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金線織夢跨山海,家暖情長續新篇
字數:6496 加入書籤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金線織夢跨山海,家暖情長續新篇
夕陽將海濱公路的瀝青路麵染成暖金色,李淵開著車,後視鏡裏映出後座兩個小家夥的身影——陽陽正舉著阿明送的木雕獅子,在悅悅麵前比劃,悅悅則小心翼翼地把下午撿的貝殼放進透明罐子裏,時不時湊過去摸一下木雕的紋路。蘇瑤坐在副駕駛,側頭看著李淵專注開車的側臉,指尖輕輕拂過手機屏幕上奠基儀式的照片,照片裏的李淵站在台上,西裝筆挺,眼神明亮,正對著話筒講述“金線計劃”的願景。
“在肯尼亞建加工基地的事,陳峰那邊回複了嗎?”蘇瑤忽然開口,打破了車廂裏的細碎聲響。李淵抬了抬下巴,示意中控台上的文件袋:“早上剛收到他的郵件,附了當地三個備選廠址的考察報告,還提了個建議——想找咱們國內的農業設備廠商合作,給基地配全自動生產線,既提高效率,還能順便幫當地工人做技術培訓。”
蘇瑤眼睛一亮,伸手拿過文件袋:“這個主意好!之前援建水渠的時候,當地村民就對咱們的工程機械特別感興趣,要是能讓他們學會操作生產線,以後就算咱們的團隊撤走,他們也能自己把產業做起來。”她翻著報告,指尖在標著“基蘇木市”的廠址頁上頓住,“這個地方離水渠項目區才二十公裏,原材料運輸方便,而且當地政府給的稅收優惠也很實在,我覺得可以作為首選。”
車子剛駛進小區地下車庫,陽陽就抱著木雕跳下車,拉著悅悅往電梯口跑:“爸爸,媽媽,咱們明天就給阿明打電話好不好?我要告訴他,我要在文化周上展示他送的木雕!”李淵笑著揉了揉兒子的頭發:“好,不過得等肯尼亞那邊天亮,阿明現在可能還在睡覺呢。”悅悅也仰著小臉,晃了晃蘇瑤的手:“媽媽,我已經會唱兩首斯瓦希裏語兒歌了,到時候你要幫我錄視頻給瑪莎阿姨看。”
蘇瑤蹲下身,幫女兒理了理額前的碎發:“當然啦,咱們悅悅這麽厲害,瑪莎阿姨肯定會誇你的。”一家人說說笑笑走進電梯,電梯門合上的瞬間,李淵的手機突然響了,屏幕上跳動著“鼎盛集團張副總”的名字。他接起電話,原本輕鬆的神情漸漸變得嚴肅,“你說什麽?原材料供應商那邊出了問題?”
蘇瑤和孩子們瞬間安靜下來,陽陽也停下了擺弄木雕的手,好奇地看著父親。李淵走到陽台,壓低聲音問道:“具體是哪個環節出了紕漏?咱們跟那家玉米合作社簽的可是保底收購協議,他們現在說供應不上,後續的加工計劃怎麽辦?”電話那頭的張副總語氣急促,隱約能聽到紙張翻動的聲音:“李總,合作社那邊說今年雨季來得晚,玉米成熟期推遲了,至少要延後一個月才能交貨。可咱們跟國內的罐頭廠已經簽了供貨合同,要是不能按時履約,違約金就得賠上百萬。”
李淵皺著眉,指尖在陽台的欄杆上輕輕敲擊。他想起上個月去肯尼亞考察時,合作社的負責人奧馬爾握著他的手,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不會耽誤交貨”,還帶著他去看了長勢喜人的玉米地。怎麽才過了一個月,就出了這樣的問題?“你有沒有問奧馬爾,到底是成熟期推遲,還是有其他原因?”李淵追問,語氣裏帶著一絲警惕——在非洲做項目,他深知當地的情況複雜,有時候“天災”背後,可能還藏著“人禍”。
張副總沉默了幾秒,才低聲說:“我私下托當地的翻譯打聽了,好像是有一家歐洲的食品公司,給合作社開了比咱們高兩成的收購價,奧馬爾現在有點動搖,想撕毀跟咱們的協議。”這話像一顆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麵,李淵的眼神瞬間冷了下來。他當初選擇跟奧馬爾的合作社合作,不僅是因為他們的玉米品質好,更重要的是,奧馬爾的村子是水渠項目的直接受益村,村民們靠著水渠種出的莊稼,終於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困境。他原以為這份情誼能讓合作穩固,卻沒想到還是敗給了利益。
“我知道了。”李淵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怒火,“你先別跟奧馬爾撕破臉,就說咱們理解農作物生長受天氣影響,願意跟他重新協商交貨時間,但要他給出一個明確的期限。另外,你再聯係一下周邊其他的合作社,看看能不能臨時調一部分玉米過來,先保證第一條生產線能正常運轉。”掛了電話,李淵轉身回到客廳,看到蘇瑤正抱著悅悅,陽陽則站在旁邊,一臉擔憂地看著他:“爸爸,是不是肯尼亞那邊出事了?”
