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章 歸途暖意載初心,故園新程續金線
字數:6825 加入書籤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歸途暖意載初心,故園新程續金線
從肯尼亞內羅畢機場起飛時,晨光正漫過東非高原的草原,陽陽扒著舷窗,手指在玻璃上跟著下方移動的雲朵畫圈,懷裏還緊緊抱著阿明最後塞給他的那隻木雕小駱駝——那是阿明用了三個晚上,跟著村裏的老木匠一點點刻出來的,駱駝背上還歪歪扭扭刻著“陽陽”兩個中文字,是阿明照著蘇瑤寫的字帖練了幾十遍才刻成的。
“爸爸,你說阿明現在是不是在學校看奧特曼書呀?”陽陽突然回頭,聲音透過飛機引擎的輕微轟鳴傳過來。李淵正幫蘇瑤把悅悅的尤克裏裏放進頭頂的行李架,聞言蹲下身,幫兒子把被風吹亂的劉海理好:“肯定在看,說不定還在跟其他小朋友講奧特曼的故事呢。等咱們到家,就給阿明發視頻,讓他把新學會的故事講給你聽好不好?”陽陽立刻點頭,把木雕駱駝貼在臉頰上,小聲嘟囔:“我還要告訴他,飛機上的雲像,比肯尼亞的雲更軟。”
悅悅坐在旁邊的座位上,正用彩筆在筆記本上畫著什麽。蘇瑤湊過去看,發現本子上畫著兩個紮著辮子的小姑娘,一個穿著粉色裙子是悅悅自己),一個裹著彩色頭巾是娜吉婭),兩人手拉手站在一片開滿太陽花的田野裏,旁邊還畫著一條藍色的水渠,水渠邊寫著“彩虹水渠”四個字。“這畫的是你和娜吉婭嗎?”蘇瑤輕聲問。悅悅點點頭,筆尖頓了頓,又在太陽花旁邊添了一隻奧特曼:“這是陽陽的奧特曼,要保護我們和水渠。”蘇瑤忍不住笑了,伸手摸了摸女兒的頭,心裏滿是柔軟——這趟異域之行,兩個孩子不僅學會了分享,更把“金線計劃”的溫暖悄悄記在了心裏。
飛機平穩地駛入平流層,蘇瑤從背包裏拿出一個布袋子,裏麵裝著這次從肯尼亞帶回來的東西:奧馬爾長老送的手工編織掛毯上麵織著當地的駱駝和橄欖枝)、阿米娜塞給她的芒果幹用當地蜂蜜醃過,甜而不膩),還有卡魯姆打印好的水利項目初步設計圖背麵寫著“期待與你們共見彩虹水渠通水”)。她把掛毯拿出來,輕輕鋪在小桌板上,李淵湊過來,指尖拂過掛毯上細密的針腳:“奧馬爾說這是他妻子織了半年的,特意送給咱們,說謝謝咱們幫村裏建水渠。”蘇瑤點點頭,把芒果幹分給孩子們:“等回家咱們把掛毯掛在客廳裏,每次看到就能想起肯尼亞的朋友們。”
陽陽咬著芒果幹,突然想起什麽,從書包裏翻出一張皺巴巴的紙,是離開學校那天,阿明塞給他的。紙上畫著一個簡單的笑臉,旁邊用斯瓦希裏語寫著“我們會等你們回來”,下麵還有阿明歪歪扭扭的中文簽名。“媽媽,你能把這句話翻譯給我聽嗎?”陽陽舉著紙問。蘇瑤接過紙,輕聲翻譯出來,悅悅立刻湊過來:“那我們也要給阿明和娜吉婭寫信,告訴他們咱們到家了,還要寄咱們家樓下的櫻花照片給他們——上次娜吉婭說,她從來沒見過粉色的花。”
“好啊,”李淵笑著接話,“等咱們回家整理好照片,就一起給他們寫信,還要把陽陽畫的奧特曼、悅悅畫的太陽花一起寄過去。”他看著兩個孩子期待的眼神,又看向蘇瑤,眼底滿是暖意——當初決定帶著孩子們參與“金線計劃”,就是想讓他們在課本之外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如今看來,這份“行走的教育”,比任何說教都更有力量。
十多個小時的飛行後,飛機終於降落在國內的機場。走出航站樓時,傍晚的風帶著熟悉的桂花香撲麵而來,陽陽立刻拉著悅悅的手:“姐姐,你聞,是咱們小區裏的桂花香!”悅悅用力點頭,眼睛亮晶晶的:“回家就能吃奶奶做的桂花糕了!”蘇瑤笑著揉了揉孩子們的頭發,轉頭對李淵說:“媽早上打電話說,已經把咱們的房間收拾好了,還燉了排骨湯,說給孩子們補補。”
