺著眉思考,“另外,城西分院的種植基地體驗區也快弄好了,到時候可以帶他們去看看,展示咱們的生態養老理念。”李淵點點頭“你說得對,還要讓老人們準備幾個節目,比如下周鄰裏節排練的小合唱,讓考察團感受咱們瑤光的氛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中午十二點,智能手環全部調試完畢。老人們戴著新手環,在活動室裏互相展示,有的還學著按按鈕測心率,場麵十分熱鬧。李淵看著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昨天在種植基地看到的場景——綠油油的蔬菜、掛滿枝頭的水果,還有老人們未來采摘時的笑臉,心中湧起一陣暖意。“悅悅,下午你回總院後,把老人們的健康數據整理一下,建立電子檔案,方便後續跟蹤。”他對李悅說,“我和陽陽留在這兒,跟分院的護工開個會,安排下周考察的接待工作。”
    下午兩點,李淵和李陽在城西分院的會議室召開護工會議。“下周三省民政廳的考察團會來,大家要提前把分院的衛生打掃幹淨,尤其是活動室、醫務室、餐廳這些重點區域。”李淵看著在座的護工,語氣嚴肅,“接待時要熱情周到,老人們有需要要及時幫忙,展現咱們瑤光的精神麵貌。另外,考察團可能會問一些關於智能手環的問題,大家要提前熟悉手環的功能,能準確回答。”
    護工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會議結束後,李陽拿著衛生檢查表,開始逐一檢查分院的各個區域。李淵則走到醫務室,查看昨天燃氣泄漏的五位老人的恢複情況。“李總,您來了!”護工看到李淵進來,連忙迎上去,“這幾位老人恢複得很好,今天已經能下地散步了,剛才還跟我說明天想參加鄰裏節的彩排呢。”
    李淵走進病房,看到幾位老人正坐在床邊聊天,臉上滿是笑容。“王爺爺,您感覺怎麽樣?”他走到一位老人身邊,輕聲問道。王爺爺笑著說“好著呢!多虧了你們這兒的醫生和護工,我現在頭不暈、心不慌,明天就能去彩排了。”李淵點點頭“您要是覺得累,就別勉強,身體最重要。”
    傍晚時分,李淵和李陽回到總院。蘇瑤已經準備好了晚餐,桌上擺著紅燒肉、清蒸魚、涼拌黃瓜,還有剛從基地送來的炒小白菜。“今天智能手環安裝得順利嗎?老人們有沒有不適應的?”蘇瑤給李淵盛了一碗米飯,關切地問道。李淵拿起筷子,夾了一口小白菜“順利得很,老人們都很喜歡,張奶奶還說以後女兒不用總擔心她了。”
    李悅放下碗,興奮地說“媽,今天我給老人們建立電子檔案時,發現很多老人的血壓、血糖都比剛來的時候穩定了,說明咱們的慢性病管理有效果。”蘇瑤笑著說“這都是你的功勞,要是沒有你每天細心監測、調整飲食,老人們的身體也不會這麽好。”
    吃完飯,一家人坐在沙發上,商量下周考察團的接待事宜。“我覺得可以在總院門口掛個歡迎橫幅,再擺上咱們基地種的鮮花,顯得熱鬧又溫馨。”蘇瑤提議道。李陽點點頭“我同意!另外,咱們可以製作一本宣傳冊,裏麵介紹瑤光的發展曆程、醫養結合模式、智慧養老設備,還有老人們的生活照片,讓考察團更全麵地了解咱們。”
    李悅拿出筆記本,認真地記錄著“我明天去聯係印刷廠,盡快把宣傳冊做出來。另外,考察團可能會參觀醫務室,我要提前把老人們的健康檔案整理好,方便他們查閱。”李淵看著兒女們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欣慰——從當初創辦養老院時的舉步維艱,到如今擁有三家分院、引入智慧養老設備、得到省民政廳的認可,這一路走來,離不開一家人的同心協力,更離不開老人們的信任和支持。
    深夜,李淵悄悄起身,走到書房。他打開電腦,開始整理瑤光的發展曆程——從101novel.com18年租下第一棟小樓,招收第一批12位老人;到101novel.com101novel.com年開設第二家分院,引入醫養結合模式;再到101novel.com24年開設第三家分院,引入智能健康手環……每一個節點都記錄著瑤光的成長,也承載著他和蘇瑤的初心。