李淵走過去,坐在兒子身邊,把他抱到腿上:“是遇到了一點小麻煩,不過爸爸能解決。”他不想讓孩子們擔心,可陽陽卻皺著小眉頭,認真地說:“爸爸,阿明說過,奧馬爾叔叔是個好人,他會不會是有難處呀?咱們能不能幫幫他?”孩子的話像一股暖流,衝淡了李淵心中的煩躁。他摸了摸陽陽的頭,輕聲說:“陽陽說得對,爸爸會先弄清楚情況,再想辦法。”
蘇瑤把悅悅放在沙發上,走過來坐在李淵身邊:“是不是奧馬爾那邊出了變故?”李淵點了點頭,把張副總的話複述了一遍。蘇瑤聽完,沉思片刻說:“歐洲公司突然加價,會不會跟之前咱們拒絕的那個‘聯合開發計劃’有關?”她想起上個月,有一家名為“歐陸農科”的歐洲企業找到鼎盛集團,提出要跟他們聯合開發肯尼亞的農產品市場,卻要求控股加工基地,還提出要把大部分利潤匯回歐洲,李淵當時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有這個可能。”李淵的眼神沉了下來,“歐陸農科在非洲深耕多年,人脈很廣,說不定是他們在背後搞鬼,想逼咱們讓步。”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著樓下的萬家燈火,心裏飛快地盤算著——如果真的是歐陸農科在作祟,單純跟奧馬爾協商恐怕解決不了問題,必須找到對方的軟肋,才能打破僵局。
“不如我明天跟陳峰通個視頻電話,讓他在當地再深入打聽一下,看看歐陸農科到底給了奧馬爾什麽承諾,還有沒有其他可以合作的合作社。”蘇瑤走到李淵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咱們不能隻盯著奧馬爾這一家,多找幾個備選,才能掌握主動權。”李淵回頭看著蘇瑤,點了點頭:“好,你跟陳峰對接的時候,讓他注意安全,歐陸農科的人說不定會給他們使絆子。另外,國內的文化周籌備也不能停,咱們得讓奧馬爾看到,跟咱們合作不僅有短期的收益,還有長期的發展機會——文化周能幫他們的農產品打開國內市場,這是歐洲公司給不了的。”
第二天一早,蘇瑤就跟陳峰開了視頻會議。屏幕裏的陳峰穿著衝鋒衣,背景是肯尼亞的草原,他身邊站著當地的翻譯兼助手卡魯。“蘇總,李總,我昨天已經去周邊的三個合作社看過了,其中一家叫‘卡魯拉’的合作社,玉米長勢很好,而且負責人卡瑪很願意跟咱們合作,就是他們沒有大型的收割設備,擔心不能按時交貨。”陳峰的聲音有些沙啞,顯然是跑了不少地方,“至於歐陸農科那邊,卡魯打聽來消息,他們給奧馬爾的承諾是‘先付三成定金,收購價上浮兩成’,但要求奧馬爾必須排他性合作,不能再跟其他公司合作。”
蘇瑤皺了皺眉:“排他性合作?這說明歐陸農科就是衝著咱們來的,他們不想讓咱們在肯尼亞站穩腳跟。”李淵接過話頭,對著屏幕說:“陳峰,你跟卡瑪談的時候,可以承諾幫他們解決收割設備的問題——咱們可以從國內調一批二手的收割機過去,租給他們使用,租金可以從後續的玉米收購款裏抵扣。另外,告訴卡瑪,隻要他們能保證供貨,咱們可以優先把他們的玉米加工成高端產品,比如有機玉米罐頭,在國內的高端超市銷售,利潤分成可以給他們提高五個百分點。”