回家的路上,陽陽趴在車窗上,看著路邊熟悉的高樓和路燈,興奮地跟阿明送的木雕駱駝“介紹”:“你看,這是咱們家附近的超市,裏麵有好多好吃的;前麵那個公園,我和姐姐經常去放風箏;還有那個學校,就是我上學的地方,裏麵有好多好朋友……”悅悅則靠在蘇瑤身邊,拿著手機翻看在肯尼亞拍的照片,時不時跟蘇瑤說:“媽媽,你看娜吉婭戴我送的手鏈多好看;還有阿明拿到奧特曼書時,眼睛都亮了。”
車子駛入小區,遠遠就看到奶奶站在單元樓門口張望。車剛停穩,陽陽和悅悅就跳下車,撲進奶奶懷裏。“慢點跑,別摔著!”奶奶笑著摟住兩個孩子,伸手摸了摸他們的臉,“在外麵有沒有好好吃飯?陽陽好像瘦了點。”“奶奶,我沒有瘦!”陽陽立刻挺胸,“我在肯尼亞吃了好多芒果,還幫阿明搬過書本呢!”悅悅也跟著說:“奶奶,我教娜吉婭唱《茉莉花》了,她學得可認真了!”
走進家門,熟悉的飯菜香撲麵而來。餐桌上擺著排骨湯、桂花糕,還有孩子們愛吃的可樂雞翅。爺爺從書房走出來,手裏拿著一個筆記本:“陽陽,悅悅,快跟爺爺說說,肯尼亞好不好玩?有沒有看到長頸鹿和獅子?”陽陽立刻拉著爺爺坐在沙發上,從書包裏拿出奧特曼卡片和木雕駱駝,繪聲繪色地講起在肯尼亞的經曆:“爺爺,我看到好多駱駝,阿明說它們能在沙漠裏走好多天不喝水;還有村裏的小朋友,他們雖然沒有很多玩具,但特別開心,我把我的奧特曼卡片分給他們,他們都跟我做朋友……”悅悅則把畫著她和娜吉婭的筆記本遞給爺爺,小聲說:“爺爺,這是我畫的彩虹水渠,等建好了,阿明家就能有水澆莊稼了。”
晚飯時,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陽陽和悅悅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著肯尼亞的故事,李淵和蘇瑤偶爾補充幾句,爺爺奶奶聽得滿臉笑意。奶奶給陽陽夾了一塊排骨:“咱們陽陽長大了,知道幫助別人了。以後要是還去肯尼亞,奶奶給你準備點咱們家的餅幹,你帶給阿明他們嚐嚐。”爺爺也點點頭:“‘金線計劃’是好事,能幫到別人,也能讓孩子們長見識。以後有機會,爺爺也想跟著你們去看看,看看咱們幫著建的學校和水渠。”
吃過晚飯,陽陽和悅悅主動提出要給阿明和娜吉婭寫信。陽陽趴在書桌前,認真地畫著奧特曼,還在旁邊寫:“阿明,這是賽羅奧特曼,他能打敗怪獸,保護彩虹水渠。我回家吃到了奶奶做的桂花糕,下次帶給你吃。”悅悅則在信裏寫:“娜吉婭,我家樓下的桂花開了,特別香,我拍了照片,寄給你看。我還在練尤克裏裏,下次教你唱《拔蘿卜》。”蘇瑤坐在旁邊,幫孩子們把照片貼在信裏,李淵則在一旁整理這次肯尼亞之行的資料,把水利項目的進展、村民的反饋一一記錄下來,準備明天跟“金線計劃”的團隊開會。
夜深了,孩子們已經睡熟,李淵和蘇瑤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著牆上掛著的奧馬爾送的編織掛毯,上麵的駱駝仿佛還在草原上行走。“這次回來,感覺孩子們變化挺大的,”蘇瑤靠在李淵肩上,輕聲說,“陽陽以前有點小氣,現在願意主動分享;悅悅以前怕生,這次卻能主動教娜吉婭唱歌。”李淵握住蘇瑤的手,指尖傳來熟悉的溫度:“這就是‘金線計劃’的意義,不僅是幫助別人,也是咱們一家人共同成長的過程。你看,咱們帶孩子們走出去,讓他們看到不同的生活,他們就會懂得珍惜,懂得共情。”
