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章 柬地破困局,家信抵萬鈞

字數:5483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柬地破困局,家信抵萬鈞
    柬埔寨金邊的雨季來得比預想中更急,豆大的雨點砸在鼎盛集團臨時辦公點的鐵皮屋頂上,劈啪聲響得幾乎蓋過了會議桌前的討論聲。李淵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麵前攤著的柬埔寨光伏電站項目進度表上,“征地協調”一欄被紅筆圈了三次——距離計劃開工日期隻剩十天,當地五個傣族村寨裏,仍有三個村寨的村長拒絕在征地協議上簽字。
    “李總,剛才去村寨溝通的同事回來了,說村長們擔心電站會破壞他們的水源地,還怕施工噪音影響橡膠園的收成。”項目副總監王磊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語氣裏滿是焦急,“我們拿了地質勘測報告和環保評估文件過去,可他們根本不看,說隻信‘能看得見的好處’。”
    李淵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被雨水籠罩的橡膠林,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手機殼——那是李悅用彩繩編的,上麵還繡著小小的“全家福”圖案。他想起出發前蘇瑤的叮囑:“柬埔寨的村民大多靠傳統作物生活,比起文件上的承諾,他們更在意實際的幫助。你不妨從他們的需求入手,或許能找到突破口。”
    “王磊,你去查一下這三個村寨的基本情況,尤其是水源地的現狀和橡膠園的收成問題。”李淵轉身,目光落在會議桌旁的東南亞地圖上,“另外,讓技術組重新調整施工方案,把靠近水源地的光伏板安裝區往後退五十米,再設計一套雨水回收係統——既能解決施工用水問題,還能幫村民灌溉橡膠園。”
    話音剛落,手機突然震動起來,屏幕上跳出“蘇瑤”的名字。李淵快步走到門外,雨聲稍歇,妻子溫柔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老公,柬埔寨是不是下雨了?剛才看天氣預報說金邊有暴雨,你們的辦公點漏雨嗎?”
    “沒事,就是雨聲大了點。”李淵放緩語氣,盡量不讓妻子察覺自己的焦慮,“就是征地的事有點棘手,村長們擔心影響水源和橡膠園。”
    “我就知道你會遇到這種問題。”蘇瑤輕笑一聲,“昨天我讓財務部的同事查了柬埔寨農業部門的資料,那幾個村寨的橡膠園去年因為缺水減產了三成,水源地的水質也因為雨季泥沙淤積變差了。你要是能幫他們解決這兩個問題,征地肯定能成。”
    李淵心裏一亮,忍不住問道:“你怎麽連這些都知道?”
    “怕你在那邊摸不著頭緒,提前做了點功課。”蘇瑤的聲音裏帶著暖意,“對了,李陽昨天在學校跟老師說,想給柬埔寨的小朋友捐文具,我已經幫他聯係了公益組織,下周就能把第一批文具寄過去。李悅還畫了好多‘金線圖’,說要讓柬埔寨的小朋友知道,很快就會有亮堂堂的電燈了。”
    掛了電話,李淵立刻召集團隊調整方案。當天下午,他帶著重新製定的《村寨幫扶計劃》和雨水回收係統設計圖,再次前往拒絕簽字的村寨。剛到村口,就看到村長岩拉正蹲在橡膠園裏,看著被雨水衝倒的橡膠樹歎氣。
    “岩拉村長,您好。”李淵走上前,遞過一把傘,“我看您的橡膠園受了暴雨影響,我們設計的雨水回收係統,不僅能儲存雨水灌溉,還能在雨季幫您加固橡膠樹的根部,減少倒伏。”
    岩拉抬頭看了他一眼,語氣依舊冷淡:“你們這些外來的公司,隻會說好聽的話。等電站建好了,我們的水源地被汙染了,橡膠園毀了,你們早就走了。”
    “您放心,我們的環保評估報告是由柬埔寨國家環境部認證的,而且我們還會在水源地旁邊建一個水質監測站,每天公開數據,讓全村人監督。”李淵蹲下身,指著橡膠樹根部的泥土,“另外,我們可以派農業技術人員來幫您改良土壤,提高橡膠產量。等電站建成後,還會優先招聘村裏的人去工作,讓大家多一份收入。”
    岩拉的眼神漸漸鬆動,他接過李淵遞來的《村寨幫扶計劃》,翻到“就業扶持”和“農業幫扶”部分時,手指停在了上麵。這時,村裏的幾個孩子跑了過來,圍著李淵手裏的雨水回收係統模型好奇地看。
