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技術傳薪跨山海 情誼織就共富網
字數:4124 加入書籤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技術傳薪跨山海 情誼織就共富網
中非農業示範園的玉米剛抽穗,李淵就收到了來自埃塞俄比亞農業部的邀請函。信封上燙金的國徽格外醒目,裏麵的信件用中英雙語寫著,希望他能帶隊前往奧羅米亞州,指導當地農戶解決咖啡種植的病害問題——那裏是非洲重要的咖啡產區,近半年來,葉鏽病肆虐,已讓上千戶農戶麵臨絕收。
“奧羅米亞州的海拔、氣候和咱們這裏差異很大,得提前做足準備。”蘇瑤連夜翻出非洲農業地圖,在奧羅米亞州的位置畫了圈,“那裏多山地,土壤偏酸性,咖啡樹又是多年生作物,病害防治比玉米複雜得多。”她一邊說,一邊將咖啡葉鏽病的資料整理成冊,還特意標注了當地常見的天敵昆蟲——這是生物防治的關鍵。
出發前三天,示範園裏熱鬧得像過節。卡瑪爾帶著裂山部的村民,用曬幹的玉米皮編了個巨大的“豐收籃”,裏麵裝滿了改良後的玉米種子、紅薯苗和土壤檢測試紙;娜奧米則熬夜將技術手冊翻譯成阿姆哈拉語,還在扉頁畫了李淵和蘇瑤在田間指導的插畫;李陽和李悅也準備了禮物——李陽把這些年記錄的土壤改良數據做成了u盤,李悅則畫了幾十張“土壤小精靈”的漫畫卡片,想送給當地的孩子。
“到了那邊要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得隨時傳信回來。”卡瑪爾幫李淵把“豐收籃”搬上車,語氣裏滿是不舍,“等你們回來,我一定讓村裏的婦女們做最好吃的玉米餅招待你們。”
經過兩天的飛行和顛簸,李淵一行終於抵達奧羅米亞州的德雷達瓦市。剛下汽車,就看到當地農業部的官員和農戶們舉著“歡迎中國專家”的牌子在路邊等候。農業部部長阿貝貝握著李淵的手,眼眶泛紅“李專家,你們可來了!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咖啡產業就完了!”
跟著阿貝貝來到咖啡園,眼前的景象讓人心疼——成片的咖啡樹葉子枯黃卷曲,葉片背麵布滿了橙黃色的鏽狀孢子,有的樹枝已經枯死,地上落滿了腐爛的葉片。農戶塔菲拉蹲在樹旁,手裏攥著一片病葉,聲音哽咽“這棵咖啡樹是我爺爺種的,養了四十多年,現在卻變成了這樣……”
李淵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取下一片病葉,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是咖啡駝孢鏽菌引起的葉鏽病,這種病菌傳播速度快,還能在土壤裏存活兩年以上。”他轉頭對眾人說,“不能用單一的化學農藥,得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抗病品種’的綜合方案。”
當天下午,李淵就帶著團隊在咖啡園裏劃分出試驗田。蘇瑤負責指導農戶修剪病枝“要從病枝下方10厘米的健康枝條處剪斷,剪下來的病枝要集中燒毀,不能留在園裏。”她一邊演示,一邊教大家如何辨別健康枝條和病枝,“健康枝條的樹皮是青綠色的,病枝的樹皮會發褐,還會流出黏液。”
李陽則帶著技術員安裝孢子捕捉儀“這個儀器能監測空氣中的病菌孢子數量,當數量超過閾值時,就會報警,提醒大家及時防治。”他還在試驗田周圍種上了萬壽菊和波斯菊——這些花能吸引瓢蟲、草蛉等天敵昆蟲,幫助控製鏽菌傳播。
李悅的“任務”最特別,她帶著當地的孩子在咖啡園邊種“驅蟲植物”。“這些薄荷和羅勒能散發出特殊的氣味,能趕走傳播鏽病的蚜蟲。”李悅一邊教孩子們播種,一邊給他們分發“土壤小精靈”卡片,“你們要好好照顧這些植物,它們會和咖啡樹做朋友,一起對抗病菌哦!”孩子們聽得入迷,還主動幫著澆水、除草,小小的身影在咖啡園裏穿梭,給這片沉寂的土地帶來了生機。
可挑戰遠不止這些。一周後,試驗田的咖啡樹雖然停止了落葉,但新長出的嫩葉還是出現了少量鏽斑。阿貝貝著急地找到李淵“李專家,是不是方案不管用?再這樣下去,農戶們都要失去信心了。”
李淵安撫好阿貝貝,立刻帶著團隊去試驗田排查。經過仔細觀察,他們發現問題出在土壤上——當地農戶習慣用未腐熟的牛羊糞施肥,這些糞肥裏夾雜著鏽菌孢子,導致病菌反複感染。“得先改良施肥方式。”李淵當即決定,在咖啡園裏建一個堆肥場,教農戶們製作腐熟有機肥。
堆肥場的建設得到了農戶們的積極響應。塔菲拉主動把自家的空地貢獻出來,還號召鄰居們一起收集秸稈、落葉和牛羊糞。李淵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配比原料“秸稈、落葉占60,牛羊糞占30,再加10的腐熟劑,堆成15米高的堆,每隔三天翻一次,二十天就能腐熟好。”他還特意在堆肥場旁邊立了塊牌子,上麵用阿姆哈拉語寫著“腐熟有機肥的十大好處”,方便農戶們學習。
