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7章 技術紮根結碩果 情誼跨海譜新篇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技術紮根結碩果 情誼跨海譜新篇
    中非農業示範園的晨霧還沒散盡,坦桑尼亞學員姆瓦納維納就扛著自製的改良鋤頭,蹲在沙質土壤試驗田邊,小心翼翼地給玉米苗鬆土。鋤頭刃上焊著的三個小齒,在晨光裏泛著冷光,這是他上周跟著蘇瑤學的手藝——用村裏鐵匠鋪的廢鐵料打磨焊接,再把鋤頭柄纏上防滑布條,翻地時又穩又省力,比原來的舊鋤頭效率高了一倍還多。
    “姆瓦納維納,你這鋤頭改得越來越像樣了!”李淵踩著田埂走來,手裏拿著平板電腦,屏幕上是昨晚剛優化好的玉米株距示意圖。他蹲下身,指著玉米苗之間的標記樁說“按照這個12米x08米的株距,再長兩周就能追肥了,到時候用你上次說的‘咖啡渣羊糞肥’,既能防倒伏,又能改良土壤。”
    姆瓦納維納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容,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李專家,您放心!我已經攢了三大袋咖啡渣,昨天還和村裏的牧民換了兩筐羊糞,就等著給玉米苗‘加餐’了。”他說著,伸手輕輕碰了碰玉米苗的葉片,嫩綠的葉子上還掛著晨露,“您看,這苗比我家鄉種的壯多了,要是今年能豐收,我就把種苗帶回去,教全村人都種!”
    李淵拍了拍他的肩膀,心裏滿是欣慰。自從去年姆瓦納維納來示範園學習,從一開始連基本的灌溉時間都搞不清,到現在能獨立改良農具、調整種植參數,這短短一年的變化,讓他更堅信“授人以漁”的意義。“等玉米成熟了,咱們就辦個‘技術交流會’,讓你給其他學員講講經驗,好不好?”
    “好!”姆瓦納維納激動得直點頭,握著鋤頭的手更緊了——他從來沒想過,自己一個普通牧民,也能有機會給來自各國的學員“講課”。
    不遠處的咖啡園裏,蘇瑤正帶著幾名埃塞俄比亞學員查看咖啡豆的長勢。她手裏拿著一個小巧的測糖儀,輕輕刺破一顆鮮紅的咖啡果,將果肉汁滴在檢測片上“糖度達到18了,再過十天就能采摘。采摘的時候要注意,隻摘完全成熟的紅色果實,綠色的留著再長幾天,這樣咖啡豆的口感才好。”
    來自奧羅米亞州的德傑姆認真地記在筆記本上,本子上畫滿了密密麻麻的示意圖——有咖啡樹修剪的形狀,有測糖儀的使用方法,還有蘇瑤教的“咖啡渣堆肥法”步驟。“蘇老師,上次您教我們做的咖啡果醬,在我們鎮上的集市賣得特別好!”德傑姆抬起頭,眼裏滿是興奮,“很多人問這果醬是怎麽做的,我就把您教的方法告訴他們,現在已經有五戶人家跟著做了,大家都說要謝謝中國專家!”
    蘇瑤笑著拿出手機,翻出塔菲拉昨天發來的照片——咖啡合作社的農戶們正圍著一堆剛采摘的咖啡果,臉上滿是笑容,照片背景裏還能看到示範園捐贈的烘幹機。“塔菲拉說,今年的咖啡豆產量比去年提高了30,烘幹後的咖啡豆已經被江南的商會訂走了,價格比往年高了不少。”
    正說著,李陽背著無人機從田埂上跑過來,手裏的平板電腦還在播放著咖啡園的航拍畫麵“媽,爸,你們看!西邊的咖啡園有幾棵樹的葉片有點發黃,我已經標在地圖上了,可能是缺水,需要打開滴灌係統補點水。”
    李淵接過平板,仔細查看航拍圖“好,你去通知技術員,把滴灌時間設為15分鍾,注意觀察土壤滲透情況,別積水。”他轉頭對蘇瑤說,“等會兒咱們去看看那幾棵樹,順便給學員們講講如何通過葉片顏色判斷作物缺水情況,這樣他們以後在自己的家鄉也能及時發現問題。”
    中午休息時,示範園裏來了位特殊的客人——肯尼亞農業部的官員奧瑪爾。他手裏拿著一份厚厚的報告,臉上滿是急切“李專家,蘇專家,你們快去看看吧!我們國家的茶區最近出現了嚴重的茶小綠葉蟬災害,大片茶園都快被毀掉了,農戶們都快急哭了!”