    “叔叔,這個東西真的能存水嗎?我們家的菜園每次下雨都會被淹,要是有了它,媽媽就不用每天去很遠的地方挑水了。”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仰著小臉問。
    李淵笑著點頭,蹲下來給孩子們演示模型:“當然能,而且存下來的水還能用來澆菜、喂牲口。等電站建好了,你們晚上寫作業,再也不用點煤油燈了,還能看彩色電視呢。”
    孩子們興奮地歡呼起來,岩拉看著眼前的場景,沉默了許久,終於在《村寨幫扶計劃》上簽了字:“我信你這一次,要是你們敢騙我們,全村人都不會放過你們。”
    解決了征地問題,項目終於順利開工。可剛過三天,新的麻煩又出現了——從國內運過來的光伏逆變器,在清關時被海關扣留,理由是“設備型號與申報不符”。王磊急得團團轉:“李總,這批逆變器是電站的核心設備,要是不能按時到位,工期肯定要延誤,我們還要賠償合作方的違約金。”
    李淵立刻聯係國內的蘇瑤,讓她幫忙協調海關和供應鏈。掛了電話,他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裏有些焦躁。這時,李陽發來視頻電話,屏幕裏的孩子手裏拿著一張獎狀,興奮地喊道:“爸爸,我捐的文具被學校評為‘最佳公益項目’了!老師說,柬埔寨的小朋友很快就能收到文具了。對了,媽媽說,她已經聯係了海關的朋友,逆變器的問題很快就能解決,讓你別擔心。”
    看著兒子自信的笑臉,李淵的焦躁漸漸消散。第二天一早,蘇瑤就傳來消息,逆變器已經順利清關,預計三天後就能運到工地。原來,蘇瑤連夜聯係了國內海關的負責人,提供了設備型號的補充證明,還協調供應鏈公司加急辦理了相關手續,才讓問題得以解決。
    逆變器運到工地的那天,岩拉村長帶著村裏的人來幫忙卸貨。看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岩拉拍了拍李淵的肩膀:“李總,我之前錯怪你了,你們是真的想幫我們。”
    李淵笑著說:“我們不僅要建電站,還要和村裏一起把日子過好。等電站建成後,我們還會在村裏建一所小學,讓孩子們能在亮堂堂的教室裏讀書。”
    當天晚上,李淵收到了李悅寄來的信,信裏夾著一張新的“金線圖”——畫裏,柬埔寨的村寨裏亮著電燈,孩子們在光伏電站旁邊的教室裏讀書,李淵和李陽站在電站前,蘇瑤和李悅則在畫麵的另一邊,手裏拿著信紙,像是在和他們打招呼。信上用歪歪扭扭的字寫著:“爸爸,我和媽媽都很想你,你要早點回來,我們一起看星星。”
    李淵看著信和畫,眼眶有些濕潤。他拿起手機,給蘇瑤發了條消息:“等項目穩定了,我帶你和孩子們來柬埔寨,看看我們建的電站,看看這裏的星星,比家裏的更亮。”
    蘇瑤很快回複:“好,我等你。對了,財務部這邊已經收到了柬埔寨國家電力公司的第一筆預付款,項目資金很充足,你不用操心。你在那邊要照顧好自己,別太累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項目進展順利。雨水回收係統建成後,不僅解決了施工用水問題,還幫村裏的橡膠園和菜園澆上了水,岩拉村長特意送來一筐新鮮的橡膠果,感謝李淵的幫助。農業技術人員也如期而至,幫村民改良土壤,指導他們科學種植橡膠,村裏的橡膠產量比去年提高了近五成。
    隨著電站主體結構的完工,第一批光伏板開始安裝。當第一塊光伏板被吊裝到支架上時,村裏的人都圍了過來,看著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孩子們興奮地拍手歡呼。岩拉村長拉著李淵的手,激動地說:“李總,謝謝你,我們村終於要有電燈了,以後孩子們再也不用在煤油燈下寫作業了。”
    李淵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裏滿是成就感。他知道,這個電站不僅能給村裏帶來光明,還能改變村民的生活,讓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而這一切,離不開團隊的努力,更離不開家人的支持——蘇瑤在後方穩住資金,李陽和李悅用自己的方式傳遞溫暖,正是這份來自家人的力量,讓他在異國他鄉的困難麵前,始終充滿信心。