陳峰眼睛一亮:“這個方案好!卡瑪最擔心的就是收割和銷售問題,咱們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他肯定願意跟咱們合作。”卡魯也在旁邊連連點頭,用斯瓦希裏語補充了幾句,陳峰翻譯道:“卡魯說,卡瑪之前就聽說過咱們援建水渠的事,對咱們公司很信任,隻要條件合適,肯定能成。”
掛了視頻會議,蘇瑤又馬不停蹄地召開了文化周籌備會議。會議室裏,市場部、策劃部的員工們圍坐在一起,牆上的白板上貼滿了各種方案。“蘇總,咱們已經跟國內的五家大型商場談好了,文化周期間,會在商場裏設置肯尼亞農產品展銷區,還會安排當地的手工藝人現場表演木雕、編織。”市場部經理王姐拿著方案,興奮地說,“另外,咱們還聯係了幾家旅遊公司,計劃推出‘肯尼亞文化體驗遊’,遊客可以去咱們的水渠項目區和加工基地參觀,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蘇瑤點了點頭,指著白板上的節目單說:“悅悅要表演斯瓦希裏語兒歌,這個節目可以放在開幕式上,既能增加互動性,又能體現咱們跟肯尼亞的友好情誼。陽陽想展示木雕,咱們可以在展銷區設一個‘兒童手作角’,讓陽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體驗木雕製作,這樣能吸引更多家庭觀眾。”她頓了頓,又補充道:“對了,咱們還要製作一本圖文並茂的宣傳冊,裏麵不僅要介紹肯尼亞的農產品和文化,還要把咱們的‘金線計劃’理念寫進去,讓更多人知道,企業發展不僅要追求利潤,還要承擔社會責任。”
籌備會議進行到一半,李淵的手機響了,是奧馬爾打來的。他走到走廊接起電話,奧馬爾的聲音帶著一絲猶豫:“李總,對不起,關於玉米供應的事,我……”李淵打斷他的話,語氣平靜地說:“奧馬爾,我知道你現在麵臨選擇,也理解你想為村民們爭取更多利益的心情。不過,我想跟你說的是,歐陸農科給你的承諾雖然誘人,但他們隻看重短期利益,不會真正幫你們發展產業。而咱們的合作,不僅能讓你們的玉米賣個好價錢,還能幫你們建立加工產業,培養技術人才,讓你們的村子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他頓了頓,又說:“下個月,我們會在國內舉辦肯尼亞文化周,到時候會有很多中國的企業和消費者了解你們的農產品,這是一個打開中國市場的好機會。如果你願意繼續跟咱們合作,我可以承諾,文化周期間,你們合作社的玉米產品會作為重點推薦產品,而且咱們後續還會幫你們申請有機認證,讓你們的玉米能賣出更高的價格。”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才傳來奧馬爾的聲音:“李總,我……我需要跟村民們商量一下,明天給你答複,可以嗎?”