    “瑤光的初心,就是讓每一位老人都能有尊嚴、有質量地生活。”李淵在文檔裏寫下這句話,眼前浮現出老人們的笑臉——張叔扭秧歌時的活力、王奶奶看孫子照片時的溫柔、趙爺爺喝小米粥時的滿足……這些畫麵,就是他和蘇瑤堅持下去的動力。
    第二天一早,蘇瑤就去花店訂購鮮花;李陽去聯係印刷廠製作宣傳冊;李悅則在醫務室整理老人們的健康檔案。李淵則去了城郊的種植基地,跟負責人商量下周考察團來參觀的事宜。“李總,您放心,我們會把基地的小路修平整,方便老人們和考察團行走。”負責人笑著說,“還會在采摘區準備一些籃子,讓大家體驗采摘的樂趣。”
    中午,李淵回到總院,看到蘇瑤正和護工們一起布置活動室——牆上掛著老人們的書法作品,桌上擺著剛買的鮮花,角落裏還放著一架電子琴,是李陽特意借來給小合唱伴奏用的。“怎麽樣,基地那邊都安排好了嗎?”蘇瑤看到李淵進來,連忙迎上去。李淵點點頭“都安排好了,下周考察團可以去基地參觀,還能體驗采摘。”
    下午兩點,鄰裏節的彩排正式開始。張叔穿著紅色的唐裝,站在活動室中央擔任指揮,老人們穿著統一的藍色馬甲,手裏拿著小紅旗,跟著音樂的節奏唱歌。“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悠揚的歌聲從活動室裏傳出來,吸引了不少路過的居民駐足觀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悅站在一旁,耐心地指導老人們做手勢舞——雙手合十放在胸前,慢慢向上舉起,再輕輕落下,動作簡單卻充滿溫情。“大家別著急,跟著我慢慢做,注意呼吸。”她一邊說,一邊示範,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卻絲毫不敢懈怠。
    李淵和蘇瑤站在門口,看著眼前的景象,臉上滿是笑容。“你看,老人們多開心啊!”蘇瑤靠在李淵肩上,聲音裏滿是欣慰,“咱們當初辦養老院,不就是想讓他們能這樣開開心心地生活嗎?”李淵握住蘇瑤的手,輕聲說“是啊,隻要他們能開心、健康,咱們再辛苦也值得。”
    彩排結束後,老人們圍坐在活動室裏,吃著李悅準備的水果。張叔走到李淵身邊,笑著說“李小子,下周鄰裏節咱們肯定能拿第一!你不知道,今天彩排時,好多居民都誇咱們唱得好呢!”李淵笑著點頭“張叔,您指揮得好,老人們唱得也好,肯定能拿第一。”
    晚上,一家人坐在書房裏,繼續商量考察團的接待事宜。“我覺得可以讓老人們跟考察團分享一下在瑤光的生活,比如張叔、王奶奶他們,讓考察團聽聽老人們的真實感受。”李悅提議道。蘇瑤點點頭“這個主意好!老人們的話最有說服力,能讓考察團更直觀地了解咱們的服務。”
    李陽打開電腦,展示著宣傳冊的設計稿“你們看,這是宣傳冊的封麵,用咱們養老院的照片做背景,上麵寫著‘瑤光暖歸途,初心照山河’;裏麵有咱們的發展曆程、醫養結合模式、智慧養老設備、老人們的生活照片,還有種植基地的介紹。”李淵看著設計稿,滿意地說“不錯,設計得很精美,能全麵展示咱們瑤光的特色。”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省民政廳考察團來訪的日子。清晨六點,李淵和蘇瑤就來到總院,和護工們一起布置場地——門口掛著“熱烈歡迎省民政廳考察團蒞臨瑤光養老院指導工作”的橫幅,院子裏擺著從種植基地運來的鮮花,活動室裏整理得幹淨整潔,老人們的健康檔案整齊地擺放在桌上。
    七點半,考察團的車子準時到達。李淵和蘇瑤熱情地迎上去,和考察團的負責人握手。“李總,蘇院長,早就聽說瑤光養老院的服務做得好,今天特意來學習。”負責人笑著說。李淵連忙說“您太客氣了,我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
    考察團首先參觀了總院的活動室,老人們正在裏麵唱歌,看到考察團進來,紛紛熱情地打招呼。“各位領導好!”張叔走上前,笑著說,“我在瑤光住了三年了,這裏就像我的家一樣,工作人員比我的兒女還貼心,每天都過得很開心。”考察團的成員們聽了,紛紛點頭稱讚。
