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稻穗沉時香滿徑

字數:6561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稻穗沉時香滿徑
    示範園的秋晨總裹著一層薄霜,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落在稻田裏那片沉甸甸的稻穗上時,李淵正站在田埂上,看著收割機在金色的稻浪中穿梭。稻穗被卷入機器的瞬間,細碎的稻粒簌簌落入糧倉,空氣中彌漫著新米特有的清香,讓他想起二十年前在部隊炊事班,第一次幫廚蒸米飯時的味道——那時的米是定量供應的陳米,卻被他蒸得顆顆分明,惹得戰友們搶著添飯。
    “爸!收割機卡住了!”李陽的喊聲從稻田深處傳來,打斷了李淵的思緒。少年背著書包,校服袖口卷得高高的,正蹲在收割機旁,伸手去夠卡在滾筒裏的稻稈。他身後跟著李悅,小姑娘手裏提著一個竹籃,裏麵裝著剛摘的橘子,是蘇瑤一早從園區果園裏摘的,特意讓孩子們給工人送過來。
    李淵快步走過去,先把李陽從機器旁拉開,又檢查了一下滾筒“說了多少遍,機器運轉時別伸手,多危險。”他嘴上說著,手上卻已經熟練地關掉機器,掏出工具拆解滾筒。李陽吐了吐舌頭,把橘子分給旁邊的工人,轉頭幫著遞扳手“爸,這稻子也太沉了,難怪機器會卡住。”
    “沉才好,沉說明顆粒飽滿。”李淵笑著道,“這可是咱們和省農科院合作改良的‘金穗1號’,畝產能比普通稻子多收兩百斤呢。等曬幹了,第一鍋新米飯,先給你和悅悅蒸。”
    李悅立刻湊過來,仰著小臉問“爸,新米飯是不是比平時的好吃?我要澆兩勺肉湯!”
    “小饞貓。”李淵刮了刮她的鼻子,目光望向遠處的辦公樓——蘇瑤應該正在裏麵和經銷商談新米的收購價。自從上個月考察團離開後,示範園的名氣越來越大,每天都有經銷商上門談合作,蘇瑤幾乎天天都要忙到深夜。
    正想著,蘇瑤的身影出現在辦公樓門口,她朝著稻田的方向揮了揮手,臉上帶著明顯的笑意。李淵知道,肯定是談成了好事。果然,蘇瑤快步走過來,手裏拿著一份合同“李淵,咱們和省糧油集團談妥了!他們不僅要收購我們今年所有的新米,還打算和我們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把‘金穗1號’推廣到全省的優質稻種植區。”
    “真的?”李淵停下手裏的活,眼中閃過驚喜,“太好了!這樣一來,村民們種稻子就更有保障了。”
    “不止呢,”蘇瑤接著說,“他們還同意幫我們建一個現代化的碾米廠,就在園區西邊那塊空地。以後我們的稻穀從收割、晾曬到加工、包裝,都能在園區裏完成,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增加附加值。”
    李陽和李悅聽不懂大人們說的“附加值”,但知道是好事,跟著拍手歡呼。旁邊的工人也都圍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著細節,臉上滿是興奮——他們大多是周邊村子的村民,示範園的發展越好,他們的收入就越高。
    “大家別急,”李淵站起身,對著工人們喊道,“今天下午,我們就召開村民大會,詳細給大家講合作的事。現在,咱們先把這台機器修好,爭取今天把這片稻子收完!”
    “好!”工人們齊聲應道,幹勁更足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李淵和蘇瑤坐在食堂的角落,一邊吃著簡單的盒飯,一邊商量下午村民大會的流程。蘇瑤把合同裏的重點內容都記在筆記本上,時不時和李淵討論幾句。
    “我覺得,除了講和省糧油集團的合作,還得給村民們講講‘金穗1號’的種植技術。”蘇瑤道,“雖然大部分村民都已經學會了,但還有少數人掌握得不太好。我們可以請省農科院的專家來給大家培訓,確保明年所有人都能種出高產的稻子。”
    李淵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另外,碾米廠建成後,需要招聘不少工人,優先從周邊村子裏招,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上班。”
    “嗯,這個主意好。”蘇瑤笑著道,“這樣不僅能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還能讓他們更有歸屬感。”
    正說著,食堂門口傳來一陣爭吵聲。李淵和蘇瑤連忙起身,隻見張老漢正和一個年輕人爭執不休,周圍圍了不少看熱鬧的村民。
    “你憑什麽說我種的稻子不合格?”張老漢氣得臉紅脖子粗,手裏拿著一把稻穗,“我明明是按照示範園教的方法種的,怎麽就不合格了?”
