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四時刺逆從論
字數:4003 加入書籤
趣談《四時刺逆從論》
角色:
1. 小嶽:對中醫經典研究頗深,說話妙趣橫生,擅長把專業知識通俗化。
2. 老孫:中醫知識匱乏,負責接話,以疑問和驚歎推動對話。
小嶽:滿臉笑容,上台拱手)嘿,各位親朋好友們!我是小嶽,站我旁邊的是老孫。
老孫:笑著拱手)大家好呀,又和大夥見麵咯!小嶽,今兒咱們聊點啥新鮮的?
小嶽:興致勃勃)咱今兒紮進中醫經典堆裏,講講《四時刺逆從論》,這可是和四季養生、針刺療法緊密相關的學問。
老孫:撓撓頭,一臉疑惑)謔!光聽名字就覺得複雜,啥叫四時刺逆從啊?
小嶽:清了清嗓子,模仿黃帝發問)黃帝問曰:“願聞四時之所損益。” 您瞧,黃帝老爺子率先發問,想了解四季對人體的影響以及針刺治療時的增減變化。
老孫:瞪大雙眼,好奇地)我也正好奇呢,快講講,這四季到底咋影響人體的?
小嶽:搖頭晃腦,模仿岐伯作答)岐伯對曰:“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意思就是春天的時候,人體的氣在經脈;夏天,氣跑到孫絡;長夏呢,氣在肌肉;秋天氣在皮膚;到了冬天,氣就藏到骨髓裏去了。
老孫:驚訝)哇,氣在身體裏還隨著季節搬家呢!這跟針刺療法有啥關係呀?
小嶽:關係可大了!接著聽,“帝曰:餘願聞其故。” 黃帝也追問為啥會這樣。岐伯就解釋啦:“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髒。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 春天萬物複蘇,人體氣血也開始活躍,在經脈運行;夏天氣血更盛,滿溢到孫絡;長夏經絡氣血都旺,就滲透到肌肉;秋天天氣收斂,皮膚毛孔閉合,氣血在皮膚;冬天萬物潛藏,人的氣血也藏在身體深處,骨髓和五髒。所以邪氣也會跟著四季氣血變化入侵人體。
老孫:恍然大悟,拍了下大腿)原來是這麽回事!那這對針刺治病有啥講究?
小嶽:模仿黃帝接著問)帝曰:“逆之奈何?” 黃帝問違背這種規律會怎樣。岐伯就說啦:“春刺絡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欲動;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栗。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 簡單來講,春天該刺經脈,要是刺錯了,刺到絡脈、肌肉或者筋骨,就會出現少氣、上氣、腹脹這些毛病,其他季節也是同理,刺錯了就會引發各種病症。
老孫:咋舌,一臉驚訝)好家夥,這刺錯了後果還挺嚴重!那正確的針刺方法是啥樣?
小嶽:繼續模仿岐伯講解)“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間者環也。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冬刺俞竅於分理,甚者直下,間者散下。” 春天針刺散布在各處的俞穴,順著肌肉紋理進針,出點血就行,病重的就通過手法導氣,病輕的等氣血循環一周就行;夏天刺孫絡的俞穴,見血就停,讓邪氣盡去、氣血恢複正常,病痛就會消除;秋天刺皮膚,順著皮膚紋理,上下的操作方法都一樣,直到神氣恢複正常;冬天針刺骨節間的俞穴,病重的直刺深入,病輕的就分散淺刺。
老孫:感慨萬千)這中醫針刺,在不同季節真得格外講究!那除了這些,還有別的要點嗎?
小嶽:當然!黃帝又問啦:“善。願聞刺要。” 想知道針刺的關鍵要點。岐伯回答:“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髒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於人。” 意思是針刺的關鍵,首先要專注病人的精神狀態,了解五髒的情況,掌握全身九處脈象,然後再下針。要做到看不到雜亂的脈象,聽不到不祥的症狀,全麵了解內外病情,不被表麵現象迷惑,仔細研究病情變化,才能給人針刺治療。
老孫:豎起大拇指)太厲害了,沒想到小小的針刺有這麽多門道!
小嶽:笑著總結)所以說,這《四時刺逆從論》裏藏著大學問,把四季、人體氣血和針刺療法緊密聯係在一起。咱了解這些,不僅能明白中醫治病的原理,還能學會順應季節養生呢!這《四時刺逆從論》裏還有好多寶貝呢!黃帝聽完前麵那些,又開啟了新話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孫:滿臉期待,湊近小嶽)快說說,黃帝又問啥了?我這好奇心都快爆棚了。
小嶽:模仿黃帝,神色專注)帝曰:“願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 黃帝想知道十二經脈氣血衰竭的時候是啥情況。這十二經脈可是人體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它們要是出問題,那身體可就麻煩大了。
老孫: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啊?這十二經脈還會氣血衰竭啊,這可太嚴重了,快講講會咋樣。
小嶽:模仿岐伯,一本正經地講解)岐伯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盡縱,目係絕,目係絕一日半則死矣,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之經盛而不行,則終矣。少陰終者,麵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麵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麵黑皮毛焦而終矣。厥陰終者,中熱嗌幹,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老孫:聽得一頭霧水,皺著眉頭)你說得太專業啦,我都聽暈了,快給我解釋解釋。
小嶽:耐心地解釋)簡單來說,太陽經脈氣血衰竭的時候,人會眼睛上翻、角弓反張、抽搐,臉色蒼白,出絕汗,一旦出汗就沒救了;少陽經脈衰竭,會耳聾,全身關節鬆弛,眼睛的係帶斷絕,過一天半就會死亡,死的時候臉色先青白;陽明經脈衰竭,會出現口眼亂動,容易驚恐,胡言亂語,臉色發黃,上下經脈氣血阻滯就會死亡;少陰經脈衰竭,人會麵黑,牙齒變長而且汙垢多,腹脹不通,上下隔絕就會死亡;太陰經脈衰竭,腹脹滿悶,呼吸不暢,愛噯氣、嘔吐,嘔吐就氣逆,氣逆就麵紅,不氣逆就上下不通,不通就麵黑、皮毛焦枯而死;厥陰經脈衰竭,會出現內熱、咽幹,頻繁小便、心煩,嚴重的話舌頭卷曲、陰囊上縮而死亡。這就是十二經脈衰敗的表現。
老孫:倒吸一口涼氣,神色緊張)太可怕了,看來得好好養護十二經脈。那這和四季刺法有啥聯係啊?
小嶽:聯係可緊密了!順應四季刺法,就是為了讓十二經脈氣血順暢,不出現衰竭的情況。比如說春天陽氣上升,對應肝髒和足厥陰肝經,這時候按照正確的刺法,可以幫助肝氣疏泄,讓肝經氣血運行正常。要是違背了,就可能影響肝經,進而影響整個身體的氣血循環。
老孫:恍然大悟,不住點頭)原來是這樣,那在日常生活裏,除了針刺,還有啥辦法養護十二經脈呢?
小嶽:那可多了!像飲食上,春天可以多吃點綠色蔬菜,養肝護肝,讓肝經氣血充足;夏天吃苦味食物,養心護心,保證心經氣血通暢。運動也很重要,比如秋天可以多散步,讓肺氣舒展,肺經氣血運行良好;冬天就別太劇烈運動,藏養腎氣,讓腎經元氣滿滿。
老孫:感慨萬千,豎起大拇指)今天真是收獲滿滿,這《四時刺逆從論》裏的知識太實用了。你們學會了嗎?再會!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