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金線續章暖異域,家味融情映初心

字數:4086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金線續章暖異域,家味融情映初心
    竣工儀式的彩帶還飄落在非洲肯尼亞加裏薩郡的小學校園裏,陽陽攥著剛給當地孩子阿明遞過去的奧特曼卡片,蹲在嶄新的紅磚教學樓前,小眉頭認真地皺著:“阿明,這個賽羅奧特曼最厲害,能打怪獸保護大家,下次我帶全套的奧特曼書來,教你認所有奧特曼的技能!”
    阿明黝黑的小臉上滿是興奮,捧著卡片連連點頭,用剛學會的中文說:“陽陽,說話算話!我也會攢好多當地的彩色石頭,下次送給你!”周圍幾個孩子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跟著約定,有的說要帶野果,有的說要教陽陽編草編,清脆的笑聲在藍天下格外響亮。
    不遠處的操場邊,悅悅正拉著紮著小辮子的娜吉婭的手,兩人的小指緊緊勾在一起。“娜吉婭,我教你的《小星星》你要好好練,下次我帶尤克裏裏來,咱們一起唱給大家聽,還要教你唱《拔蘿卜》,特別有意思!”悅悅說著,還哼起了《小星星》的調子,娜吉婭跟著輕輕哼唱,跑調的旋律卻透著最純粹的快樂。
    李淵站在教學樓的走廊下,看著孩子們圍在一起的身影,嘴角不自覺地揚起。蘇瑤走過來,將一件薄外套搭在他肩上:“這邊早晚溫差大,別著涼了。”她的目光落在陽陽和悅悅身上,眼底滿是溫柔,“你看他們,才來幾天就和當地孩子處得這麽好,比咱們想象中適應得快。”
    李淵握住蘇瑤的手,指尖傳來熟悉的溫度:“孩子們的心最純粹,隻要真誠相待,就能很快拉近距離。就像咱們的‘金線計劃’,當初剛啟動時,當地居民還有些顧慮,現在看到學校建起來,孩子們能有幹淨的教室、安全的操場,他們看咱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正說著,加裏薩郡的教育官員卡魯姆走了過來,手裏拿著一個用獸皮縫製的小袋子,遞到李淵麵前:“李總,這是我們當地的‘祝福袋’,裏麵裝的是沙漠裏的耐旱種子,代表著希望和堅韌。感謝你們‘金線集團’為孩子們建了這麽好的學校,現在附近幾個村子的孩子都能來這裏上學,這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大事。”
    李淵接過祝福袋,入手沉甸甸的,他鄭重地說:“卡魯姆先生,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金線計劃’的初衷就是用商業的力量做公益,不僅要建學校,後續我們還會派誌願者來教孩子們中文和職業技能,幫學校建圖書館和電腦教室,讓他們能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
    蘇瑤補充道:“我們還和國內的師範院校合作,會為當地培養老師,畢竟教育不是一時的事,需要有本土力量持續支撐。等過段時間,我們會組織陽陽和悅悅班上的同學,跟這裏的孩子搞一次‘雲端手拉手’活動,讓他們通過視頻交流,互相學習對方的文化。”
    卡魯姆聽了,激動地拍了拍手:“太好了!這對孩子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之前有孩子問我,中國是不是像動畫片裏一樣有會飛的龍,有好吃的餃子,下次視頻的時候,他們肯定有好多問題要問!”
    這時,陽陽跑了過來,拉著李淵的褲腿:“爸爸,阿明說他家有好多駱駝,下次要帶我去騎駱駝,我能去嗎?”李淵蹲下身,摸了摸兒子的頭:“當然可以,但要注意安全,還要尊重阿明家的習俗,不能隨便碰他們的東西,知道嗎?”陽陽用力點頭,又跑回孩子們中間。
    悅悅也走了過來,手裏拿著一朵黃色的小野花,遞給蘇瑤:“媽媽,娜吉婭說這是沙漠裏最堅強的花,叫‘太陽花’,送給你。”蘇瑤接過花,放在鼻尖輕嗅,淡淡的花香縈繞鼻尖,她笑著說:“謝謝悅悅,媽媽會好好保存的。咱們回去後,把這朵花做成幹花,夾在書裏,以後看到它,就能想起在這裏認識的小朋友了。”
    夕陽西下,將校園的影子拉得很長。李淵和蘇瑤帶著陽陽、悅悅,和卡魯姆、阿明、娜吉婭等人告別。車子駛離學校時,陽陽和悅悅趴在車窗上,揮著手喊:“下次見!我們會帶奧特曼書和尤克裏裏來的!”阿明和娜吉婭也跟著揮手,直到車子消失在塵土中。
    車上,陽陽靠在李淵懷裏,小聲說:“爸爸,這裏的小朋友好可憐,他們沒有奧特曼書,也沒有玩具,但他們好開心。以後我再也不浪費玩具了,把不用的玩具都捐給他們好不好?”李淵心裏一暖,點頭道:“好啊,這是個好主意。咱們可以發動你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捐,讓更多的玩具能陪伴這裏的孩子。”
    悅悅也說:“媽媽,我想教這裏的小朋友唱更多的中文歌,讓他們知道中國的歌很好聽。下次來的時候,我要把我的音樂盒帶來,給他們聽《茉莉花》。”蘇瑤把女兒抱在懷裏,溫柔地說:“悅悅真有愛心,媽媽支持你。以後咱們可以把教唱歌的過程錄下來,發到網上,讓更多人關注這裏的孩子,說不定會有更多人來幫他們。”