    就在電站即將並網發電的前一天,李淵接到了恒業集團張濤的電話。張濤的語氣帶著幾分不甘:“李總,我真佩服你,在柬埔寨這麽複雜的環境下,還能把項目做得這麽好。我之前確實用了不少不正當的手段,現在才明白,真正能贏得市場的,不是低價和陰謀,而是誠信和實力。”
    李淵平靜地說:“張總,做生意就像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鼎盛集團不僅想賺錢,更想做有意義的事,用我們的技術給更多人帶來光明。如果你以後想做正經生意,我們可以考慮合作。”
    掛了電話,李淵走到電站的最高處,望著遠處的村寨和連綿的橡膠林。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光伏板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拿出手機,給蘇瑤發了一段視頻,視頻裏,光伏板在夕陽下熠熠生輝,村裏的孩子們在電站旁邊玩耍,岩拉村長正和技術人員討論著後續的維護工作。
    很快,蘇瑤回複了消息,附帶了一張照片——照片裏,李陽和李悅正趴在客廳的茶幾上,一起組裝一個巨大的光伏電站模型,模型旁邊放著李悅畫的“金線圖”,圖上的金線從中國延伸到柬埔寨,連接著兩個國家的燈火。
    “老公,我們等你回來一起見證並網發電的時刻。”蘇瑤的笑息裏帶著期待。
    李淵笑著回複:“好,等我回來,咱們一家人一起看最亮的燈,最圓的月亮。”
    並網發電的那天,柬埔寨國家電力公司的總經理親自到場,岩拉村長帶著全村人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儀式。當開關被按下,村裏的電燈第一次亮起來時,整個村寨都沸騰了,孩子們歡呼著跑回家,看著家裏的燈泡發出溫暖的光芒,激動得熱淚盈眶。
    李淵站在人群中,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裏滿是感動。他知道,這束燈光不僅照亮了村寨,更照亮了他心中的信念——無論未來遇到多大的困難,隻要有家人的支持,有團隊的努力,有對責任的堅守,就沒有克服不了的挑戰,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儀式結束後,李淵收到了蘇瑤的視頻電話。屏幕裏,李陽和李悅舉著“歡迎爸爸回家”的牌子,蘇瑤則笑著說:“老公,恭喜你,項目圓滿成功!我們已經訂好了去柬埔寨的機票,下周就能見到你了。”
    李淵看著屏幕裏的家人,眼眶濕潤:“好,我在這邊等你們,帶你們去看我們建的電站,去看柬埔寨的星星,去吃當地最有名的阿莫克魚。”
    掛了電話,李淵走到光伏電站的邊緣,望著遠處的星空。夜色漸濃,星星在天空中閃爍,像無數盞小小的燈。他知道,未來的日子裏,鼎盛集團還會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隻要有家人在身邊,有這份溫暖的力量支撐,他就敢闖敢拚,就有信心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種下更多光明的種子,讓那條象征著希望的“金線”,延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連接起更多家庭的幸福與夢想。
    而此刻,遠在國內的濱海市,蘇瑤正陪著李陽和李悅收拾行李。李陽把自己的《電力工程入門》放進書包,說要去柬埔寨給當地的小朋友講光伏電站的知識;李悅則把一遝新畫的“金線圖”放進行李箱,說要送給柬埔寨的小朋友,讓他們知道,無論相隔多遠,大家都被同一條“金線”連接著。
    客廳裏的燈光溫暖明亮,映照著一家人期待的臉龐。他們知道,很快就能見到李淵,很快就能親眼看到那座點亮了柬埔寨村寨的光伏電站,很快就能一起在異國他鄉的星空下,許下對未來的美好願望——願光明與溫暖,永遠伴隨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願家人與愛,永遠是跨越山海、抵禦風霜的最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