“對了,卡魯姆今天發消息說,村民們已經開始準備水渠的前期施工了,還拍了照片給我,”蘇瑤拿出手機,點開照片給李淵看,“你看,奧馬爾長老帶著村民在清理河道,還有幾個孩子在旁邊幫忙遞工具,特別認真。”李淵看著照片裏村民們黝黑的臉上帶著笑容,心裏一陣觸動:“咱們下周開團隊會的時候,把這些照片給大家看看,也讓團隊裏的人知道,咱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村民們也在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蘇瑤點點頭,又想起一件事:“還有,咱們之前資助的國內山區學校,校長昨天打電話說,孩子們的冬衣已經收到了,還拍了視頻,孩子們穿著新衣服在操場上跑步,特別開心。”李淵笑著說:“那太好了,等周末咱們帶孩子們去山區看看,讓他們也知道,國內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咱們的‘金線計劃’不僅要走向國外,也要照顧好身邊的人。”
第二天一早,李淵就帶著肯尼亞之行的資料去了“金線計劃”的辦公室。團隊成員們看到奧馬爾送的編織掛毯,還有村民們施工的照片,都特別興奮。“李總,沒想到村民們這麽積極,”團隊裏負責水利項目的王工說,“有他們的支持,咱們的施工進度肯定能加快。我已經根據現場考察的情況,調整了水渠的設計方案,增加了幾個蓄水池,這樣即使遇到幹旱,也能保證村民們的用水。”
“還有,咱們可以在水渠旁邊種一些當地的耐旱植物,”蘇瑤補充道,“既能固土,也能美化環境。我查了資料,肯尼亞的金合歡樹很適合,而且樹形好看,孩子們還能在樹下讀書。”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辦公室裏充滿了幹勁。李淵看著大家的樣子,心裏很欣慰——“金線計劃”從最初的一個想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靠的就是大家這份共同的初心。
中午,李淵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接通後才知道,是之前在肯尼亞認識的一位華人企業家,叫陳峰。陳峰在肯尼亞做農產品貿易,這次聽說“金線計劃”在加裏薩郡建水渠,特意打電話來,想資助一部分資金,還說可以幫忙聯係當地的企業,為水渠的後續維護提供支持。“李總,我在肯尼亞待了十年,知道當地村民有多缺水,”陳峰的聲音透過電話傳來,“你們做的是好事,我也想盡一份力。等水渠建好了,我還可以幫村民們把他們種的玉米、芒果賣到國內,讓他們的生活能更好一點。”
李淵特別感動,連忙說:“太感謝你了,陳總。有你的支持,咱們的‘金線計劃’就能做得更好。咱們可以一起合作,不僅幫村民們解決用水問題,還能幫他們拓寬收入來源,讓‘金線’真正成為連接他們和外界的橋梁。”掛了電話,李淵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團隊成員,大家都特別開心,覺得又多了一份力量。
下午,蘇瑤帶著孩子們去了附近的書店,買了很多適合山區孩子的書籍和文具,準備周末去山區學校的時候帶過去。陽陽選了幾本奧特曼的漫畫書,說要送給山區的小朋友;悅悅則選了幾本童話書,還有一盒彩色鉛筆,說要教山區的小朋友畫畫。“媽媽,咱們下次還能來買嗎?”陽陽抱著書問,“山區的小朋友要是喜歡,我還想把我的奧特曼卡片分給他們。”蘇瑤笑著點頭:“當然可以,隻要你願意分享,媽媽就陪你一起來。”
周末的時候,李淵和蘇瑤帶著孩子們去了國內的山區學校。車子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陽陽和悅悅趴在車窗上,看著路邊的梯田和木屋,好奇地問:“爸爸,這裏的小朋友是不是每天都要走很遠的路上學呀?”李淵點點頭:“是啊,有些小朋友每天要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冬天的時候特別冷。”悅悅聽完,小聲說:“那咱們下次來的時候,給他們帶點暖手寶好不好?”