    車子行駛在茫茫草原上,遠處的夕陽像一個巨大的火球,將天空染成了橘紅色。李淵看著窗外的風景,對蘇瑤說:“這次來肯尼亞,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公益不是單方麵的付出,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陽陽和悅悅學會了珍惜和分享,我們也更清楚‘金線計劃’該往哪個方向走。”
    蘇瑤讚同道:“是啊,之前在國內做公益,更多的是解決物質上的需求,但到了國外,才發現文化交流和精神陪伴同樣重要。咱們的‘金線計劃’不能隻停留在建基礎設施,還要搭建文化溝通的橋梁,讓‘中國溫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能真正融入當地人生活的實在幫助。”
    李淵拿出手機,翻出之前在國內做“金線計劃”時的照片——有在山區建學校的場景,有給留守兒童送書包的畫麵,還有組織貧困家庭孩子去城市參觀博物館的照片。他說:“你看,從國內到國外,‘金線計劃’已經走了五年了。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說我們企業不好好賺錢,搞什麽公益,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我們,還有很多誌願者主動報名,這就是堅持的意義。”
    蘇瑤看著照片,眼神堅定:“以後我們還要把‘金線計劃’做得更細,針對不同地區的需求製定不同的方案。比如在非洲,除了教育,還要幫當地建水利設施,解決灌溉問題;在東南亞,可以幫他們發展特色農業,把當地的產品賣到中國來,形成可持續的幫扶模式。”
    陽陽聽著爸媽的對話,似懂非懂地問:“爸爸,‘金線計劃’是不是像奧特曼一樣,專門幫助有困難的人?”李淵笑著說:“對,‘金線計劃’就是一群‘奧特曼’,不過我們不用超能力,而是用真誠和努力,幫助大家解決困難,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陽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開始想象下次來肯尼亞騎駱駝的場景。
    車子駛入市區時,夜幕已經降臨,街邊的路燈亮起,昏黃的燈光照亮了簡陋的街道。李淵看著窗外匆匆走過的行人,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下次再來,不僅要讓孩子們有更好的學校,還要幫當地居民改善生活條件,讓“金線”真正成為連接中國和世界的紐帶,讓更多人因為“金線”而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回到住處,陽陽和悅悅累得很快就睡著了。李淵和蘇瑤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著孩子們熟睡的臉龐,蘇瑤輕聲說:“今天卡魯姆說,有個叫穆罕默德的孩子,因為家裏窮,之前隻能跟著父母放牛,現在能來學校上學,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第一個到學校打掃衛生。咱們應該多關注這樣的孩子,或許可以設立一個‘金線獎學金’,資助他們一直讀到大學。”
    李淵點頭:“這個想法好,明天我就讓團隊擬方案。另外,我想和國內的公益組織合作,在肯尼亞建一個‘中國文化中心’,除了教中文,還能教書法、武術、烹飪,讓當地人更了解中國。畢竟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隻有互相了解,才能更好地合作。”
    蘇瑤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兩人的想法:“還有,咱們可以組織‘金線計劃’的誌願者家屬來這裏參觀,讓他們親身感受公益的意義,這樣也能得到更多家庭的支持。陽陽和悅悅這次來,變化這麽大,就是最好的例子。”
    兩人聊到深夜,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照亮了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跡,每一條都承載著對“金線計劃”的期待,對孩子們的祝福。李淵合上筆記本,握住蘇瑤的手:“雖然這條路還很長,但隻要我們一家人一起努力,隻要有更多人加入我們,‘金線計劃’一定能走得更遠,讓更多人感受到家的溫暖、愛的力量。”
    蘇瑤靠在李淵肩上,輕聲說:“嗯,我們會一直走下去的。因為我們知道,每多建一所學校,就多給孩子們一個希望;每多幫一個人,就多傳遞一份溫暖。這就是‘金線’的意義,也是我們作為父母,想教給陽陽和悅悅的道理——用自己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夜色漸深,肯尼亞的星空格外璀璨,仿佛在見證著“金線計劃”的故事,也在期待著未來更多溫暖的篇章。而李淵、蘇瑤和他們的孩子們,正帶著這份初心,在公益的征途中,堅定地走向更遠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