“當然可以。”李淵的語氣緩和下來,“我等你的消息,也希望你能慎重考慮,不要錯過真正能幫到村子的機會。”掛了電話,李淵回到會議室,看到蘇瑤正跟策劃部的員工討論文化周的宣傳視頻,陽陽和悅悅也坐在旁邊的小椅子上,拿著彩筆在紙上畫著什麽——陽陽畫的是一個巨大的玉米罐頭,旁邊站著他和阿明,悅悅畫的則是一片金色的玉米地,上麵飛著幾隻彩色的小鳥。
李淵走過去,蹲在孩子們身邊,看著他們的畫,心裏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隻要一家人齊心協力,隻要堅守著“金線計劃”的初心,就一定能克服難關,把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和責任,變成更多溫暖的故事。
下午,陳峰傳來了好消息——卡瑪已經同意跟鼎盛集團合作,並且承諾會在一個月內提供第一批玉米,而奧馬爾那邊,經過跟村民們的討論,也決定繼續跟鼎盛集團合作,隻是希望能把收購價稍微提高一點。李淵和蘇瑤商量後,決定適當提高五個百分點的收購價,同時跟奧馬爾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承諾會幫他們的合作社建立育苗基地,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解決了原材料供應的問題,加工基地的建設也加快了進度。國內的農業設備廠商很快就跟鼎盛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第一批收割機和生產線設備將在半個月內運抵肯尼亞。蘇瑤則忙著文化周的籌備,她親自挑選了肯尼亞的手工藝品和農產品樣品,還跟國內的媒體聯係,邀請他們報道文化周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金線計劃”。
陽陽和悅悅也沒閑著,每天放學回家後,陽陽就拿著木雕練習展示解說,悅悅則跟著手機裏的教程,一遍遍練習斯瓦希裏語兒歌。有時候,他們還會跟阿明視頻通話,阿明在電話裏教陽陽說斯瓦希裏語的“玉米”“罐頭”,教悅悅唱當地的童謠,還跟他們約定,等文化周的時候,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跟他們一起表演節目。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文化周開幕的日子。市中心的廣場上,掛滿了肯尼亞的國旗和鼎盛集團的“金線計劃”宣傳海報,展銷區裏擺滿了各種肯尼亞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金黃的玉米罐頭、酸甜的芒果汁、精美的木雕、色彩鮮豔的編織籃,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參觀。
開幕式上,陽陽穿著一身小小的西裝,抱著阿明送的木雕,站在舞台上,用稚嫩的聲音介紹道:“這是我的好朋友阿明送給我的木雕,他來自肯尼亞,那裏有大片的玉米地,還有很善良的人們。我們公司在肯尼亞建了水渠,還會建加工基地,幫助阿明和他的朋友們把玉米變成好吃的罐頭,賣到中國來。”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陽陽看到台下的李淵和蘇瑤,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接著,悅悅穿著一條紅色的連衣裙,走到舞台中央,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斯瓦希裏語兒歌。她的聲音清脆甜美,雖然有些發音還不太標準,但台下的觀眾都聽得很認真。當她唱到最後一句時,舞台背景屏幕上突然出現了阿明和瑪莎的身影,他們在肯尼亞的玉米地裏,跟著悅悅的歌聲一起哼唱,畫麵溫馨而感人。
開幕式結束後,李淵和蘇瑤帶著孩子們來到展銷區。陽陽拉著一個小朋友的手,教他怎麽玩木雕,悅悅則給參觀的市民分發芒果汁,還奶聲奶氣地介紹:“這是肯尼亞的芒果做的,很好喝哦。”看著孩子們忙碌的身影,蘇瑤靠在李淵的肩上,輕聲說:“你看,咱們的‘金線計劃’,不僅連接了兩個國家,還讓孩子們學會了責任和友愛。”
李淵握住蘇瑤的手,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心裏滿是感慨:“是啊,這就是咱們努力的意義——不僅要做好企業,還要用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讓這份情誼和責任,一代一代傳下去。”他抬頭望向遠方,仿佛看到了肯尼亞的玉米地,看到了水渠裏流淌的清水,看到了當地村民臉上的笑容,也看到了鼎盛集團的“金線計劃”,正在跨越山海,編織出一個又一個溫暖的夢想。
當天晚上,奧馬爾給李淵打來電話,激動地說:“李總,我在網上看到了文化周的直播,太精彩了!村民們都很開心,說一定要好好種玉米,不辜負咱們的合作。”李淵笑著說:“奧馬爾,這隻是一個開始,以後咱們還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一起把肯尼亞的農產品推向世界。”掛了電話,李淵走到陽台,看到蘇瑤正陪著孩子們在客廳裏玩遊戲,陽陽拿著木雕,悅悅抱著貝殼罐,一家人的笑聲在房間裏回蕩。
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金線計劃”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隻要一家人同心同德,隻要堅守著初心和責任,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讓這條跨越山海的“金線”,連接起更多的希望,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