    隨後,考察團參觀了醫務室。李悅拿著老人們的健康檔案,向考察團介紹瑤光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我們每天給老人們測血壓、查血糖,建立電子檔案,根據他們的健康狀況調整飲食和護理方案;還引入了智能健康手環,能實時監測老人的生命體征,一鍵呼叫,確保老人的安全。”考察團的成員們拿起智能手環,仔細查看,不時點頭稱讚。
    接下來,考察團參觀了城西分院。分院的護工們熱情地迎接他們,老人們戴著智能手環,向考察團展示手環的功能。“這個手環可好用了,能測心率、血壓,還能給我女兒打電話,我女兒在外地也能知道我的情況。”王奶奶笑著說,一邊說一邊按動手環上的按鈕,很快她女兒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考察團的成員們看到這一幕,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
    中午,考察團在城西分院的餐廳用餐,吃的是從種植基地送來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這蔬菜真新鮮,味道真好!”一位考察團成員夾了一口小白菜,滿意地說。李淵笑著說“這是咱們自己的種植基地種的,沒有農藥和化肥,老人們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下午,考察團前往城郊的種植基地。基地的負責人熱情地迎接他們,帶領他們參觀蔬菜種植區和水果種植區。“咱們種的蔬菜有黃瓜、西紅柿、茄子、小白菜等二十多個品種,水果有桃子、梨子、草莓等,都是按有機標準種植的。”負責人介紹道,“我們還會組織老人們來這裏體驗采摘,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考察團的成員們走進蔬菜種植區,看到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紛紛拿起籃子,體驗采摘的樂趣。“沒想到瑤光還有自己的種植基地,不僅能給老人們新鮮的食材,還能讓他們體驗采摘的樂趣,這個做法值得推廣。”負責人笑著說。
    傍晚時分,考察團結束了考察。在返程前,負責人握著李淵的手,真誠地說“李總,蘇院長,今天的考察讓我們收獲很大。瑤光的醫養結合模式、智慧養老設備、生態養老理念都很有特色,值得在全省推廣。我們希望能和你們合作,把瑤光的經驗分享給更多養老院,讓更多老人受益。”
    李淵和蘇瑤聽了,心中滿是激動。“感謝您的認可,我們願意和大家分享經驗,一起推動全省養老事業的發展。”李淵真誠地說。
    考察團離開後,一家人坐在種植基地的田埂上,看著夕陽漸漸落下,晚霞將天空染成溫暖的橘紅色。“爸,媽,咱們做到了!”李陽興奮地說,“省民政廳認可了咱們的模式,以後瑤光會幫助更多老人。”李悅點點頭“是啊,以後咱們可以開設更多分院,引入更多智慧養老設備,讓更多老人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蘇瑤靠在李淵肩上,輕聲說“還記得當初辦養老院時,你說擔心咱們做不好,現在看來,咱們的堅持是對的。”李淵握住蘇瑤的手,目光堅定“是啊,隻要咱們堅守初心,就一定能把瑤光辦得更好,讓瑤光的光芒照亮更多老人的歸途,讓這份溫暖傳遞到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夜風拂過,帶來了泥土的清香和蔬菜的芬芳。遠處,老人們的笑聲隱約傳來,與蟲鳴交織在一起,譜寫出一首關於愛與初心的樂章。李淵知道,瑤光的路還很長,未來還會遇到更多挑戰,但隻要一家人同心協力,堅守著最初的信念,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讓瑤光的故事在山河間繼續流傳,讓更多老人在瑤光的溫暖中安享晚年。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