    年輕人穿著省糧油集團的工作服,手裏拿著一個檢測儀器,耐心地解釋“張大爺,您別激動。我們檢測的是稻穀的含水量,您的稻子曬得不夠幹,含水量超標了,不符合收購標準。如果直接加工,會影響米的口感和保質期。”
    “我曬了三天了,怎麽還不夠幹?”張老漢還是不相信,“肯定是你們的儀器有問題!”
    李淵和蘇瑤連忙上前解圍。李淵接過張老漢手裏的稻穗,又看了看檢測儀器上的數據,對張老漢道“張叔,他說得對,您的稻子確實沒曬透。最近這幾天晚上有露水,稻子堆在場上,容易吸潮。您回去把稻子攤開,再曬一天,記得晚上要蓋起來,別讓露水打濕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張老漢半信半疑“真的?那我回去再曬曬。要是還不合格,我可找你算賬!”
    “您放心,要是還不合格,我親自去幫您曬。”李淵笑著道。
    張老漢這才消了氣,拿著稻穗離開了。年輕人感激地對李淵和蘇瑤道“李總,蘇總,謝謝你們。剛才真是麻煩你們了。”
    “沒事,”蘇瑤道,“村民們對這些技術指標不太了解,以後還得麻煩你們多費心,多給他們講講。”
    “應該的。”年輕人道。
    下午的村民大會開得非常成功。李淵和蘇瑤詳細介紹了和省糧油集團的合作內容,以及碾米廠的建設規劃。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有人提出問題,李淵和蘇瑤都一一作了回答。當聽說碾米廠要招聘工人時,現場更是一片歡呼,不少村民當場就報了名。
    大會結束後,省農科院的專家還為村民們舉辦了一場種植技術培訓。專家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金穗1號”的種植要點、病蟲害防治方法等知識,還現場解答了村民們的疑問。村民們都聽得非常認真,有的還拿出筆記本做記錄。
    培訓結束後,張老漢特意找到李淵,不好意思地說“李淵,上午是我不對,錯怪你了。我回去按照你說的方法,把稻子再曬了一天,果然合格了。”
    李淵笑著道“張叔,您客氣了。隻要您的稻子能賣個好價錢,比什麽都強。”
    接下來的幾天裏,示範園裏一片忙碌的景象。收割機在稻田裏不停地穿梭,工人在場上晾曬稻穀,經銷商們在辦公樓裏談合作,村民們則忙著學習種植技術,報名參加碾米廠的招聘。李淵和蘇瑤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他們每天都要去稻田裏查看收割進度,去場上檢查稻穀晾曬情況,去辦公樓接待經銷商,還要去村民家裏了解他們的需求。
    有一天晚上,李淵和蘇瑤忙到深夜才回到家。孩子們已經睡著了,小臉上還帶著甜甜的笑容。李淵輕輕坐在床邊,看著孩子們的睡顏,心中充滿了愧疚“最近太忙了,都沒怎麽陪孩子們。”
    蘇瑤走過來,輕輕靠在他的肩上“我知道你辛苦。等忙完這陣子,我們就帶著孩子們去遊樂園玩,好好補償他們。”
    李淵點了點頭,握住蘇瑤的手“老婆,謝謝你。要是沒有你,我一個人根本做不成這些事。”
    蘇瑤笑了笑“我們是夫妻,本來就應該互相扶持。你看,我們的示範園越來越好了,村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了,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意義。”
    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照在夫妻倆的身上,給他們鍍上了一層銀紗。他們相視而笑,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幾天後,碾米廠的奠基儀式如期舉行。省糧油集團的領導、市農業局的王科長、省農科院的專家,還有周邊村子的村民們,都來到了現場。李淵和蘇瑤站在奠基儀式的主席台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現在,我宣布,示範園碾米廠奠基儀式正式開始!”隨著主持人的一聲宣布,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鞭炮聲。李淵和蘇瑤與其他領導一起,拿起鐵鍬,為碾米廠培土。
    看著腳下的土地,李淵的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他們剛來到這裏的時候,想起了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人,想起了他們在困難麵前的堅持和努力。他知道,碾米廠的奠基,不僅是示範園發展的一個新,更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重要一步。
    奠基儀式結束後,王科長走到李淵和蘇瑤身邊,笑著道“李總,蘇總,恭喜你們。示範園的發展越來越好了,我為你們感到高興。”
    “謝謝王科長,”李淵道,“這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也走不到今天。”
    “不用謝,”王科長道,“這是你們應得的。你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真諦,為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你們的示範園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接下來的日子裏,碾米廠的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工人們日夜不停地工作,挖掘機、推土機在工地上忙碌著,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李淵和蘇瑤每天都會去工地查看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能夠順利進行。
