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春雪融情解民憂 一家同心護江城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春雪融情解民憂 一家同心護江城
江城的春雪總帶著幾分纏綿,正月十五的清晨,細密的雪粒裹著料峭寒風,落在派出所值班室的窗欞上,積成薄薄一層白霜。李淵剛整理完昨夜的值班記錄,手機就急促地響了起來——是轄區內溪灣村的村支書老陳,聲音裏帶著焦急:“李警官,不好了!村裏的漫水橋被雪水衝垮了,孩子們上學要繞十多裏山路,還有幾戶老人的藥快吃完了,過不了河買不到藥,這可咋辦啊!”
李淵抓起椅背上的警服外套,扣子都沒扣好就往外衝:“老陳你別慌,我現在就帶人和物資過去,你先組織村民在河邊等著,千萬別讓孩子冒險蹚水!”他路過輔警休息室時,正好撞見剛換完班的李陽,“陽陽,跟我去溪灣村,漫水橋塌了,得先給村民應急。”
“爸,我這就去備車!”李陽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瞬間清醒過來,轉身去車庫推應急巡邏車,還不忘多拿兩床防寒棉被和急救箱。
警車碾著積雪往溪灣村趕,路上李淵接連打了三個電話:一個給鎮政府,申請臨時便民橋搭建物資;一個給鄉衛生院,讓醫護人員準備老人急需的藥品;最後一個打給蘇瑤,聲音裏帶著幾分歉意:“瑤瑤,今天本來答應陪你和悅悅去逛燈會的,現在溪灣村橋塌了,我得先去處理。”
電話那頭的蘇瑤沒有絲毫抱怨,反而輕聲叮囑:“你別著急,注意安全,我跟悅悅說一聲就行。對了,我早上煮了紅糖薑茶,裝在你車的保溫杯裏,記得喝了暖身子。村裏老人多,我再帶些常用藥過去,咱們在村口匯合。”
掛了電話,李淵看著副駕上李陽遞來的保溫杯,指尖觸到溫熱的杯壁,心裏泛起一陣暖意。車窗外的雪越下越密,路邊的麥苗被積雪壓彎了腰,遠處的山巒裹著白紗,溪灣村的輪廓在風雪中漸漸清晰。
到了村口,老陳帶著十幾個村民舉著鐵鍬等在河邊,每個人的眉毛和衣領上都結著冰碴。“李警官,你們可來了!”老陳快步迎上來,指著被衝垮的漫水橋,“你看這橋,昨天夜裏雪水一漲,橋墩直接被衝斷了,現在河水流得急,根本沒法過。”
李淵順著老陳指的方向看去,原本橫跨小河的石板橋斷成三截,渾濁的河水裹著冰塊,在河道裏翻湧。幾個背著書包的孩子站在河邊,踮著腳往對岸望,臉上滿是焦急。“孩子們,別急,叔叔今天送你們上學!”李淵走上前,摸了摸一個小男孩的頭,“陽陽,你跟兩個村民先把孩子們背過河,注意腳下的石頭,我去跟老陳商量搭建臨時便橋的事。”
李陽應了一聲,蹲下身讓第一個孩子趴在背上,踩著河裏的淺灘慢慢往前走。河水沒過腳踝,刺骨的寒意順著褲管往上竄,他咬著牙穩住腳步,心裏隻有一個念頭:不能讓孩子凍著、摔著。等把最後一個孩子背到對岸,李陽的褲腿已經凍成了冰殼,雙手也凍得發紫。
“陽陽,快把這杯薑茶喝了!”蘇瑤提著藥箱和保溫桶趕過來,遞過一杯熱氣騰騰的薑茶,又拿出備用的幹褲子,“趕緊換上,別凍出病來。”她身後的李悅也提著一個大袋子,裏麵裝著麵包和熱牛奶:“哥,你先吃點東西墊墊,我跟媽媽去給爺爺奶奶送藥。”
李淵看著妻兒忙碌的身影,心裏滿是欣慰。他和老陳領著村民,在河邊選了塊平坦的空地,開始搭建臨時便橋。鎮政府送來的鋼管和木板很快運到,村民們齊心協力,有的抬鋼管,有的釘木板,雪粒落在每個人的臉上,卻沒人叫苦。李淵扛著一根粗鋼管,腳步穩健如當年在部隊扛槍行軍,汗水順著額頭往下流,在下巴尖凝成小水珠,又很快凍成冰粒。
“李警官,歇會兒吧,喝口水!”一個村民遞來一瓶礦泉水,李淵擺擺手,繼續擰緊鋼管上的螺絲:“早點把橋搭好,村民們出行就方便了,不累。”
中午時分,臨時便橋終於搭建完成。李淵走上橋,用力踩了踩木板,確認穩固後,才朝河邊的村民喊道:“橋搭好了,大家可以安全過河了!”村民們歡呼起來,紛紛走上便橋,臉上滿是喜悅。
蘇瑤和李悅也給村裏的老人送完藥回來,李悅手裏拿著一張畫,是村裏的一個小女孩送給她的:“爸,你看,這是妞妞畫的咱們一家人,她說謝謝咱們幫他們修橋,還送她上學。”李淵接過畫,畫麵上雖然線條稚嫩,卻能清晰地看到一家四口和一座小橋,心裏暖暖的。
下午,李淵帶著李陽在村裏巡邏,查看是否有其他安全隱患。走到村西頭的王老漢家,發現老人正坐在門口歎氣,院子裏的柴火堆已經空了。“王大爺,怎麽了?”李淵走進院子,王老漢歎了口氣:“柴火不夠用了,這雪天也沒法上山砍,晚上隻能挨凍了。”
“您別擔心,我們幫您解決!”李淵掏出手機,給鎮上的柴火供應點打了電話,讓他們送兩捆柴火過來。掛了電話,他又幫王老漢把院子裏的積雪掃幹淨,李陽則幫老人檢查了屋裏的取暖設備,確保沒有安全隱患。
等柴火送過來,王老漢拉著李淵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李警官,你們真是老百姓的貼心人啊,要是沒有你們,我這日子可怎麽過啊!”