到了學校,校長和老師們已經在門口等候。孩子們看到陽陽和悅悅,都圍了過來,好奇地看著他們手裏的書和文具。陽陽立刻把奧特曼漫畫書分給大家,還教他們怎麽玩奧特曼卡片;悅悅則拿出彩色鉛筆,和小朋友們一起在紙上畫畫。蘇瑤和李淵則跟著校長參觀學校,看到孩子們的教室裏有了新的課桌椅,窗戶上裝了新的玻璃,心裏很欣慰——這些都是“金線計劃”資助的,雖然隻是小小的改變,但能讓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更好一點。
中午,大家一起在學校的食堂吃飯,吃的是土豆燉雞塊和米飯。陽陽看到身邊的小朋友隻吃米飯,很少夾菜,就把自己碗裏的雞塊夾給了他:“你吃吧,這個雞塊很好吃。”小朋友害羞地說了聲“謝謝”,慢慢把雞塊放進嘴裏。悅悅也把自己碗裏的雞蛋夾給了旁邊的小女孩,兩個小姑娘相視一笑,很快就成了朋友。
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拉著陽陽和悅悅的手,舍不得讓他們走。一個小男孩把自己做的紙飛機送給陽陽:“哥哥,這個紙飛機能飛得很遠,你拿著它,就像我在跟你一起玩。”一個小女孩則把自己編的花環戴在悅悅頭上:“姐姐,這個花環是用山上的野花編的,很香,你要記得來看我們。”陽陽和悅悅點點頭,說下次一定會再來,還會帶更多的書和玩具。
車子駛離學校時,陽陽和悅悅趴在車窗上,揮著手跟小朋友們告別。“爸爸,這裏的小朋友好可愛,”陽陽說,“我以後要經常來幫他們。”悅悅也說:“媽媽,咱們下次來的時候,教他們唱《茉莉花》好不好?”李淵和蘇瑤相視一笑,心裏滿是感動——孩子們已經把“幫助別人”當成了自己的事,這就是“金線計劃”最珍貴的收獲。
回到家後,李淵和蘇瑤又投入到“金線計劃”的工作中。他們一邊跟進肯尼亞水利項目的進展,一邊籌備國內山區學校的後續資助。陽陽和悅悅則每天放學後,都會給阿明和娜吉婭寫信,告訴他們國內的生活,還會把自己畫的畫寄過去。有時候,他們還會和阿明、娜吉婭視頻,陽陽會給阿明講奧特曼的故事,悅悅會教娜吉婭唱中文歌,屏幕兩端的孩子們笑得格外開心。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肯尼亞水利項目傳來好消息——水渠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再過不久就能通水了。卡魯姆發來了視頻,視頻裏,村民們圍著水渠歡呼,奧馬爾長老拿著水壺,從水渠裏舀起一碗水,舉過頭頂,用當地語言喊著:“感謝中國朋友,感謝‘金線計劃’!”孩子們則在水渠邊奔跑,手裏拿著彩色的氣球,氣球上寫著“彩虹水渠”。
陽陽和悅悅看到視頻,興奮地跳了起來。“爸爸,水渠建好了!”陽陽拉著李淵的手,“咱們什麽時候再去肯尼亞呀?我想和阿明一起在水渠邊玩。”悅悅也說:“媽媽,我想教娜吉婭唱《拔蘿卜》,還要看彩虹水渠到底是不是彩色的。”李淵和蘇瑤笑著說:“等寒假的時候,咱們就去肯尼亞,參加水渠的通水儀式,還要給阿明和娜吉婭帶更多的禮物。”
晚上,李淵和蘇瑤坐在客廳裏,看著視頻裏村民們歡呼的場景,心裏滿是成就感。“你看,咱們的‘金線計劃’真的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蘇瑤說,“從學校到水渠,從冬衣到書籍,每一件小事,都在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李淵握住蘇瑤的手,眼神堅定:“這隻是開始,以後咱們還要做更多的事。國內的山區學校,咱們要繼續資助;國外的貧困地區,咱們也要盡自己的力量。隻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隻要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咱們的‘金線’就會越拉越長,連接起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窗外的月光灑進客廳,落在奧馬爾送的編織掛毯上,仿佛為駱駝鍍上了一層銀輝。陽陽和悅悅的房間裏,傳來輕微的鼾聲,他們大概在夢裏,又和肯尼亞的朋友們一起,在彩虹水渠邊奔跑、唱歌吧。李淵和蘇瑤相視一笑,心裏充滿了希望——他們知道,“金線計劃”的路還很長,但隻要帶著初心,帶著愛,帶著家人的陪伴,就一定能走得更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溫暖與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淵和蘇瑤開始籌備寒假的肯尼亞之行。他們不僅要參加水渠的通水儀式,還要和卡魯姆、陳峰一起,探討如何幫助村民們發展農產品貿易,讓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更多的收入。陽陽和悅悅則開始整理行李,陽陽把自己最喜歡的奧特曼手辦放進書包,說要送給阿明;悅悅則把自己的尤克裏裏擦得幹幹淨淨,還特意學了一首當地的兒歌,準備唱給娜吉婭聽。
“金線計劃”的團隊也在積極準備,王工帶著技術人員,準備去肯尼亞對水渠進行最後的檢查,確保通水順利;負責公益宣傳的小張,則準備拍攝水渠通水的紀錄片,讓更多的人了解“金線計劃”,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