    李陽和李悅也經常去工地玩,他們對工地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李陽喜歡看挖掘機工作,覺得它特別厲害,能把泥土挖得又快又準。李悅則喜歡在工地旁邊的草地上采野花,編成花環戴在頭上。
    有一天,李陽突然對李淵說“爸,等碾米廠建好了,我能不能去裏麵工作?我想學習怎麽加工稻穀,以後幫你和媽媽管理示範園。”
    李淵摸了摸兒子的頭,微笑道“好啊。不過,你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更好地管理示範園。等你長大了,爸爸就把示範園交給你。”
    李陽堅定地點了點頭“爸,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我要成為像你一樣厲害的人,守護好我們的示範園,守護好我們的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淵的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他知道,兒子已經漸漸長大了,已經懂得了責任和擔當的意義。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李陽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繼續傳承他們的事業,讓示範園發展得越來越好。
    碾米廠的建設工程進展得非常順利,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當第一袋包裝好的“金穗1號”大米從生產線上下來時,李淵和蘇瑤的眼中都閃爍著淚光。他們拿起一袋大米,仔細地看著包裝袋上的商標——那是蘇瑤親自設計的,上麵印著示範園的稻田圖案,還有“共商、共建、共享”六個大字。
    “老公,我們成功了!”蘇瑤激動地說,“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碾米廠,有了自己的品牌。”
    李淵緊緊抱住蘇瑤,輕聲道“是啊,我們成功了。這隻是一個開始,以後我們還要把‘金穗1號’推廣到全國,讓更多的人吃到我們種的大米。”
    隨後,示範園舉行了盛大的“金穗1號”大米上市發布會。省糧油集團的領導、市農業局的王科長、省農科院的專家,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和媒體記者,都參加了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李淵和蘇瑤詳細介紹了“金穗1號”大米的特點和優勢,還現場烹飪了新米,讓大家品嚐。大家品嚐後,都對“金穗1號”大米的口感讚不絕口,紛紛表示要與示範園建立合作關係。
    發布會結束後,“金穗1號”大米迅速在市場上打開了銷路,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好評。不少超市和農貿市場都設立了專門的專櫃,銷售“金穗1號”大米。示範園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成為了全國知名的優質稻種植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基地。
    有一天,李淵和蘇瑤帶著孩子們來到碾米廠。看著生產線不停地運轉,一袋袋包裝好的大米從生產線上下來,李陽和李悅的臉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爸爸媽媽,我們的大米真厲害!”李陽興奮地說,“以後,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的‘金穗1號’大米!”
    蘇瑤蹲下身,抱起李悅,在她的臉上親了一口“是啊,悅悅。我們的大米不僅好吃,還承載著我們的夢想和希望。我們要一起努力,讓它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綻放光芒。”
    李淵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他們今天所取得的一切,都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和幫助,離不開他們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他們用雙手創造了豐收的奇跡,用真心編織了深厚的友誼,用行動詮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真諦。而這份事業,就像一粒飽滿的種子,在歲月的澆灌下,早已深深紮根,茁壯成長,終將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在碾米廠的屋頂上,灑在示範園的稻田裏,也灑在李淵和蘇瑤以及孩子們的身上。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被拉得很長很長,仿佛要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永遠守護著這裏的一切。而他們的故事,也將像一首悠揚的歌謠,在這片土地上流傳下去,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銘記著。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