“王大爺,您別客氣,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李淵笑著說,“以後有什麽困難,隨時給我們打電話,我們隨叫隨到。”
傍晚時分,雪終於停了。夕陽透過雲層,灑在溪灣村的田野上,給積雪覆蓋的麥苗鍍上一層金邊。李淵一家準備離開村子時,村民們都來送行,有的手裏拿著雞蛋,有的拿著自家種的蔬菜,硬是往他們車上塞。“李警官,有空常來啊!”“蘇警官,悅悅,下次來家裏吃飯!”
李淵看著熱情的村民,心裏滿是感動。他揮了揮手,發動汽車,後視鏡裏,村民們的身影漸漸變小,卻依舊站在原地揮手。
“爸,今天雖然沒去成燈會,但是我覺得比逛燈會還開心!”李悅坐在後座,手裏拿著妞妞送的畫,臉上滿是笑容。
“是啊,幫助別人,看著別人開心,咱們自己也會覺得幸福。”李淵轉過頭,看著妻兒,“以後咱們還要多為老百姓辦實事,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蘇瑤握住李淵的手,輕聲說:“不管你做什麽,我和孩子們都會支持你。咱們一家人,永遠在一起。”
警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夕陽將車影拉得很長。李淵看著窗外漸漸亮起的路燈,心裏感慨萬千。從部隊退役回到地方,他選擇當一名基層民警,就是想守護一方百姓的平安。這些年,有過辛苦,有過危險,可每當看到村民們臉上的笑容,看到妻兒的理解和支持,他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回到城裏時,夜幕已經降臨。街道兩旁掛著紅燈籠,元宵節的氛圍依舊濃厚。李悅提議去吃湯圓,一家人走進一家小吃店,點了四碗黑芝麻湯圓。湯圓冒著熱氣,咬一口,甜糯的餡料在嘴裏化開,溫暖了整個身心。
“爸,明年元宵節,咱們還去溪灣村看看好不好?我想妞妞了,還想幫村民們做點事。”李悅眨著眼睛說。
李淵點點頭:“好啊,明年咱們不僅去溪灣村,還要去更多的村子,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李陽也說:“爸,等我正式入職後,咱們父子倆一起巡邏,一起為老百姓服務,讓江城的每一個角落都平安無事。”
蘇瑤笑著說:“那我和悅悅就做好後勤保障,給你們準備好熱飯熱菜,等著你們回家。”
一家人圍坐在小桌旁,吃著湯圓,聊著未來,窗外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絢爛奪目。這個元宵節,雖然沒有逛成燈會,卻因為幫助了溪灣村的村民,變得格外有意義。李淵知道,他的責任不僅是守護這個小家的幸福,更是守護江城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平安。而他的家人,永遠是他最堅強的後盾,陪著他一起,在守護平安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淵依舊忙碌在基層一線。他和李陽一起,完成了轄區內所有村莊的安全隱患排查,幫村民們解決了各種難題;蘇瑤則在戶籍窗口,耐心地為村民辦理業務,還主動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身份證;李悅也沒閑著,她組織學校的同學,開展了“反詐宣傳進校園”活動,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給同學們普及反詐知識。
春暖花開的時候,溪灣村的新漫水橋正式建成。通車那天,老陳特意邀請李淵一家去參加通車儀式。看著村民們喜氣洋洋地走過新橋,李淵的心裏滿是成就感。他知道,這隻是他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卻是村民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未來,他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挑戰,但隻要一家人同心同德,攜手同行,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
夕陽下,新建成的漫水橋橫跨在小河上,橋上的村民們笑著、說著,橋下的河水潺潺流淌,映著岸邊的楊柳和天上的晚霞。李淵一家站在橋上,看著這溫馨的畫麵,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這份守護平安、傳遞溫暖的初心,也將永遠延續下去,在江城的大地上,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平凡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