蘇瑤則利用這段時間,在當地舉辦了多場技術培訓班。她把咖啡葉鏽病的防治步驟編成了順口溜“剪病枝,燒幹淨;播鮮花,引益蟲;施好肥,壯樹體;防蚜蟲,不放鬆。”農戶們跟著念,很快就記住了。娜奧米還把培訓班的內容拍成視頻,發布到當地的社交媒體上,短短幾天就有上萬次播放,不少其他地區的農戶也紛紛留言,希望能得到指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兩個月後,試驗田的咖啡樹終於煥發了生機。新長出的嫩葉翠綠鮮亮,再也沒有出現鏽斑,有的樹上還結出了小小的咖啡果。塔菲拉捧著咖啡果,激動得熱淚盈眶“謝謝你們,中國朋友!是你們讓我的咖啡樹活了過來,讓我們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為了讓更多農戶受益,李淵和蘇瑤決定在德雷達瓦市建立“中非咖啡技術示範中心”。中心裏不僅有試驗田、堆肥場,還有培訓教室和種苗培育基地。他們從國內引進了抗病性強的咖啡品種,在基地裏培育出幼苗後,免費分發給農戶們種植。“我們不僅要幫大家解決眼前的病害問題,還要幫大家種出更高品質的咖啡,賣出更好的價錢。”李淵在中心揭牌儀式上說。
揭牌儀式當天,當地的農戶們自發地穿上了傳統服飾,還帶來了自家烤製的咖啡和麵包。阿貝貝代表農業部,給李淵和蘇瑤頒發了“農業發展貢獻獎”“你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改變命運的希望。你們讓我們相信,隻要肯努力,就能把貧瘠的土地變成豐收的沃土,就能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李陽和李悅也收獲了特殊的“禮物”——當地的孩子用咖啡果串成了項鏈,掛在他們脖子上;還有的孩子把自己畫的“咖啡園豐收圖”送給他們,畫紙上,中國專家和非洲農戶手拉手站在咖啡園裏,天空中飄著象征友誼的彩虹。
離開奧羅米亞州的那天,農戶們早早地在路邊等候。塔菲拉抱著一袋自己烘焙的咖啡豆,塞到李淵手裏“這是用您教我們種的咖啡果做的,您一定要嚐嚐。等咖啡豐收了,我們會把最好的咖啡豆寄給您,寄給中國的朋友們。”
汽車緩緩駛離,窗外的咖啡園漸漸遠去,但農戶們的笑容和揮手的身影,卻深深印在了李淵和蘇瑤的心裏。李陽看著手裏的咖啡項鏈,對蘇瑤說“媽媽,以後我們還要來這裏,幫更多人種出好咖啡。”蘇瑤笑著點頭“會的,隻要有需要,我們就會來。因為這裏不僅有需要幫助的農戶,還有我們珍貴的朋友。”
回到中非農業示範園時,已是深秋。卡瑪爾帶著村民們在門口迎接,還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示範園推廣的耐旱玉米品種,在周邊幾個村莊都獲得了大豐收,農戶們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現在大家都把這種玉米叫做‘友誼米’,說這是中國朋友帶來的幸福種子。”卡瑪爾笑著說。
傍晚,李淵和蘇瑤坐在院子裏,煮著從奧羅米亞州帶回來的咖啡。濃鬱的咖啡香彌漫在空氣中,李陽和李悅在旁邊翻看這次出行的照片,時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李淵看著眼前的家人,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示範園,心中滿是感慨。
他想起剛來到這片土地時的迷茫,想起麵對村民質疑時的堅持,想起解決土壤板結、玉米鏽病時的艱辛,也想起看到農戶們豐收時的喜悅。他知道,自己和蘇瑤選擇的這條路,雖然充滿挑戰,但卻無比有意義。因為他們不僅在這片土地上種下了莊稼,更種下了友誼和希望;不僅用技術幫助了農戶,更用真心贏得了信任。
夜色漸深,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蘇瑤靠在李淵肩上,輕聲說“你看,不管是非洲的咖啡園,還是這裏的玉米田,隻要我們用心去耕耘,就能收獲豐收,收獲友誼。”李淵握住蘇瑤的手,眼中滿是堅定“是啊,未來我們還要去更多地方,把技術傳得更遠,把友誼織得更密,讓中非友誼之花在更多的土地上綻放,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這片充滿生機的遠疆沃土上,李淵和蘇瑤的故事還在繼續。他們用雙手創造希望,用真心傳遞友誼,用行動詮釋著“授人以漁”的真諦。而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也像一粒飽滿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深深紮根,茁壯成長,終將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