    李淵和蘇瑤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跟著奧瑪爾往肯尼亞茶區趕。車窗外,原本該翠綠的茶園一片枯黃,葉片上布滿了細小的蟲洞,有的茶樹已經枯死,地上落滿了卷曲的落葉。茶農卡魯站在茶園邊,手裏攥著一片病葉,聲音哽咽“這茶園是我爺爺傳下來的,種了四十多年,現在卻變成了這樣……要是治不好,我們全家就沒活路了。”
    蘇瑤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取下一片病葉,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是茶小綠葉蟬,這種害蟲繁殖速度快,還會傳播病毒,要是不及時防治,半個月就能蔓延整個茶園。”她轉頭對李淵說,“得趕緊配生物殺蟲劑,還要教農戶們清理茶園裏的雜草,因為雜草是茶小綠葉蟬的主要棲息地。”
    李淵點頭,立刻讓技術員回示範園取設備和原料,自己則帶著奧瑪爾和卡魯查看茶園的地形“這裏地勢低窪,通風不好,再加上最近雨水多,很容易滋生害蟲。咱們得在茶園裏挖幾條排水溝,再把過密的枝條剪掉,改善通風條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當天下午,生物殺蟲劑就送到了茶園。蘇瑤教農戶們如何稀釋殺蟲劑“一桶水加兩百毫升殺蟲劑,均勻噴灑在葉片正反麵,尤其是葉背,因為茶小綠葉蟬喜歡躲在葉背吸食汁液。”她還特意讓李陽用無人機航拍茶園,標注出蟲害嚴重的區域,方便農戶們精準防治。
    李悅也沒閑著,她帶著當地的孩子在茶園邊種薄荷和羅勒“這些植物能散發出特殊的氣味,能驅趕茶小綠葉蟬。你們要好好照顧它們,它們會和茶樹做朋友,一起對抗害蟲哦!”孩子們興奮地接過種子,小手裏攥著嫩綠的幼苗,像握著寶貝一樣小心翼翼。
    經過一周的努力,茶園的蟲害終於得到了控製。新長出的嫩葉翠綠鮮亮,再也沒有出現蟲洞,有的茶樹上還冒出了新的芽尖。卡魯捧著剛采摘的茶葉,激動得熱淚盈眶“謝謝你們,中國朋友!是你們讓我的茶園活了過來,讓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
    為了防止蟲害再次發生,李淵和蘇瑤決定在肯尼亞茶區建一個“茶葉病蟲害監測站”。監測站裏配備了蟲情測報燈和土壤檢測設備,還安排了兩名學院的畢業生負責日常監測和技術指導。“以後農戶們發現茶樹有異常,不用再跑遠路,直接來監測站就行,我們的技術員會幫他們解決問題。”李淵在監測站揭牌儀式上說。
    揭牌儀式當天,當地的農戶們自發地穿上了傳統服飾,還帶來了自家烤製的茶餅和蜂蜜。奧瑪爾代表農業部,給李淵和蘇瑤頒發了“農業發展貢獻獎”“你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改變命運的希望。你們讓我們相信,隻要肯努力,就能把受災的茶園變成豐收的沃土,就能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李陽和李悅也收獲了特殊的“禮物”——當地的孩子用茶葉編織了小小的手鏈,掛在他們手腕上;還有的孩子把自己畫的“茶園豐收圖”送給他們,畫紙上,中國專家和非洲農戶手拉手站在茶園裏,天空中飄著象征友誼的彩虹。
    離開肯尼亞茶區的那天,農戶們早早地在路邊等候。卡魯抱著一袋自己炒製的茶葉,塞到李淵手裏“這是用您教我們種的茶葉炒的,您一定要嚐嚐。等茶葉豐收了,我們會把最好的茶葉寄給您,寄給中國的朋友們。”
    汽車緩緩駛離,窗外的茶園漸漸遠去,但農戶們的笑容和揮手的身影,卻深深印在了李淵和蘇瑤的心裏。李陽看著手腕上的茶葉手鏈,對蘇瑤說“媽媽,以後我們還要來這裏,幫更多人種出好茶葉。”蘇瑤笑著點頭“會的,隻要有需要,我們就會來。因為這裏不僅有需要幫助的農戶,還有我們珍貴的朋友。”
    回到中非農業示範園時,已是深秋。卡瑪爾帶著村民們在門口迎接,還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示範園推廣的耐旱玉米品種,在周邊幾個村莊都獲得了大豐收,農戶們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現在大家都把這種玉米叫做‘友誼米’,說這是中國朋友帶來的幸福種子。”卡瑪爾笑著說,手裏還捧著一個用玉米皮編織的籃子,裏麵裝滿了金黃的玉米粒。
    傍晚,李淵和蘇瑤坐在院子裏,煮著從肯尼亞帶回來的茶葉。濃鬱的茶香彌漫在空氣中,李陽和李悅在旁邊翻看這次出行的照片,時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李淵看著眼前的家人,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示範園,心中滿是感慨。
    他想起剛來到這片土地時的迷茫,想起麵對村民質疑時的堅持,想起解決土壤板結、玉米鏽病、咖啡白粉病、茶葉蟲害時的艱辛,也想起看到農戶們豐收時的喜悅。他知道,自己和蘇瑤選擇的這條路,雖然充滿挑戰,但卻無比有意義。因為他們不僅在這片土地上種下了莊稼,更種下了友誼和希望;不僅用技術幫助了農戶,更用真心贏得了信任。
    夜色漸深,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蘇瑤靠在李淵肩上,輕聲說“你看,不管是非洲的茶園、咖啡園,還是這裏的玉米田,隻要我們用心去耕耘,就能收獲豐收,收獲友誼。”李淵握住蘇瑤的手,眼中滿是堅定“是啊,未來我們還要去更多地方,把技術傳得更遠,把友誼織得更密,讓中非友誼之花在更多的土地上綻放,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月光再次灑在示範園的土地上,照亮了田間的作物,照亮了學院的教學樓,也照亮了人們心中的希望。在這片遠疆的沃土上,李淵和蘇瑤用雙手創造了豐收的奇跡,用真心編織了深厚的友誼,用行動詮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真諦。而這份跨越國界的情誼與事業,就像一粒飽滿的種子,在歲月的澆灌下,早已深深紮根,茁壯成長,終將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